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發展史:初露鋒芒

滿族發展史:初露鋒芒

編者注:@瓦剌勇士長期在他辦的2020天津滿族文化交流社(精英群)內講滿族歷史,受到大家一致好評。他將陸續整理文字資料,在這裡給大家講滿族歷史,歡迎大家發表自己意見,一起討論有關歷史問題。

2月16日發了文章《滿族發展史》,

2月17發了文章《滿洲起源的傳說》,

2月18日發了文章《滿族歷史:肅慎的出現》,

2月19日發了文章《肅慎名稱以後的滿族歷史》

今天發第三部分。

滿族發展史:初露鋒芒

初露鋒芒 滿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被稱作“肅慎”、“挹婁”、“勿吉”、“靺鞨”、“女真”實際上這些稱謂與後來的“滿洲”有著緊密的關係,可以說是一脈相傳!“靺鞨”系“勿吉”之後的又一個歷史時期。中原隋唐時期在古老的東北大地又出現了一個群體——“靺鞨” 其最初分為十大部,後來隨著發展其中的三小部被其他部族吞併,最終形成了七大部,即粟末部,白山部,伯咄部,安車骨部,佛顳部,豪室部,黑水部,分佈在東臨渤海,西至嫩江,南到今天的吉林市龍潭區,北到黑龍江中下游的廣闊區域!其部族以農耕和狩獵,採集植物為生。以種植粟子,小麥,大豆為農產品,畜牧業手工藝品也有了長足的進步,畜牧業主要有馬,豬,羊。並且掌握了釀酒技術(當時的酒度數很低)這充分說明當時的糧食作物非常充足!在手工業上最大的進步就是掌握了鍊鐵技術,並且在部族中出現了醫術的萌芽(簡單的療法)。七大部中屬粟末靺鞨比較強大,其生產水平相對先進,部族基本上“豐衣足食”並且有了初步的數學概念(當時用符號做標記)以便於對生產物資的分配。黑水靺鞨—— 因其處於黑龍江(sahaliyan ula)故而得名。因地理環境因素髮展十分緩慢,仍處在以漁獵為主的半原始狀態,但是他們也掌握了使用鐵器工具的技巧,並且學會製作“毒藥”將其塗抹在剪頭上增加殺傷力(主要是用於捕捉大型兇猛獵物)。公元七世紀初期,粟末靺鞨受高句麗統治,唐朝後派兵攻取高句麗之後,黑水靺鞨趁機向南遷移,其他部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白山部跟隨唐人入住中原(這群人佔一半以上)隨後融入了中原民族。安車骨部,伯咄部逐漸的散落,從此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一說到了朝鮮,少部分與粟末靺鞨合併)不見記載。粟末靺鞨相對幸運,其部族遷到營州(今遼寧省朝陽),與先前的靺鞨人並居(散居此地的原住民)。

滿族發展史:初露鋒芒

唐聖曆元年(公元698年),靺鞨群體中湧現出一位傑出的首領—— 大祚榮 。當時以粟末靺鞨人為主體,參雜了部分高麗人建立了政權,號“震國”,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派人冊封大祚榮為渤海君王,自此“靺鞨”一詞退出了歷史舞臺,其轄地以“渤海”為號,被大唐冊封為“渤海國”。之前提到的南遷至黑龍江的黑水靺鞨,隨後也強大了起來,以黑龍江(sahaliyan ula)為界限,分南北方共計16部,唐朝在這一帶設立了黑水軍府,以各部部長作為都督,後來在黑水地域設立了直接管轄機構(中原直屬),從這一點看出,中原地區與靺鞨之間有了緊密的聯繫,當時中原正值大唐盛世,受到中原先進文化的薰陶東北地區原住民又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作者瓦剌勇士

滿族文化網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