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这些事儿,你压根没听过!嘘,貌似说多了

“高仿”也疯狂?

王羲之书法名作《兰亭序》,最著名的三件摹本全部收藏在北京故宫,有人要问了:既然是摹本,就表示不是王羲之的真迹咯?那有什么珍贵的?原因有两点:


一、SORRY,王羲之没有真迹存世。

“书圣”王羲之生活在东晋,距今1700年了,一个字没留下来是可以原谅的。现在能够见到的王羲之墨迹全是后人临摹的,但唐宋时期的古摹本也只有一二十件而已,极其珍贵。2010年,草书《平安帖》拍出3.08亿元天价,用“一字千金”形容都不够贴切—全帖只有4行41字,一个字价值750万元,按本周金价可以购买30公斤黄金!

《兰亭序》这些事儿,你压根没听过!嘘,貌似说多了


图/王羲之手札《丧乱三帖》


二、存世尺牍手札摹本基本都是信函,大多约一尺见方。

篇幅不超过一百字,内容多为家长里短,文意支离破碎,什么看到雪景就想起你啦(《快雪时晴帖》,(台北故宫藏),听说姨妈去世深感悲痛万分(《姨母帖》,辽宁省博物馆藏),得知祖坟被刨真是悲催至极(《丧乱帖》,日本宫内厅藏)等等,都是生活心情写照。对比起来,《兰亭序》固然是极品。


2兰亭雅集玩的什么花样?

《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与尺牍相比堪称巨无霸!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篇有头有尾的文章。有人觉得,书写信件的状态比较放松,容易抒发个性,但用笔难免松懈;假如作诗作文送人,则比较专注,但容易拘谨;文稿则介于两者之间,构思文意自然不会松懈,作为草稿又不会太过拘谨,这就是文稿的魅力。《兰亭序》就是这么一份带有明显修改痕迹的文稿。



《兰亭序》这些事儿,你压根没听过!嘘,貌似说多了


图/冯摹《兰亭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禁出国(境)展出


那么,这篇在书法史上占有神位的文稿究竟写了什么?


一、“曲水流觞”玩得尽兴!

东晋时,人们已经有了在农历三月初三欢度上巳节的传统。这一天的重要活动是到河边行修禊(音细)之礼,其实就是在水边嬉戏,有洗去秽气的寓意。


等洗干净了,还可以坐在小溪边玩个游戏。把酒杯放到水里,让它自由漂流,停在谁面前,谁就得喝酒,美其名曰曲水流觞(音商),觞就是酒杯的意思。文人雅士玩得更高级些,酒杯停在谁面前,谁就得作诗,憋不出来就得喝酒。看看人家,把高雅玩的。见下图:


《兰亭序》这些事儿,你压根没听过!嘘,貌似说多了


图/文徵明《兰亭序图》局部,辽宁省博物馆藏


二、“贵族斗诗”风雅极致

东晋穆帝在位时的永和九年,也就是公元353年的上巳节,王羲之组织了一次曲水流觞活动,地点选在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的兰亭。有四十多位社会名流到场,其中两位大家很熟悉: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和王羲之的小儿子王献之。


值得一提的是,同为大书法家的王献之当天是一首诗也没憋出来啊,有没有觉得很丢面子?也难怪,毕竟他还不满十岁呢!


这拨贵族名流事后将当天创作的新诗编成一部诗集,请王羲之作序,这就有了我们熟知的《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序》。


《兰亭序》这些事儿,你压根没听过!嘘,貌似说多了


图/《兰亭序图》中的王羲之

看上图,这是明代画坛巨匠文徵明创作的另外一幅《兰亭序图》,现藏北京故宫。画中茅屋内的红衣文人大约就是王羲之吧!


3兰亭雅集是山寨版?

有意思的是,随着世事变迁,人们还真忘了这拨名流的诗作,只记得王羲之写的序言了。据魏晋名流故事集《世说新语》记载,《兰亭序》在当时就口碑极佳,有人称赞此文可以媲美石崇的名作《金谷诗序》,甚至有相似之处,用今天的话来讲,有山寨嫌疑。


故事的主人是大富豪石崇,西晋人,他最有名的事迹不是写文章,而是炫富。为了跟皇帝的舅舅王恺比谁有钱,石崇家里拿蜡烛当柴禾烧,又用锦缎在街面挂了五十里,就为了好看。客人在他家上厕所,刚进去就赶紧退出来,因为里头装修太豪华,让人以为是卧室。



《兰亭序》这些事儿,你压根没听过!嘘,貌似说多了


图/《金谷诗序》现场


石崇在都城郊外建有一座私家园林,名为“金谷园”,漂亮得难以形容。公元296年,他召集三十位社会名流在里面游玩作诗,大美男潘安也在其中。众人事后出了本诗集,请石崇作序,这就是《金谷诗序》。


在今人看来,王羲之性情高洁,石崇鄙俗无比,两人怎可相提并论!那么王羲之本人怎么想呢?按照《世说新语》的说法,王先生听说有人觉得《兰亭序》堪比《金谷诗序》、认为他的文采足以媲美石崇,便立刻“甚有欣色”—看把他美了!


应该说,石《序》和王《序》分别代表了思想史上的两个阶段,石《序》代表的是魏晋时期人对生命的忧惧感,王《序》则代表了东晋人对这种忧惧一定程度的超越,所谓“后之视今,亦尤今之视昔”,已包含有“人生代代无穷已”的意思。


王羲之这样的生命观很明显地具有哲学思考意味,也是他“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而得到的启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