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動不動就哭鬧?其實他們是天生的“情感操縱”高手

前幾天在逛街的時候看到一對母子在玩具店挑選玩具,小男孩手裡抱著一大堆的玩具,有小汽車、有機器人還有一把槍,但是媽媽卻明確表示,家裡已經有小汽車和機器人,不能再買這麼多玩具。小男孩聽到媽媽不給他買小汽車和機器人之後立馬情緒崩潰,開始大哭大鬧要求媽媽給他買全部的玩具,一時間也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一時間媽媽也覺得尷尬,但還是堅持自己的態度,結果孩子越哭越大聲,最後媽媽實在拗不過小男孩,滿足了孩子的這個要求。

生活中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超市裡,遊樂園,馬路邊,都留下了孩子又哭又鬧的身影,孩子們企圖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讓父母滿足自己的要求,很多時候父母不堪其擾,有些父母甚至開始對帶孩子出門產生恐懼心理。

孩子動不動就哭鬧?其實他們是天生的“情感操縱”高手

哭鬧,是孩子釋放情緒的發洩口

孩子的情緒比較簡單,高興了就大笑,難過或者是失落就哭泣,這也是孩子在我們眼中看起來天真無邪的原因,即使是這麼簡單的情緒,也有很多家長應付不來孩子的哭鬧。面對哭鬧的孩子,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映就是安撫孩子,通常情況下只會起到相反的效果,讓孩子的哭鬧變本加厲。少部分父母的處理辦法則更為簡單,通過訓斥讓孩子停止哭鬧,或者是直接無視孩子,讓孩子自我調節情緒。

這都不是處理孩子情緒的最佳辦法。哭鬧,是孩子在釋放自己的情緒,雖然在很多父母看來,孩子的哭鬧讓人心煩也顯得孩子比較懦弱,但是哭鬧過後的孩子減少了心理壓力,情緒會更加平穩。相反的,阻止孩子哭鬧,會讓孩子無法正常發洩情緒,壓抑的情緒會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容易導致出現心理問題。想要讓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需要父母們有足夠的耐心,在孩子哭泣的時候給孩子安全感,聽孩子傾訴自己哭泣的原因,這樣才能夠給孩子帶來安慰並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

孩子動不動就哭鬧?其實他們是天生的“情感操縱”高手

孩子利用哭鬧“要挾”父母

聰明的孩子能夠察覺在自己哭鬧時父母情緒上的變化,知道在自己哭鬧的時候父母更容易說話,於是開始擅長用哭鬧來要挾父母,這一行為造成了很多父母的困擾。

1、需求得不到滿足就哭鬧

最經常見到的情況,孩子想要什麼,而家長不同意,這個時候孩子就開始哭鬧,然後要求很快就得到滿足了,這種情況最開始是發生在孩子非常小的時候,因為心疼孩子不想看到孩子哭泣,很多父母總是儘可能的滿足孩子,這樣的心態是大多數家長的通病。當孩子發覺出這個規律時,就會開始熟練的使用這個辦法。

2、大肆哭鬧逼迫父母妥協

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哭鬧時,一開始立場都是很堅定的,但是擋不住孩子越來越猛烈的哭鬧,最後只能選擇妥協。例如上幼兒園,都到門口了,有些孩子就是不想進去,在幼兒園門口大哭大鬧,引得大家紛紛側目,這個時候父母在大家目光的壓力下就會選擇妥協,讓孩子有又一次得逞。

孩子動不動就哭鬧?其實他們是天生的“情感操縱”高手

出現這些情況,父母立即管教孩子反而適得其反

只有適當的管教孩子,才能讓孩子不脫離“大方向”,保證孩子的正常發展。但是管教孩子也要卻分場合,以免引發不必要的問題。

1、公共場合

公共場合是一個非常不適和教育孩子的方法。一方面人在公眾場合要承受很多壓力,孩子的感覺更為明顯,這個時候教育孩子,孩子會迫於壓力選擇收斂,但是實際上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事情從根本上得不到解決。另一方方面,人都是有自尊心的,當著大家的面教育孩子無異於在踐踏孩子的自尊,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2、處於負面情緒時

當情緒狀態不穩定尤其是負面情緒比較多時,教育孩子容易消極影響。因為這個時候大腦缺乏理性思考,容易口不擇言或者做出過激行為,例如會打罵孩子,也沒有辦法良好的傳達自己的教育內容,同時孩子看到了父母暴躁的一面,可能會對父母產生畏懼情緒,影響親子關係。

3、孩子身體不適時

身體不適的時候,個人精力就會比較差,這個時候父母教育孩子,孩子沒有足夠的精力專注於父母說教的內容,常常父母在那裡口若懸河,孩子在那裡昏昏欲睡,看到這樣的情景很多父母常常會更生氣。不妨找一個孩子身體狀態比較穩定的時候再來教育,教育效果會更加明顯。

4、在孩子朋友面前以及眾多熟人面前

孩子也是很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的,父母在孩子朋友面前或熟人面前教育孩子,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讓孩子感覺自己丟了面子,在大家面前產生自卑的心理,無法融入大家。給孩子留夠面子,找一個只有兩人獨處的環境教育孩子,會讓孩子更加重視,也更容易承認自己的問題。

孩子動不動就哭鬧?其實他們是天生的“情感操縱”高手

面對孩子哭鬧,家長如何有效應對

調整孩子的情緒,改善孩子哭鬧的毛病,不僅能夠減輕家長的父母,還可以促進孩子的成長,一舉兩得。

1、冷處理:令"哭鬧要挾"失效

當孩子哭鬧的時候,遠離孩子讓孩子自己待一會兒,當孩子自己感覺沒用的時候就會停下來,這個時候父母再去教育孩子,跟孩子的溝通就會比較順暢,其中,溝通這一步最重要,父母一定不要忘記,否則就變成了冷暴力,會帶來負面影響。

2、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輕易妥協

很多父母立場不堅定,本來打算對孩子冷處理,結果沒一會兒自己就紅了眼眶,立場鬆動了,這樣只會給孩子機會,讓孩子不依不饒。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展現出可以商量的表情,這樣才會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沒機會,停止哭鬧。

3、穩定孩子情緒後,要和孩子進行深度溝通

孩子情緒穩定了,父母就可以跟孩子溝通了解孩子哭鬧的內情了,例如可以通過給孩子講道理,誘使孩子說出更多自己的想法,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同時同樣的事情發生多次,父母就可以對孩子的哭鬧掌握一定的規律,不至於總是手忙腳亂不知所措了。

孩子動不動就哭鬧?其實他們是天生的“情感操縱”高手

孩子既然是“情感操縱”的高手,為了孩子的未來,父母們也要不甘示弱,避免被孩子“操縱”情緒,引導孩子正確處理情緒,幫助孩子全面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