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義之說是封建朝代離亂之源

道德經雲:“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崇聖尚賢之風和仁義之說看似正能量滿滿,但是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的確是造禍之根,離亂之源啊。

仁義之說是封建朝代離亂之源


任何一個國家是發達還是落後,穩定或是動盪,原因有很多種,有外在的有內部的,但大多數時候來說內因肯定是最重要的。“物必自腐而後蟲生,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中國曆代皇朝的覆滅,幾乎都是內憂外患並作而致,而最大的原因還是來自內部。秦亡於暴政,漢亡則與外戚與宦官干政有莫大關係,而唐之內亂始於後宮與奸相濫權……任何時候,立足國內,做好自己才是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最大保障。而立足國內,做好自己的前提和基礎是:自上而下維護良好的社會文化風氣,遍施“德”政,成有“道”之國。

仁義之說是封建朝代離亂之源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過分的推崇聖賢,會使人民陷入各種紛擾爭競之中;不貴難得之貨,人民便不會起盜心。所有對聖人賢能的推崇,實際上只會助長人們的計巧爭競之心和增益逐利之術,擾亂人們原本“素樸”的本心。

治民貴在“弱其志,強其骨”,志弱則民樸,樸則健則剛。所以“絕聖棄智,民利百倍”,“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是“聖”是“盜”本是一無二別。“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盜亦有聖之“智”,故蹠之徒問於蹠曰:“盜亦有道乎?”蹠曰:“適而無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 ”

(《莊子》)

川竭而谷虛,丘夷而淵實”,有丘便有淵,有“聖”必有“盜”,此陰陽之理。崇聖尚賢只會擾亂民心,為社會平添智巧爭競之波瀾,無益於人心之安定,社會之和平。

仁義之說是封建朝代離亂之源


在莊子看來,仁義之說猶如人之歧指,多而無益。仁義非人情,仁者多憂,是仁義之說擾人心也。“自虞氏招仁義以撓天下也”,“自三代以下者,莫不以物易其性矣”。自虞舜倡仁義之說擾亂天下人心,夏商周以後幾乎沒有不迷於外物而迷失其本性的了。一個國家的人民集體迷失人的本性,謀虛逐妄,便是這國家悲劇的開始了。你以為講仁義,社會便仁義了嗎?你以為有人滿口“仁義”,他便真仁義了麼?恰恰相反,越講“仁義”,社會便越不仁義;而自講“仁義”之人,更多是不仁不義之輩。

所以莊子感嘆:“毀道德以為仁義,聖人之過也。”。夏朝千年,商朝五百歲,周享國運八百載,而秦漢以後歷朝不過三百年,即這三百年間亦殊少清平安樂之世,可嘆可悲,不能不說我族離真道德太久遠了,以至有如此果報。

仁義之說是封建朝代離亂之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