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媽媽是一個特別負面的人,可以從早上抱怨到晚上,你該咋辦?

鋁黃傑


說明你媽媽不開心,你要多關心她,多替媽媽分擔家務,多給媽媽買禮物,帶媽媽出去玩。媽媽開心了自然就不抱怨了。

世上只有媽媽好,永遠不要嫌棄自己的媽媽!


海燕學股期


很幸運,我媽媽是一個特別大度,體貼,寬容的人,在她的世界裡,再惡的人也有善良的一面。她從來不會跟我抱怨生活,除了抱怨我爸爸喝酒抽菸,別的如婆媳矛盾,妯娌,姑嫂矛盾等,在她那裡都不存在,,,,我這輩子都做不到她這樣子了,因為我的婆婆是一個跟我媽媽完全相反的人。

婆婆的嘴裡沒有一個人是好人,包括自己的子女,如果有違逆她意思的行為,那恨不得打死!每次去婆家,她都是喋喋不休地抱怨,老公的姑姑,叔叔,姐夫,親家,村裡的大爺大媽,都是她抱怨的對象,好像全世界的人都跟她不對付。我非常堅信,她一定也會在別人面前抱怨我的不是,所以當她在我面前抱怨不停的時候,我都笑笑或者當沒聽見,否則她會把我說的話添油加醋說給別人聽。有孩子後跟她生活了一年多,簡直生不如死,每天她還會打電話給老家的那些鄰居們,探聽八卦,繼續抱怨。無語啊!


茜茜說


我的性格就是那種很陽光沒心沒肺的人,老媽就是那種愛抱怨人的,小時候老是愛給她掰扯,一掰扯我倆就要吵架,吵了架心情都不好,可下次還是忍不住,就這樣吵吵鬧鬧到現在,年齡大一點,她還是那樣抱怨人,反正在她那別人都是做的不對的,我現在她該說說她的,我也不給她掰扯,說說她也就不說了,反正真多年了父母在抱怨,也是√孩子們好!只是她那是用那種方式罷了!


吾兒幸福


我覺得每個人的媽媽都是一樣的,我分享下親身經歷,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與家長之間的矛盾問題不斷增加,尤其是母親,一句話說不對了他就會跟你爭論不完,喋喋不休,家庭環境決定了很大音速,我的父母感情不和,經常吵架,作為子女每次遇到這種情況都很難受,每個人之間都在挑自己的毛病,一旦問題出現,家庭之間就會產生糾紛,各自覺得自己都沒做錯,我的媽媽就是這樣的,她無論做什麼都會叨叨,說這個怎樣那個怎樣,完全不考慮自己做的對不對,對他人會有怎麼樣的影響,我覺得我們做子女的應該更多的是體貼,理解,不要刻意的去在意他,好好的跟她溝通,我覺得自己一定要爭氣,有理想,有追求,做一個有擔當的人,妥善的處理好家庭之間的關係,即使你的父母再怎麼樣,也不應該去跟她吵架,溝通不了就不要搭理她就好。


每日一週


我媽媽就是個非常善良勇敢的家庭婦女,從小到大聽她教誨和嘮叨的那些話,想想這些年都沒怎麼變過,小時候她說為什麼我學習成績沒別人好,長大她問我為什麼工作沒別人好,為什麼別人家那麼有錢。。。我也很無奈啊,我爭吵過,辯論過,但是結果都是一樣的,我們不在同一個思想上,在她面前我只能認輸。

我想最好的方式是適當的遠離,你要把你的時間精力發揮在工作或賺錢上,只留少的時間和她溝通,當然這個溝通你最好還是以傾聽為主,聽過蚱蜢是三季人的故事嗎?不是我們不孝順,不是我們不聽話,而是我們長大了,不見得父母也會共同成長,我們長大了,父母也老了,就像老小孩一樣

