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領巾心向黨 同心抗疫閃耀童心力量

2月17日,當接過小學生劉雪蓮捐贈的100元抗疫捐款後,新野縣施庵鎮盧大橋村支部書記張春瑞在微信群裡發了這麼一條信息:“多感人的學生!真的不忍心啊!但是學生一再堅持!”

劉雪蓮是施庵鎮第一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在往年本應坐在教室裡的她因為疫情而延遲開學。少年先鋒隊發出了“我為抗疫做貢獻”的倡議書,劉雪蓮在爸媽的鼓勵下來到盧大橋村疫情防控監測點,捐出了自己的壓歲錢:“錢不多了,請叔叔阿姨們買點口罩!”

而在新野縣施庵鎮,還有許多個像劉雪蓮一樣的青少年,他們把疫情當教材,把社會當課堂,力所能及地為抗擊疫情做著自己的貢獻!

紅領巾心向黨 同心抗疫閃耀童心力量

“春傑哥哥,這道數學題怎麼做?”小學四年級學生盧浩遠在微信裡發出信息後,不到五分鐘,初中九年級學生盧春傑就給出瞭解題思路。

學校延遲開學後,誰來輔導他們學習?在新野縣實驗中學就讀的盧春傑把附近的學生組織起來,通過微信進行講解,主動當起了他們的“義務家庭教師”。

不見面、不接觸,在微信裡討論學習知識,既遵守了疫情防控禁令,又開闊了思維方式,真正做到了居家和學習“兩不誤”。

“非必要不外出”是內防擴散的有效手段,然而大喇叭喊得再響,總有個別年齡長的人大大咧咧,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

紅領巾心向黨 同心抗疫閃耀童心力量

這個時候,在施庵鎮第二中心小學讀六年級的學生盧春浩就充當了勸解員的角色。盧春浩從自己做起先戴上口罩,然後又買來100餘隻口罩,分發給左鄰右舍的爺爺奶奶,讓他們不串門、不聚眾,就是剝花生也一人一個筐,彼此都離得遠遠的。

“孩子的話是要聽的,讓戴口罩就戴唄!這說明孩子親近你哩!再說了,這也是為全村人著想!”已經71歲的盧大橋村村民盧克選樂呵呵地說。

時下,同心戰疫動人的一幕幕在新野縣施庵鎮正接力上演:施庵鎮第二中心小學三年級學生盧文浩購買了100個口罩送到了防疫一線黨員幹部手裡;在南京上師範的貧困戶大學生蔣翠玲通過微信捐出了勤工儉學掙來的200元錢;還有幫助在疫情防控一線的父母做飯的七年級學生盧志峰……

盧大橋村小學校長薛安勤說:“這場疫情是災難,也是最好的社會課堂。在疫情防控的考場裡,孩子們用一顆顆稚嫩的童心給祖國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走出了堅定成長的足跡。這既是一次休慼與共的生命教育,更是一次家國情懷的感恩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