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喹的前生今世:從康熙大帝和“解熱之樹”談起

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康熙親自率軍征討葛爾丹,在交戰期間染上寒熱重症(瘧疾),隨行御醫們均束手無策。容妃在路上遇到了兩個法國傳教士,他們把最新研究成功的治理寒熱西藥帶到軍營,容妃試服以後無礙,康熙服藥後病情痊癒。

實際上,傳教士獻上的藥物是金雞納霜,是金雞納樹皮研磨成的粉末。其後,法國科學家從金雞納樹皮中提取了一種有效的天然生物鹼即奎寧,成為廣泛應用的抗瘧藥物。金雞納霜和奎寧以及氯喹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

氯喹的前生今世:從康熙大帝和“解熱之樹”談起


1.金雞納樹:印第安人的“解熱之樹”

金雞納樹皮的醫用價值的真實起源目前並無實證。在16世紀的歐洲,發熱疾病(瘧疾)肆虐,導致很多人死亡。但是直到17世紀初,歐洲醫生還沒有找到真正有效的治癒方法。直到17世紀30年代,有人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的森林中發現了一種樹,當地印第安人使用這種樹的樹皮泡水治療發熱,因此被稱之為“解熱之樹”(the fever tree)。隨後,這種樹皮由西班牙傳教士帶到歐洲,並受到西班牙紅衣主教胡安·德·盧戈(Juan de Lugo)的推薦,用來治療瘧疾。1742年,瑞典植物學家Carl Linnaeus將這種樹正式命名為cinchona,即金雞納樹。

1820 年,法國著名藥學家Pierre Pelletier和Joseph Caventou 成功從金雞納樹皮中提取出其有效抗瘧疾的藥物成分——奎寧,屬於喹啉類生物鹼。

19世紀中期英國學者將金雞納樹種子帶到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開始大面積種植。一方面,奎寧不能完全治癒瘧疾,副作用也比較明顯。另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軍隊佔領了印度尼西亞,使世界失去了天然奎寧的供應。因此,各國科學家們便致力於開發更有效、更安全的抗瘧藥。

1934 年德國科學家Hans Andersag 合成了一種新的喹啉類抗瘧藥--氯喹。它相比奎寧更加安全有效,因此廣泛用於防治瘧疾。由於長期大量使用氯喹導致部分瘧原蟲產生了耐藥性,氯喹的抗瘧疾療效也急劇下降,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使用使得抗瘧疾領域重燃希望。

2.抗瘧藥老樹發新枝:治療風溼免疫病的“明星”

1894年,英國內科醫生Payne偶然發現奎寧可以顯著緩解盤狀紅斑狼瘡。這使科學家意識到抗瘧藥有可能用於治療風溼免疫性疾病。隨後,科學家在奎寧的基礎上又合成氯喹等新的抗瘧藥,但隨著臨床的廣泛應用,這些藥物在發揮治療作用的同時也存在嚴重的毒副作用。1944年科學家在氯喹的基礎上用羥乙基替代乙基,開發了一種新型抗瘧藥——羥氯喹,治療作用與氯喹相近,但毒副作用明顯減少。

1955年,羥氯喹首次被用於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治療,療效明顯。目前,羥氯喹被作為慢作用藥廣泛用於多種風溼免疫病的治療,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關節炎、乾燥綜合徵、抗磷脂綜合徵等,成為治療風溼免疫病的“明星”。

3.氯喹和羥氯喹治療風溼免疫病的作用機制

研究證實氯喹和羥氯喹通過多種作用機制起作用,主要包括:

  • 抗炎作用:抑制磷脂酶、穩定溶酶體膜等,抑制炎症介質激活,減少促炎細胞因子如TNF-ɑ、IL-1和IL-6等的產生;
  • 抑制抗原加工和提呈、抑制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
  • 抑制自身抗體和免疫複合物的產生;
  • 調節血脂、抗凝等作用。

4.羥氯喹治療風溼免疫病的使用注意事項

  • 羥氯喹是一個慢作用藥物:通常使用3個月以上才能充分達到療效。因此,其作用溫和,其療效不足以完全控制自身免疫性疾病導致的嚴重器官損害
  • 長期使用羥氯喹的應注意監測其不良反應:包括眼毒性、胃腸道反應、皮膚損害(包括色素沉著)、藥物誘發性的肌病、神經系統損害、心肌病、心律失常等;
  • 心臟驟停是致命性不良反應:與藥物劑量和血藥濃度有關;
  • 為減少毒副作用,建議羥氯喹最大劑量不超過400mg/d,長期使用不超過5 mg/kg.d,定期行眼科檢查;
  • 對4-氨基喹啉化合物過敏、存在眼黃斑病變、6歲以下兒童等禁忌使用。
  • 中山一院風溼免疫科,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
  • 近年來通訊作者或(並列)第一作者發表SCI論著7篇,其中有3篇在國際風溼病學頂級雜誌Arthritis & Rheumatism和Arthritis & Rheumatology上發表,參與發表SCI論著10餘篇。
  • 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項,主持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
  • 擅長診治風溼免疫病及內科疑難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