我們除了努力賺錢,切身陪伴,哄著她還能怎樣呢,這就是親情嘛


慢盈


我媽媽不是這種人,所以練就的我也不是負面的人,但是結婚後,我覺得我有點負面了,尤其對老公那邊的家人,不能提,提就是滿腹牢騷,說不完,估計我要那樣,閨女也會嫌棄我,嫌我事多,不想就完了唄,想想讓自己添堵


塗在空中的樣子


一、問題



別急,咱們先看兩個“似曾相識”的故事:

  1. 我的故事

這一年,我17歲,高中生。媽媽全職在家照顧我的起居生活。

與其說是“照顧”,不如說是【打擾】:完美戳中我每一個“燃點”。

我和她的交流只能以“互相吼叫”貫穿全程。原因只有一個——她壓根“不懂”我在說什麼。

她的角度看我呢?我知道呀,天下第一不肖子孫本孫唄。

我現在讀寄宿制學校,“帶多少衣服去學校”這個話題:她能揪著我說倆小時你敢信?非得要我帶兩大包衣服…拜託,我那麼多書和作業,和兩大包衣服一起背去學校,背東西累壞了我學不進去可怎麼辦吶…這完全【是在增加不必要的負擔】不是嗎?

然後她開始抱怨我的態度、叛逆、學習……最後成功升級成為大吵一架…無語了。

她就一【愛抱怨】的人,除了挑刺還會點啥啊。

2. 媽媽的故事

孩子快成年了,這馬上高考。

我這人吧,沒讀過多少書。孩子學習幫不上忙,生活可不能給她拖後腿啊。

電視上說是最近要降溫,給她帶點厚衣裳免得著涼…這孩子【性子火急火燎】的,寫字把筆劃衣服上,我尋思備上兩件,弄髒了也有得換。

才給她裝上兩袋就給我往地上一扔…嚷嚷著什麼我不懂。

唉,我的確沒什麼文化。但她這一說,我心裡就一緊一緊地疼。當時也確實惱了,和她置了氣…說了幾句狠話。平時心裡一直擱著她學習的事兒也當氣話說出來。

這陣子想想挺後悔的,現在什麼時候,還讓孩子為我生氣傷神。要說吧,這孩子現在八成是處在【叛逆期】…

但…我想讓她注意保暖,真的錯了嗎?

二、答案


看完這兩個故事,是不是彷彿又被媽媽“抱怨”的緊箍咒念得頭疼?

別慌,咱們冷靜分析一下上面的故事,答案其實就在其中:

1.反思自己的判斷

聰明的朋友一定發現了,兩段故事中,【 】符號內,用的都是極具負面感情色彩的表達。

【打擾】/【增加不必要的負擔】/【愛抱怨】

【性子火急火燎】/【叛逆期】

問題中,

“媽媽是一個【特別負面】的人”

是不是異曲同工?

親密關係中,用簡單的負面詞彙去概括對方,會極大地威脅到雙方真實的感情交流。相反,更大程度上,我們是在和自己想象中那個負面詞彙爭吵。

反思一下:這個判斷產生的依據是?愛抱怨就一定負面嗎?可不可能是因為擔心的事情特別多?

2.儘可能 中立地 傾聽她的“抱怨”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暫時地擱置那個“負面判斷”,聽聽她抱怨的內容大概是什麼。心裡大概分個類記一下。

思考一下:沒有人的愛好是純粹地抱怨,這背後必定有她需要的東西:是我的學習嗎?對她的尊重嗎?或者只是單純地同我交流?


3.如果可以,和她溝通

對於和她直接就“尊重”、“學習”之類她所抱怨的話題交流,如果你並不牴觸。

摒棄“她特別負面”這個判斷。這不是辯論/吵架。媽媽也只是一個普通的,會心碎的女生。她和你一樣,希望被聽懂。

溝通一下:和她交流 吵架時你的感受、你為什麼生氣、你希望她怎樣做以及這背後的原因。

三、小結


預先設定好“壞人”的印象,只會讓媽媽和我們成為“物理上生活在同一固定空間”的陌生人。


喊停自己的好勝心和表達欲。

用心傾聽她那些“抱怨”背後的聲音。

一開始,改變可能有點難,總是會回到以前的“慣性”中去。

如果堅持下去,相信我,你的親密關係會大為改善,併為前進提供你能感受到的愛與支持。


嗨我二狗呀


1、前一個過程,讓她自言自語,她抱怨她的,我們坐在她不插話,不回話,也就是沉默不語。出於尊重,我們只做個默默無語地叫眾,讓她適量情緒釋放;

