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沃”重组定调万亿级造车巨擘 合并后年销有望超400万辆

全球化,是吉利汽车集团由区域造车豪强向全球汽车巨头进军的必经之路。

近日,一则“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筹划整合以组建更大全球企业集团”的消息瞬间刷爆汽车圈和投资界,消息的热度丝毫不亚于十年前吉利压上全部身家从福特手中收购沃尔沃所引发的讨论效应,彭博社甚至在评论中提醒西方汽车制造商“系好安全带”,以应对重组新公司的飞速崛起和激烈竞争。

十年前,由于“门第悬殊”且无成功的先例可循,以“蛇吞象”姿态拿下沃尔沃的吉利汽车并不被外界所看好,业内在赞誉李书福“出手果断”的同时,更多的是对并购双方的担忧与质疑。而如今,携手走过十年风雨的吉利与沃尔沃分别在各自占领的汽车市场混的风生水起,两者的合并市值已经超越了沃尔沃当年的老东家——福特汽车集团。

“吉沃”重组定调万亿级造车巨擘 合并后年销有望超400万辆

为此,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也不禁在朋友圈激动地写下:“10年再出发,又一个世界汽车巨头即将诞生!市值可能将超过所有中国A股汽车上市企业!未来,全球每卖出超过30台车,就有一台将来自这个新集团。”正如袁小林所愿,仅将二者的数据简单相加后保守估计,重组后诞生的将会是一个体量超200万辆、营收规模突破三千亿的汽车集团。

但对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而言,它们的下一个十年潜力显然不仅于此:招商证券在研报中预测,未来几年,双方重组后的新企业集团年销可达400万辆以上,规模效应显著提升。显然当前的“吉沃”组合离这一目标还有些距离,《道哥说车》不禁发问,合并后的新集团将凭借哪些优势实现这一目标呢?

事实上,吉利与沃尔沃早已融合多年,此次合并会加速双方之间的协同。就像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杨学良所说,未来双方技术平台都会进一步共享,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吉利品牌、领克品牌技术含量进一步提高,未来产品会更加满足欧洲与北美市场的标准,而沃尔沃汽车在欧美地区深耕多年的经验与渠道,将成为吉利、领克角逐全球市场的重要保障。当今世界,三大汽车市场(中国、北美、欧洲),一旦吉利汽车能够在海外取得在中国市场差不多的份额,400万辆的目标并不难实现。

“吉沃”重组定调万亿级造车巨擘 合并后年销有望超400万辆

中国第一家全球汽车制造商

日前,沃尔沃发布2019年财年报告,公司营业额达2,741亿瑞典克朗(折合人民币1965.2亿元),同比增8.5%;营业利润为143亿瑞典克朗(折合人民币102.5亿元,微增0.8%。而在这一年,沃尔沃全球销售总量达705452辆,同比增长9.84%,连续6年刷新销量纪录。这也是沃尔沃汽车成立93年以来,年度全球销量首次突破70万辆大关,仅中国市场就贡献了其中的16.14万辆。

在全球车市不景气的背景下,沃尔沃能够取得近10%的正增长,吉利控股集团无疑居功至伟。要知道,沃尔沃去年相较于2010年被吉利控股集团收购之时,全球销量翻番,在华销量提升了5倍。对此,哈佛商学院教授Felix Oberholzer-Gee也在研究案例中赞许道,“随着时间的推移,沃尔沃汽车的销售数据和财务业绩都获得大幅提升,这足以证明该策略的成功。”

但双方认为,百尺竿头仍可再进一步,为此正考虑将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的业务整合重组,进一步强化合作与协同,挖掘更大的增长潜力。“吉利汽车要在中国市场取得更高占有率,并加速全球化发展。沃尔沃汽车要进一步巩固欧美市场地位,进一步加强亚洲及其他市场开发力度,持续改善成本结构。”吉利汽车方面表示,两个公司强强联手将让双方进一步受益,同时保持旗下沃尔沃、吉利、领克和极星的品牌个性。

“吉沃”重组定调万亿级造车巨擘 合并后年销有望超400万辆

对于这则消息,投资市场首先做出反应。重组公告发布后,吉利汽车(HK.0175)股价一路上扬。2月10日,公告发布前,吉利汽车(HK.0175)收盘价为每股13.7港元,2月19日收盘价涨至15.06港元,涨幅近10%;市值则从2月10日1260.92亿港元涨至2月19日1386.1亿港元,涨幅近10%。

美国华尔街投行伯恩斯坦(Bernstein)驻香港分析师Robin Zhu则大胆断言:“在投资者眼中,吉利和沃尔沃合并为同一上市实体,将标志着中国第一家全球汽车制造商的成立。”

营收超万亿“汽车帝国”正崛起

显然,“吉沃组合”牵手十年展现出的巨大潜力,让海内外投资界、汽车行业以及媒体人士都对新企业充满期待。彭博社评论援引一份专业分析报告,认为合并后新企业的“收入几乎可增加3倍,营业利润也能实现翻番”。按目前两者年营收合计三千亿人民币的体量推算,未来将诞生一个万亿级全球车企帝国。

“吉沃”重组定调万亿级造车巨擘 合并后年销有望超400万辆

这样的推测并非无据而论,十年间,双方融合进一步深化的同时,吉利汽车销量持续攀升,成长为百万级销量的中国品牌领军者,营收从百万级跃升至千万级,净利润增长接近10倍。而沃尔沃则在全球多个豪华汽车品牌市场实现全面复兴,连续六年打破全球销量纪录,营收翻番,利润水平也增长近10倍。完成重组后,新公司完全有能力延续过往的成长潜力,同时对接和扩大双方全球资本市场的能力,发挥“1+1>2”的效果。

而近年来海外主流媒体对于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的出色经营业绩,认可度也变得越来越高。比如早在2018年1月23日《福布斯》就刊文预测“瑞典技术(沃尔沃)与中国制造业(吉利)的联姻可能获得创纪录的利润”,如今看来真可谓一语中的。伴随着曾与大众、丰田一较高下的全球汽车霸主通用汽车由盛转衰进入战略收缩,汽车产业研究员郑谊表示,未来几年之内中国品牌有实力在销量上达到通用汽车的高度。

有业内人士甚至大胆预言:“在全球最大单一汽车市场的中国,吉利将成为下一个大众”。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0年前,吉利并购沃尔沃之时,李书福就定下了对标大众的目标,但吉利的目标是“成为一家强大的全球集团”,而大众集团是全球品牌跨度最广,规模最大的车企。无论是学习,还是超越,大众集团都可以是吉利全球化道路上的案例研究对象。但在对吉利和沃尔沃业务合并的分析中,更多人确信吉利正在成为另一个“大众集团”。

“吉沃”重组定调万亿级造车巨擘 合并后年销有望超400万辆

事实上,李书福并不满足于吉利成为另一个“大众”,而是渴望由变局者成为造局者。褪去传统汽车制造商的角色,吉利正在向创新型科技公司转型,布局天地一体的立体出行生态:从地面出行,到空中出行;从研发核心硬件车载芯片,到布局万物智联时代的基础设施激光通讯及低轨卫星。这套系统自成生态,真正实现软硬件结合,覆盖未来的所有出行场景。每一个在过去看似疯狂的想法,却在多年后一一成为无法辩驳的现实,宛如奇迹。对此,甚至有不少业内人士评价,吉利就是中国的特斯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