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在家隔离,活的像低智商动物一样却没有动物快乐,为什么?

个性的态度


你的说法不敢苟同,借着隔离期间这段日子在家里多陪陪父母孩子有什么不好的呢?一家人在一起做做美食看看电视,是件多么美好的事儿。关键是还能远离病菌的感染,你和那些战斗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比起来幸福多了也安全多了。想想他(她)们你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她们是在用生命保护我们你只不过隔离几天就怪话连天的,是不是有点太狭隘了。


包头老雷


首先疫情期间在家隔离是最好的防护方法,为了家人和他人的生命健康,大家做的很好。我们不能去一线救治病人,只有在家不给国家添麻烦。

以前工作时总想有那么几天哪都不想去,就在家闲着,睡到自然醒,摊在床上或是沙发上玩手机,这个时候突然想起刘德华一句歌词“想了好久终于想到今天,梦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现在满足了我们的愿望,结果呢?都在家呆的快疯了。事实证明人也不能太闲,要不然容易疯,以前看电视把犯人关在小黑屋,一段时间精神都崩溃了,原来是真的。

动物思维很简单,只要有吃的就可以,它们在家也是找东西玩,有时候自己的尾巴都能玩的起劲。而且我们也不了解动物,他们也不一定没有苦恼,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所以我们在家呆着也不要有很大心理负担,毕竟谁也不工作在家呆着什么也不能做,只有吃了睡睡了吃,但是这样都是我们都应该做的,要想战疫胜利必须大家配合才行。等能上班了大家在好好工作,把在家荒废的时间都补过来。

既然在家就要接受,在家多陪陪父母和孩子,弥补以前对他们的忽略,珍惜眼前,不要浪费限有的时间。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分享,很高兴大家能够看到,希望大家喜欢我的回答,如果大家有更好见解,可以分享到评论区来共同探讨。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关注我的头条号,带你品味不一样的趣味生活。


有木趣生活


我对这个问题深有感触,防疫期间被闷在家里这么多天,一点儿快乐都谈不上,现在我就来谈一下我的感受和认识。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了解了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圈养的人不如圈养的动物快乐”。

根据马克思的说法,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能直立行走,会使用工具劳动,可以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化:人拥有丰富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而这些都是动物所欠缺的。

基因组成不同,进化路径不同,人和动物的需求也就大不相同。根据马思洛的需求层次论,正常的人有五个层次的需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动物和人相同的地方就是也具有前两个需求: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但区别也很明显,动物不具备后三种需求。

这样就可以理解“圈养的人远不如圈养的动物快乐”。因为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不受圈养的影响,对于那些处于食物链末端的观赏性动物来说,圈养反而保证了它们的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人却不同,因为人还有后面三种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而这三种需求的实现离不开一个前提,那就是“自由”。对于正常人来说,自由是最可贵的,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的名诗也强调了这一点:“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强调自由比爱情可贵,也许有些热恋中的男女不服气,那你不妨去看一部电影,看完这部电影,你或许就会改变想法,这部影片就是泰国电影《永恒》,叙事清晰,意境深远,虽然好多年前看过的,但印象很深刻。大致情节:一个王妃爱上了国王的侄子,并且出轨了,国王很生气,但做事却不残暴,作为惩罚只是用铁链把他们的手锁在一起,并规定任何人不得打开,以满足他们相守的欲望;一开始他们似乎没太在意,然而慢慢就不舒服了,吃饭、看书、如厕、睡觉都不能分开,对于有独立思维的人来说,这近乎一种折磨,然后两人相互厌烦、争吵。后来那女的因病死了,但手还被锁在一起,男人就恐惧失控,最后疯掉了。

