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克服强迫症?

棍打地域狗


这里我看到你的问题,我作为一名两年强迫症患者给你一些真实的建议吧。

个人曾经总会出现强迫行为和思维,当初也是会觉得很多东西很脏。并且也会出现一些强迫性思维,诸如人为什么活着,人会不会死了等等。

我这里想说,先让你明白一点强迫症之所以会让人痛苦其实有两种痛苦,第一种是强迫症本身带来的痛苦(诸如总是重复一些事情会让人很麻烦)。

第二种是我们在产生强迫症后出现的反强迫症带来的焦虑感。这里想说的是,第二种痛苦要远大于第一种痛苦。

针对上述的两种痛苦,我们就知道了,其实强迫症的根是由于我们的各种担心和害怕而产生的一些焦虑感,那么针对这些一种心理疗法“森田疗法”明确就告诉人们在强迫症产生的时候要接纳自己的焦虑感,继续做当下的事情,这样情绪是有一个自然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减轻。

这也就是这个疗法的精髓:“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我看到你是强迫行为,这里我就要着重说一下,强迫行为我们更多要减少这些仪式化行为。但是一下子可能我们无法做到,这个时候也先接受自己暂时的做不到。比如你这一天比前一天哪怕减少一点点也要鼓励自己,长久下去慢慢你就会得到自信心。

同时这个时候要认清强迫症的根,就像上图中所示,强迫症中的症状是很多的,可是根就是那些不良性格导致。

如果你自己无法了解自己,这里建议你去寻求一些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完善自己的人格。如果症状特别严重,已经严重影响了你的生活,这里我还是建议立马就医。

无数案例表明,强迫症是完全可以战胜的,即使是纠缠多年棘手的症状。

其实患上强迫症的人大多本身其实是非常优秀的,他们往往仔细严谨、富有追求。

如果能战胜强迫,发挥自己的长处,人生当然会是不一样的风景。

所以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好起来的!加油!


OCD不强迫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整个人变得疑神疑鬼......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我整个人变得疑神疑鬼,

走出去老远了想起来锁没锁门?

睡到半夜想起来煤气关没关?

上班半小时了,

还在想车门车窗关好了没?

内心常常焦虑不安,

妥妥的强迫症!

强迫症不是病,犯起来真要人命

就这样,

我每天重复着强迫自己一遍一遍确认!

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TA......

这一切都改变了,

如今,我是个内心平静的人,

我愿意跟大家分享我的故事......

“我好像不记得我锁车门没有,不行,我要回去把每个车门再拉一下”,这成了我强迫症期间每天都要说的一句话。

钥匙按完再四个门全部拉一遍,拉完再按一遍钥匙,强迫症的我每次离开车都需要重复几次这套动作才能舒心。有时候明明锁好了车,甚至都已经离开远去了,然后又跑回来拉一下门把手,只为图个安心。有时候感觉自己像个神经病一样,疑神疑鬼......

有一天,我从网上浏览到关于强迫症的信息,看到严重者甚至有杀人的臆想后我开始慌了,我怕自己也会像他们一样,幻听幻想,焦虑不安......

于是我开始四处查找有关强迫症的症状,浏览强迫症贴吧,去对症自己的症状......

我越看越害怕......我怕自己会像重度患者一样,思维会去想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怕自己深陷这种想法和冲动中,极力抗争,但又始终无法控制,怕强大的冲突使自己承受巨大的焦虑和痛苦之中,怕影响自己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正常起居......

就在我开始恐慌的时候,一条广告提醒出现在我电脑桌前,就是‘爱车在线’的车联网盒子,它的一条广告语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具体的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我记住了“强迫症”三个字,这三个字,在那一刻是多么的扎眼。

于是我点开了,介绍里面有两条吸引了我:一是落锁检测,二是车窗检测。所谓落锁检测和车窗检测,就是当车主将车门锁好、车窗关闭的时候,手机会自动收到车门已锁好、车窗已关闭的提醒,当车主忘记锁车或关窗时,车主会在第一时间收到“车门未锁”“车窗未关”的微信示警。

在我坐立不安的时刻,这条广告无疑给了我一颗定心丸,让我找到了解决强迫症的办法。

于是我联系了“爱车在线”,并开始使用车联网盒子。起初,我也只是想图个心里安慰,暗示自己:已经开始在治疗,在改变了,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后来,在用这个盒子过程中,我习惯了每天的微信提醒,感觉像是有人每天在给我安慰一样!渐渐地,我忘掉了强迫症的事情。现在的我不再疑神疑鬼,焦虑不安!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内心的安宁!谢谢爱车在线!

