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零距離”記錄雲南省對口支援湖北咸寧醫療隊轉運重症患者

記者“零距離”記錄雲南省對口支援湖北咸寧醫療隊轉運重症患者

記者“零距離”記錄雲南省對口支援湖北咸寧醫療隊轉運重症患者

轉運途中的專業精心護理。

记者“零距离”记录云南省对口支援湖北咸宁医疗队转运重症患者

堅定的眼眸,背後是一種責任。

记者“零距离”记录云南省对口支援湖北咸宁医疗队转运重症患者

透過霧氣濛濛的護目罩,看著溫暖的一幕。

记者“零距离”记录云南省对口支援湖北咸宁医疗队转运重症患者

緊緊握著你的手,傳遞信心和力量。

2月21日,一名新冠肺炎臨床診斷病例需要進行轉院治療,駐守咸寧中心醫院的雲南醫療隊醫療二組組長李波趕赴嘉魚縣人民醫院進行轉運。記者進行了全程跟蹤報道。

10時30分,李波接受轉運任務後,即刻穿好防護服乘坐負壓救護車冒雨趕赴嘉魚縣人民醫院。

11時30分,李波到達嘉魚縣人民醫院,經過對接移交很快接到了患者。

12時30分,李波將患者安全轉運到咸寧中心醫院。

轉運路程約1個小時,一路上,李波一直在救護車負壓艙中守護患者,和他進行交流,並查看CT片和相關病例。記者注意到,李波一直握著患者的手進行交流和安撫,並用自己握緊的右拳不時為他加油鼓勁。

整個轉運流程雖然很簡單,但卻非常重要,“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變化很快,經過專家會診並作出評估後,患者病情有可能惡化的情況就必須及時轉運到醫療條件好的大醫院進行救治,這是為了能夠搶時間開展及時治療,避免患者轉為危重症。”李波介紹,轉運員的工作就是要完成兩個醫院間患者的快速、安全轉移,對病情較重的患者還需要多人配合才能確保患者在途中不出現意外。為了最大限度地有效救治患者,可以說他們就是和時間賽跑的人。

據瞭解,本來轉運工作是由當地的醫務人員進行,雲南醫療隊進駐之後就接手了這項工作,目前已經完成6名患者從縣市醫院轉運到中心醫院的工作。

記者參與了整個轉運的過程,親歷體驗終身難忘。最為感動的是,李波的鎮定、從容和緊握著患者的手。做好自身防護、進行安全轉運,對李波來說只是習以為常的工作,而讓我感動的是,奮戰在疫情救治一線的醫務人員不僅在通過自己過硬的專業技能全力以赴參與救治患者,還通過他們的關愛與呵護為患者傳遞著戰勝疫病的強大力量。

隨行採訪,“零距離”記錄最深刻的體驗就是醫護人員的辛勞——由於防護服高度密封,感覺身體溫度不斷升高,呼吸變得很困難,自身感受也非常難受,整個過程結束時我已經是汗流浹背,體力消耗非常大,眼前的護目面罩上全是汗珠,視線變得模糊,整個拍攝過程幾乎都是在盲拍。由此可以想象,在重症室中穿著防護服緊張工作4至6小時的醫務人員何其艱辛,他們的工作強度和忍耐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鏈接

負壓救護車

負壓救護車,是指主要用於急救和轉運傳染病人的車輛,其原理是在車內增加負壓艙或負壓設備,空氣只能流進不能流出,進入救護車的空氣經過濾設備和消殺設備再排出車外,可有效避免細菌和病毒的擴散。

這種車最大的特點是負壓。負壓,就是利用技術手段,使車內氣壓低於外界大氣壓,所以空氣在自由流動時只能由車外流向車內,而且負壓還能將車內的空氣進行無害化處理後排出,避免更多的人感染,在救治和轉運傳染病等特殊疾病時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醫務人員交叉感染的概率。車上還配備了呼吸機、除顫儀、心電監護儀等全套搶救設備,安裝了紫外線消毒燈、中心供氧接口等。還可以在救護車上進行清創縫合手術和心肺復甦等搶救。(雲報全媒體 記者楊崢 李榮 發自湖北咸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