这部电影很好地阐释了那首诗的寓意:给你爱情,但剥夺你的自由,你照样会很惨。

回归本话题,再来理解一下“活的像低智商动物一样却没有动物快乐”这种心态就容易了。疫情期间我们失去最多的是什么呢?当然是自由。疫情发生后,封村、设卡、封社区、关集市、关景区,串门不准,拜年不许,聚会更不行。所有这些都是对我们自由的限制,当然,特殊时期这么做没毛病,可以防控疫情,最大限度保证我们的健康。但对于个体来说,自由当然是受限了,就等于是有别于动物的三个高级别需求 “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价值实现需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压制。

当合理的需求被压制后,人的正常反应自然是懊恼、沮丧、不快乐,就是题主一开始提到的感受了。而动物没有这些高级别需求,就无所谓受限,更谈不上快不快乐了。

当然,人还有不同于动物的另一个优势,即人拥有理性,通常具有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不管是身处逆境,还是遇到像疫情这样的危难,都能自我调节情绪,平衡心态。

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应该学会移情,努力把受压制的需求转移到可以实现的有意义的事情上,从而尽可能减少受挫感和郁闷感。

相信疫情很快过去,一切也将恢复正常。让我们以轻松平和的心态迎接即将到来的春暧花开吧。


社工视野


我家四萌宠…每天觉得很开心快乐…它们给的陪伴很单纯…有时傻傻的逗你开心…那种甜蜜的负担有着说不出来的喜悦…做好防护它们也出去溜达…有人嫌弃它们脏…可它们都吃猫粮狗粮…不会像人类一样胡吃海塞…超级宠爱它们…老妈更是疼爱的不得了…我也喂楼底流浪猫咪…觉得挺充实的[可爱][可爱]






雪顶咖啡476


危机感。短暂的安逸,始终逃不脱生活的牵绊,和猪一样我们要每天吃喝,但我们还有工作,猪没有。和狗一样我们要讨好别人,我们有家人朋友同学同事,狗没有,它只有主人。和野生动物一样我们为了生存,它们只为了活着,我们为了怎样活。

太多的牵绊充斥着我们的一生,短暂的安逸改变不了我们的生活。


六六老爹


我对快乐的认知是这样:快乐是人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于是生理,心理上表现出的一种反应。从生物学角度解释:产生多巴胺。

快乐的多少是自己内心的需求,这一说法有点唯心主义。

心里有太多想法,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整日没有特别想做的,与其说是无忧无虑,还不如说是浑浑噩噩。

如果真是无忧无虑,那就超脱了,那是无欲无求,遁入空门了。那应该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自信超然。

人是群居的高级动物,需要反馈,需要深度思考,需要创造。快乐的长短,来自于享受创造快乐过程的长短。所以那些搞技术的人虽然在我们眼里是那么的枯燥,但他们却说很快乐。Enjoy。

要想让自己生活的每一天都有意义,那么就去追求更多、更长、更深层次的人生小确幸吧,每天给自己一个快乐理由,动起来,起创造吧。

我现在每天都安排得满满的:写作,阅读,创作,画画、动手做鸭儿粑、观影......养精蓄锐。

共同祈祷这次疫情赶快过去,待到樱花盛开,还给自己一个升华又成长的自己。

感恩。


红芒果Mango


普为十方法界所有众生念佛持咒诵经!呵呵心量打开了,幸福感就满满的了!世俗种种笑笑就好,都跟演戏一样,别太入戏就好!



大藏心灯


哎,昏昏沉沉,朝朝暮暮,醉生梦死,不能出去半步,阴霾会过去的,朋友们加油,武汉加油!



窗外之听雨


因为对动物来说,你就是他的唯一,你宅在家,它当然快乐啦



魔逗恺撒


正如您所说;您拿来做比较的是低智商的动物,动物的需求是很低的,有吃有喝一般就能满足。而人类在高智商的支配下会对色、声、香、味、触觉产生不同的感知,进而衍生或多或少的欲望,而一旦当您被长时期困在一个固定空间而无法实现满足自己产生的欲望时,很自然的就会情绪失控、心情低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