如果你也有与爱车在线车联网盒子的故事,

请留言与我们分享


风一样的女子221224663


▂ ▄ ▅ ▆ ▇ █ 精彩的回答 █ ▇ ▆ ▅ ▄ ▂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和很多强迫症患者一样,自从得了这个病,或者说自从自己痛苦难耐,我就不断的寻找方法,自救,从未停止过。

吃药、打针、针灸等等甚至跳大绳我都用过,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我在梦到都在寻求治疗。可能是上天眷顾我吧,让我遇上了森田疗法,让我遇到了一群可爱的人,包括病友、医生,也包括不断实践为所当为的李宏夫老师的“亦止法”。

一开始,虽然知道方向没错,但总也踩不上为所当为的节拍,森田先生的卧床疗法,我自己实践了很多次,其实我是感受到效果的,但,不得不说,缺陷还是不小,比如,我的生活起居,除非我爱人全职在家照顾我,否则几乎无法进行。

我的主观上感到有某种不可抗拒的和被迫无奈的观念、情感、意向或者行为的存在,总是觉得有某些想法强行进入的我的大脑里、对于它们、我是排斥的。不断的打压、不断的劝阻自己、然后就开始纠缠不断的观念、穷思竭虑。这些想法中很多都是不恰当的或者毫无意义的。为了排除这些令我不快的思想、观念或者欲望,紧跟着的是强烈的焦虑和恐惧。更多的情况下,为了减轻自己的焦虑,然后做出一些仪式性的动作,我是明明知道没有必要但又不能自我控制和克服,哎!这些痛苦感受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刚刚说到,曾经我自己实践过森田疗法,但是可操作性差,后来就在网上搜寻了各种的方法,走了很多弯路,“顺其自然”……对于强迫症患者的症状,我们都会脱口而出这句话。只有强迫症患者本人懂得,正是做不到、做不到、做不到顺其自然!!!不然怎么叫强迫症呢!!!要做到顺其自然,不能理论说教,必须得身体力行。知道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森田疗法的核心思想“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亦止法”,在我的自救和治疗过程中,将这样的思想精髓转化为更具体的方法。

到现在为止,我已经练习了40多天了,明显的感到自己的焦虑程度减轻了很多,虽然有时候也很执着,但是我已经有了觉察,虽然还是会强迫、会有痛苦,但是,这种痛苦跟最开始的痛苦难耐是完全两种概念,现在只是难受、但不会再没完没了的纠结。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 ▄ ▅ ▆ ▇ █ 谢谢大家关注█ ▇ ▆ ▅ ▄ ▂


智慧读心


如何让自己的强迫症改变,说到这里我想说我也是一个癫痫小发作患者,有时候自己也有点强迫症和抑郁症。我改变他们的办法就是让我自己和我的朋友聊聊天多交流,把心里的委屈说出来。再就是自己有病的时候自己不敢做的事情自己静下心来好好想想然后再去把他做了,只有这样时间长了不管做的事情就敢做了。把事情都往简单的想没有事情的时候就不要多想,只有这样开始有点变化时间长了自己的经验丰富了遇到事情就知道该怎么解决了。


我一生的路程


首先您应该明确一下,您是否真的患有强迫症。如果您只是存在强迫行为,如反复检查水电,反复检查东西,这些行为并没有给您造成困扰,您并不觉得苦恼,工作、学习并没有受影响,这并不能说您就患有强迫症。真正的强迫症患者,症状反复出现没有意义并感到不快乐,因此试图抵抗,但又不能奏效,因此内心非常痛苦。下面我们来说一下强迫症的缓解方法。

如果您已经确诊为抑郁症,建议您系统药物治疗,强迫症通过自我调节是很难缓解的,需要药物治疗。目前研究报道,抗抑郁药对治疗强迫症有一定效果。舍曲林,氟西汀,氟伏沙明和帕罗西汀是治疗强迫症的一线药物,一般为首选,药物有效率为65%~70%,但症状仅改善30%~60%。


行为疗法

逐渐减少重复行为的次数和时间。如在治疗一名强迫洗手患者时,规定第一周每次洗手不超过20分钟,每天不超过5次,第二周每次不超过15分钟,每天不超过3次,依次递减,起初可能会有焦虑不安的症状。全身心的放松自己,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不让自己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