2、如果她成了祥林嫂,每天唸叨,唸叨,那麼,我們只要她一抱怨,我們也不說話,直接走到自已房間。關上房門,自已該幹嘛,就幹嘛,讓她一個人自言自語。這樣,沒有聽眾,她也會有所收斂;

3、如果你媽媽是一個特別抱怨的人,我們就去了解一下,她有什麼愛好?比如讓你媽媽去學跳廣場舞,跳廣場舞的都是和她一樣的同齡人。大家有共同話題,可以互訴衷腸。慢慢地,她就會改變性格;

4、如果你媽媽是特別抱怨的人,你可以教她學會用微信,教她用度娘,也可以教她下載歌曲,電視劇。讓她多交朋友,多學習,這樣她也會改變自已的性格。愛好多了,有事幹了,心情就好了。

5、如果你媽媽是特別抱怨的人,你先了解一下,她正能量的好朋友是誰?讓她正能量的朋友,來和她溝通交流,這下,你媽媽也會改變自已的性格,也不會負面的,一天到晚抱怨了。

6、相信只要我們在生活上多關心父母,空閒時間,多和父母聊天,多理解父母的心理所想。讓他們覺得自已的兒女是愛自已的,在乎自已的。這樣,他們也沒有理由會一天到晚抱怨了。最後,祝你全家幸福!



故鄉人和事


看到這個問題,我先想到我之前看書學到的一個詞,原生家庭。

之前的時候我不明白,直到經歷了一些事情後才明白,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而潛移默化的讓自己變成父母那樣的人。

稱呼你的母親為阿姨吧,應該是和我的媽媽那代差不多。

那個年代的父母經歷太多,我們不會體會到太多,我的媽媽也是,抱怨的時候不多,但是她有一個問題,就是常常把別人的過錯加到自己的身上,就是不是她的錯也是她的錯,然後還特別強勢,她的這種慢慢的都轉移到了我的身上,我也變成了母親般。幸好我們這一代比較好溝通,我明白了,如今也體會了母親的心情。

我想給你說的是,父母年紀大了,如果說,我們無法找到母親抱怨的根由,那就不要試圖去強制父母改變她的思想,因為會傷了父母的心

我們能做的就是想,去悟,如何給她們一個舒心的晚年。只要我們這一代改變了原生家庭的思想,不繼續下去便是最大的成功。

希望你的父母健康快樂,一家和樂。


平面設計師meizi日常


這個問題應該大多數的媽媽多少都會存在一點,因為她們年紀大了,大多數已經到了更年期,難免會有一些杞人憂天的嘮叨和負面情緒。那我作為子女只要做到以下2點就好了。

第一,在母親有負面情緒和抱怨的時候,我們可以站在她的角度去設身處地的開導和理解她,用正面積極的態度鼓勵她,讓她慢慢地從負面情緒和抱怨的言語中走出來。

第二,找出媽媽負面情緒和抱怨的根源,從根源上解決,多做一些讓媽媽省心又感到驕傲的事情,多與媽媽溝通,儘量把自己身邊發生的正能量的事情傳輸給她,讓她為自己有你這樣的兒女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她的付出沒有白費。從而就會減少她的負面情緒和抱怨。

綜合以上兩點,作為子女,父母的一些負面情緒和抱怨,我們要多站在她們的角度去理解和支持,雖然他們一些做法也不一定全是對的。但我想他們全是為了做子女的好,所以,我們只能順遂他們的意思,多做一些讓他們欣慰的事情,多與她交流,也許就會改變媽媽認知,自然而然她就會減少抱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