中歐正在開啟第三方合作模式

文 / 本刊記者 劉馨蔚

自2015年6月以來,中法政府發佈了中法關於第三方市場合作的聯合聲明,第三方市場的合作理念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在此基礎上,中國—歐洲“一帶一路”第三方合作模式探討論壇(下稱論壇)邀請中國和歐洲的政商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如何更高效地實現歐洲國家先進技術、中國優勢產能以及東道國巨大需求之間的快速對接,實現1+1+1大於3的效果。


中歐正在開啟第三方合作模式


歐洲各國想成為中國開啟其他地區市場的通道

看到了“一帶一路”倡議對於歐洲乃至第三方市場的積極推動和巨大發展前景,不少歐洲國家希望成為中國乃至其他國家進入第三方市場的通道。

法國商務投資署發佈《2018在法外商投資年報》顯示,外國投資者對法國的信心日益增強。2018年,海外投資者在法國達成1323項投資決策,比上年增長2%。而中國成為在法投資最多的亞洲國家。現在,法國有超過800家企業是由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的投資人控股的,這些企業在法國的用工人數超過了3萬人。來自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的57個投資項目,為法國創造和保留了1078個就業崗位。在生產投資方面,2018年在法國建立的企業中,有22%來自中國,兩大主要投資領域分別是服裝紡織和電子消費品。

法國駐華投資參贊艾瑞蓮在論壇上舉例道,2018年上市的上海ICICLE之禾是一家服裝企業,收購了一個法國時裝品牌,兼併了其在法的四家門店,並保留原品牌所有的就業崗位。另一家廣州健合集團,在諾曼底大區跟當地的法國企業簽署了三條嬰兒奶粉生產線,這條生產線將於2020年投入生產,屆時將招聘120個人。

“非洲很多國家曾是法國的附屬國,現在依然關係非常密切,我們希望中國的資金加上法國的技術能夠共同開闢非洲市場。”艾瑞蓮說。

中國和法國的合作有利於開啟非洲市場,而葡萄牙或是中國打開拉美市場的大門。葡萄牙對於中國企業,同樣是對外投資的重要目的地。

葡萄牙駐華投資參贊孔帕蒂在論壇上介紹,葡萄牙位於大西洋、美洲、歐洲和非洲之間,地理位置具有戰略優勢。很多企業選擇在此建廠,以便更容易進入其他市場。如中國復星集團收購了葡萄牙電力集團,成為葡最大的電力企業,並藉此進入北歐和巴西市場。

孔帕蒂指出,很多企業在歐洲面臨一個很大問題,就是找不到合適的人才。葡萄牙有著大學和公司合作的優勢環境,教育水平很高,學生外語能力很強,大約80%的學生會至少兩門外語,現在還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學習中文。企業來到葡萄牙可以在各行各業招聘到高端人才。

“我們希望有機會跟每家企業來探討葡萄牙的投資機會,並幫助企業修改針對葡萄牙的投資項目。”孔帕蒂說。

西班牙是古絲路上的一個重要節點,現在,西班牙想成為新絲路上的一個平臺,通過這裡進入東歐、北非以及拉丁美洲。目前,西班牙同17個拉美國家簽訂了避免雙重徵稅的條例,同19個拉美國家簽訂了互惠投資保護。

“我們有同樣的語言,同樣的文化,以及在北非和拉美豐富的經驗,希望成為中國的第三方合作伙伴。”西班牙駐華使館投資業務負責人吳列凱說。

拉脫維亞交通參贊思博介紹,拉脫維亞的交通和物流方面非常成熟,擁有歐洲第五大交通運輸企業,里加港口的吞吐量處理了波羅的海1/6的貨物。雖然國家面積比較小,但可以作為一個門戶進入更大的市場。

在電子商務方面,過去三年拉脫維亞與阿里巴巴的子公司開展合作,其中也包括來自俄羅斯的第三方合作伙伴。現在,每週三有一個從里加到杭州運輸包裹的直航。

“這是一個很好的典範,通過第三方合作帶來收益,驅動地區發展。”思博說。

中企積極推動第三方市場合作和開發

中國同歐洲開展第三方合作市場的起點是法國,雖然目前中交建同包括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在內的很多歐洲國家都有合作,但與法國的合作是最深入的。

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海外市場部副總經理宋德斌介紹,在20年前,中交建就跟法國的法拉基公司開始了建築材料方面的合作。以中交建在非洲肯尼亞承建的鐵路為例,法拉基當時為這個項目提供了大約5億美元的水泥。兩年前,中交建簽署了中國在海外最大的鐵路項目——馬來西亞鐵路。這次,中交建與法拉基再度攜手,法拉基不僅提供了高達10多億美元的物資,雙方還聯合研發了新材料。

宋德斌分享了該集團多年的出海經驗。他認為,一是優勢互補、資源整合,二是合法合規,三是響應和符合當地政策。

形成戰略聯合體,共同運作投資建設運營一體化項目,是中國政府鼓勵央企在境外實施項目的主要方向。中交建下屬的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同法國的船運公司達菲、CMA和港口運營公司波洛萊在非洲的喀麥隆共同合作,成功實施了喀麥隆深水港項目,並已投入運營。不久前,中國港灣又跟達菲就尼日利亞的萊基深水港項目簽署了融資協議。

中交建還跟很多英國、意大利和法國的公司形成全球戰略聯盟。宋德斌稱:“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強項和弱項,通過優勢互補、資源整合在全球形成聯盟,可以更好地在第三方市場提供服務,助力第三國經濟社會的增長。”

雖然中歐合作已經開展了很多年,但仍有一些現實問題有待解決。

宋德斌分析,首先是理解和互信不夠,這根本上還是源於不同的政治體制和不同的文化。

其次,合作伙伴的儲備不夠。很多中國公司在開始了一些高端綜合性項目之後,才想尋找合作伙伴,沒有提前做好合作夥伴的儲備。

中交建的傳統業務是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宋德斌認為,在進一步擴大朋友圈的同時,還可以在傳統優勢領域拓展現在中國大力發展的智能製造、物聯網、數字經濟、區塊鏈等領域,同歐洲企業達成強強合作。

常年在跨國企業任職的必維國際檢驗集團高級副總裁王洵建議,中國企業走出去,首先要跟當地的員工處理好關係。

在海外,你要足夠尊重每一位員工,傾聽他們的訴求。王洵舉例道:“法國有很長的假期。假期期間,人們都是整個家庭外出旅遊。進入七八月份,辦公室很少人,這是中國在法國的企業必須要面臨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