增强信心

要减轻精神包袱,增强信心,使自己对所患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动员家庭成员,缓解家庭内部加剧您强迫症状的心理压力因素。家庭成员多给予鼓励,并且家庭成员应该降低他们对患者强迫仪式的过度迎合。帮助患者积极从事体育、社交活动,使其逐渐从沉湎于穷思竭虑的境地中解脱出来。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祝您早日摆脱强迫症。


精神科小赵医生


强迫症是什么

首先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它是指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础特征的一类神经强迫症性障碍。

强迫观念

指在患者脑中反复出现的某一概念或相同内容的思维,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因此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困扰。



强迫动作

是反复出现的刻板行为或仪式动作,是患者为求减轻内心焦虑的结果。



强迫症状具有的特征

1. 患者明知强迫症状不对,可又无法控制。 

2. 患者能够意识到这种强迫的意识和冲动来自于自我。

如何逃离强迫症的魔掌

步骤1:重新确认

“这不是我,这是我的强迫症”



步骤2:重新归因

我个人的想法就能代表实际情况吗?



步骤3:重新聚焦

我们在等待由于强迫症引起的焦虑情绪消退的过程中,不要只是等待,而要学会转移注意力。把强迫症这个东西搁置一边,我们就不搭理它。




步骤4:重新评价

自己给每一次行为治疗的成果做一个评价,记录点滴,让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鼓励自己前行。


哇哇郭郭


如何缓解强迫症呢?这个问题还先要分析一下患者的病情,如果是初期患者,一般采用情绪转移法,即关注中断法是可以治愈的。

但是如果病情严重者或者患者持续时间比较长,那么最好到正规医院看看专科医生。不要把小病拖成了大病。

我遇到过一个男生,他每天进校门后就要停下来看着路边的名人名言警句牌,嘴里还念念有词。经打听,才知道他有轻度的强迫症。别人告诉他,路两边的牌子一共有52块,是代表了学校成立52年的历史。

结果他不相信,放学的时候数一遍,上学的时候再数一遍。而且每次数的都不一样,不是多一块就是少两块。

回到教室就和同学争论不休,为此还受过老师的批评。弄的他沮丧了好几天。

我听说后找到他,又找到后勤主任,给他当面讲清了名人名言共48块,还有三大三小教师风采,师生攻坚和校风校训,一共是54块,那是根据校园的美化需要设计的,和学校的建校时间没关系。

完毕后我告诉他,再遇到这类问题不要纠结,把它搞清楚就好了。

所以,对于轻微的强迫症患者,可以陪着他一起探讨,一起找答案,然后晓之以理就可以了。

关爱和陪伴是化解早期心理问题的最好方法,如果用得好用得妙,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心理医生的。

但是,对于比较严重的强迫症患者,还是要引起家属的密切关注,能去医院检查治疗,最好去医院。

谢谢各位的阅读。欢迎大家共同探讨。


伊犁大维心理


人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趋利避害,而这种趋利避害要么交给意识要么交给潜意识,要么受认知影响要么被感受支配。

对于强迫症的症状,同样如此。它是主体选择趋利避害的形式表现,即当主体感受到恐惧焦虑紧张难受时,通过症状来缓解释放而获得放松获得安全。这跟我们生活中采取各种方式方法缓解紧张焦迫感是一样的。

比如我们很生气就会骂人或者砸东西甚至借机打人,感觉到脏了就要洗洗刷刷,周围人都在谈婚论嫁了,自己开始沉不住气......

强迫症症状跟我们日常趋利避害行为模式不同在于:1、恐惧焦虑来源于潜意识里的躁动不安。2、症状行为模式是一套条件下自动化运行的潜意识程序。3、重复性 (直到焦虑感得到缓解) 4、失控性——失去意识的控制管理。即通常所称强迫症的反强迫特点:明知没有必要,不想这样却控制不了。

比方,弄脏后洗手,正常洗两三次,但强迫症会反反复复洗好多遍(上百上千看焦虑强度)。因为他在脏手的条件下,焦虑感被激发,然后自动被思维扩张(万一感染细菌病毒,万一在体内繁殖扩张,然后病入膏肓,难受之惨状,无钱可治,拖累家小......),思维带动行为反复进行直至心理感觉妥当安全了才肯罢休。再比如家暴,网瘾,强迫计数思维等,只是形成的具体原因与思维运作的具体内容因人而异。

这种因人而异就是各人的心理结构内容、思维模式的相异。

更多时候,很多人的人生就是一头东碰西撞的困兽,不去意识觉察反思,那么就会一直身陷困境,只是逃出狼窝却入虎坑而不自知罢了。

终上所述,要缓解强迫症症状,可以认识到焦虑感是思维活动的虚幻作用,然后用强大的意识觉察能力切断强迫症状行为的自动化模式,再以普通行为标准要求自己客观看待,最后转换注意力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而要根治,需要完成心理结构的解构,新的思维模式在意识领域重建并占支配作用。

愿我们一境心理所倡导的自由人性理念能在祖国大地人人心中开出绚丽的花!


一境心理


一 概述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近年来统计数据提示强迫症的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有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2%,约2/3的患者在25岁前发病。强迫症因其起病早、病程迁延等特点,常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做的全球疾病调查中发现,强迫症已成为15~44岁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负担最重的20种疾病之一。另外患者常出于种种考虑在起病之初未及时就医,一些怕脏、反复洗手的患者可能要在症状严重到无法正常生活后才来就诊,起病与初次就诊间可能相隔十年之久,无形中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因此我们应当提高对强迫症的重视,早发现早治疗。

二 病因

强迫症的病因复杂、尚无定论,目前认为主要与心理社会、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许多研究表明患者在首次发病时常遭受过一些不良生活事件,如人际关系紧张、婚姻遇到考验、学习工作受挫等等。强迫症患者个性中或多或少存在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他人高标准严要求的倾向,有一部分患者病前即有强迫型人格,表现为过分的谨小慎微、责任感过强、希望凡事都能尽善尽美,因而在处理不良生活事件时缺乏弹性,表现得难以适应。患者内心所经历的矛盾、焦虑最后只能通过强迫性的症状表达出来。

另外,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强迫症的发病可能存在一定遗传倾向,在神经-内分泌方面也存在功能紊乱,造成诸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失衡,无法正常发挥其生理功能。

强迫症作为一种心理疾病,其发生机制非常复杂,具有相似症状的患者其心理机制可能千差万别。在心理治疗中,治疗师通过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倾听患者,帮助其发现并分析内心的矛盾冲突,推动患者解决问题,增加其适应环境的能力,重塑健全人格。

强迫症的发病与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失衡有关,主要表现为5-羟色胺系统功能的紊乱。目前使用的抗强迫药物都是抗抑郁药,其特点就在于能够调节脑内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改善强迫症状的作用。使用比较多的主要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TIs),包括氟伏沙明、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西酞普兰等,及三环类抗抑郁药氯米帕明,必要时临床上也使用心得安及苯二氮卓类药物辅助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改善失眠。对于难治性强迫症常联合应用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阿立哌唑等作为增效剂提高疗效。同心理治疗一样,药物治疗的疗效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一般的SSRIs类药物需要10~12周才能达到充分的抗强迫作用,且如果治疗有效仍需维持用药1~2年以巩固疗效。

对于难治性的强迫症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性采用改良电休克及经颅磁刺激。神经外科手术被视为治疗强迫症的最后一个选择,因其存在痉挛发作、感觉丧失等不良反应,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患者应在经过三位精神科主任医师会诊后再考虑是否手术。

四 预防

强迫症的发病与社会心理、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其中前两项是可以干预,防患于未然的。作为家长,应当为孩子构建一个稳定、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不应过分苛求,生活处事可以更具弹性,注重相互间的沟通,促进其构建健全的人格。强迫症自我筛查:

1.你是否有愚蠢的、肮脏的或可怕的不必要的念头、想法或冲动?

2.你是否有过度怕脏、怕细菌或怕化学物质?

3.你是否总是担忧忘记某些重要的事情,如房门没有锁、阀门没有关而出事?

4.你是否担忧自己会做出或说出自己并不想做的攻击性行为或攻击性言语?

5.你是否总是担忧自己会丢失重要的东西?

6.你是否有什么事必须重复做,或者有什么想法必须反复想从而获得轻松?

7.你是否会过度洗澡或过度洗东西?

8.你是否做一件事必须重复检查多次方才放心?

9.你是否为了担忧攻击性语言或行为伤害别人而回避某些场合或个人?

10.你是否保留了许多你认为不能扔掉的没有用的东西?

如果上述症状中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症状持续存在,并困扰了您的生活,使您感到痛苦,别孤军奋战,请您咨询专业的医生,让医生帮助您一同战胜强迫症。


飘渺熊仙


我敢打赌,所有人都怀疑过自己有强迫症:

睡前必须上厕所,不管能尿几滴;手上有倒刺必须撕掉,否则就会不停的摸啊摸啊摸啊;东西从哪里拿的,必须回归原位,不归置的整整齐齐,根本受不了;习惯性晚睡,就算早早上床,也会习惯性找点事情做,就好像自己躺在榴莲上……

其实,这并不是强迫症。

如果心理疾病那么好得,心理咨询师都早就发财了,谁还跑到思聪微博等抽奖啊。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来个小科普:强迫症,又称强迫性神经症,是心理疾病中比较严重、治疗难度较大、患者感觉非常痛苦的一种心理疾病。

譬如严重洁癖的患者常常有可能连门都出不去,根本没法正常生活。

刚才说到的那些“类强迫症”表现,仅仅只是强迫性的行为而已,不要把它和强迫症混为一谈。

它什么时候需要自我调整和克服呢?

在你认为它对你的生活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至少影响到你认为很重要的事情的时候,它就需要调节了。

比如,有个妈妈一直有咬自己颊粘膜(就是腮帮子里面的皮肤)的习惯,没事儿就啃,想咬到颊粘膜,就需要做出歪嘴的表情,于是她总是无意识的就歪着嘴咬东西。

这本来没什么,但是有一天她发现女儿跟她学,她觉得女儿动不动歪嘴咬颊粘膜的样子特别丑。

再好看的人,动不动歪着嘴咬东西,看着都不会太漂亮,她就想制止女儿,但是她发现只要她自己还在咬,女儿就一定跟着学。

于是她下定决心要改掉这个毛病,并且和女儿约定,我不咬你就不咬,咱俩看谁坚持的时间长。

那是不是下定决心就可以改变这种行为呢?

不是的,这位妈妈发现,自己越是提醒自己不咬,就越是想咬,一个月下来,她不仅咬颊粘膜的频率更高了,还开始用牙齿揭嘴唇皮,女儿也跟着学起来,简直就是越控制越变本加厉,之前下定的那个决心,现在是崩溃并充满了挫败感和负罪感的。

那么这种行为到底怎么克服呢?

首先我们要接受一个扎心的事实:一切强迫性的行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越想要控制自己不去做,就越是觉得非做不可,然后产生自我的冲突,导致内心的焦虑和对自己的否定。

这个过程往往是一个恶性循环:觉得给女儿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想做好榜样→越控制越控制不住→成了坏榜样→感到焦虑,更加努力的想要控制自己→更加控制不住→更坏的榜样→更加焦虑……

正确的调节方法,是佛系,就是不控制。

想要终止一个强迫性行为,正确的方法不是控制自己,而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学会打扰自己。

不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咬颊粘膜,最好别想有关颊粘膜的任何事情,在想咬颊粘膜的时候也不要紧张,平静的接受它,跟自己说,啊,我又想咬颊粘膜了啊,真是拿自己没办法呢。

心态一松懈下来,人就会松弛,觉得不咬就不咬吧,没啥大不了的,咬就咬呗,也没啥大不了的,就反而不想咬了。

如果不知不觉的延续了习惯动作,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开始咬了,也不要觉得特别沮丧,找点事打断这个行为,比如喝杯水,嚼个口香糖都行,让咬颊粘膜的行为不能继续进行就好了。

同时找一些可以减压的兴趣爱好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运动、烘焙、手工、游戏等等,这样持续一段时间,这种强迫心理就会慢慢缓解,强迫性的行为也就随之消失了。

如何区分强迫症和强迫性行为呢?

首先是对生活的影响程度,强迫症会导致没有办法正常的生活,强迫性行为则不会;

其次是影响生活的症状持续的时间,强迫性行为及时影响生活也是暂时的,强迫症则是长期影响的;

第三是对当事人精神上的伤害程度,强迫症患者通常非常痛苦并承受着极大的精神压力,几乎所有我治疗过的强迫症患者都跟我说过,如果再这样纠结下去,真的是不想活了。而强迫性行为只是会暂时的造成一丢丢负面情绪,基本上都可以自行消失。

So,如果你完全可以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只是某些方面有些小怪癖的话,别觉得自己是强迫症,一切随缘就好。

但是,如果你已经感觉不能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或者感觉很难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了,比如洁癖到觉得全世界都好脏,每天洗两百次手并且拒绝出门的话。

施主,心理咨询一定要了解下,千万别强撑着啊,强迫症如果一味的发展恶化下去,还会并发抑郁焦虑等等其他问题,马克思最喜欢召唤这种同志辣!

好了,关于强迫症的内容,就写到这里辣。

最后一句,各位施主如果还想了解什么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欢迎留言撩拨老衲老凤,么么哒~

(By 凤先生,有趣的灵魂是个胖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