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討論,中國發展中醫藥的阻力來自哪些方面?

任人說道


都是按西醫理論規範,太多證件門坎。要深挖藥材藥性,學習日本經驗。設立醫患糾紛管理方法。提高藥材質量,深挖驗方與成方。


李金濤19


柴哥認為中醫中藥在中國遇到的最大的問題:

第一中藥的問題,原來的中醫都是用的野生的中藥材,現在基本上都換成了人工種植的。到底種植的效果能夠達到原來野生中藥效果的多少?化肥農藥在藥材當中的殘留怎麼去解決?

第二人才的問題,原來的中醫人才基本上都是師承的,在經過若干年的師承實踐當中慢慢歷練出來的,跟學歷無關跟經驗有關,跟愛好與悟性有關。但是現在到底去哪裡去師承呢?凡是學校裡培養出來的基本上都是半中半西。

第三利益的問題,原來的人甘於過著那種清貧的日子,可以守著清貧幹一輩子,但是浮躁的社會還有幾個人能夠熬的下去。

第四標準化的問題,西醫最大的優勢就是標準化,從藥物到診斷到治療到痊癒,都有一套固定的標準。但是中醫中藥從藥物到人才培養到藥方的開具疾病的診斷,缺乏一個全國或者全行業的標準,導致藥廠生產出來的藥物良莠不齊,一個人可以讓不同的中醫診斷出不同的疾病,同一種疾病可能開出不同的藥方,那效果就會有很大的差別。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fe00001131a71d1fb89\

柴哥之談骨論筋


中醫的發展需要國家政策扶持,而不是限制,國家很多政策的要求都是按照西醫的標準來制定的,這樣就把學中醫的人給打趴下了,因為達不到標準就是違法。我們中醫是一種文化,是一種用現在科學無法解釋的一種醫學,如果教條的按照西醫標準來限制,中醫藥就沒辦法發展,很多民間醫生,民間秘方都不能自由的推到社會上。所以我們更應該放開中醫,讓中醫自由的發揮中醫的價值,通過市場來調節優劣,這就和治水的道理一樣,堵是不行的,只能夠按照自然規律去疏導,才能解決實質性的問題。建議國家儘快出臺複合中醫發展的政策,去除掉那些限制中醫發展的各個條款。


用戶8011354963496


目前進入現代化挖掘國寶中醫時代。主要是管理規範化建意各地建三級網。由市縣。區村統-註冊。定期開會。市中醫院建中醫成果科研室把村裡民間。祖傳中醫的註冊。行醫成果。分節上報。民間的祖傳的個體的都區衛生部門給提供管理服務。中藥是中草藥房不能有西藥和中成藥。中醫也要分清分細各科。中藥房必須有炮製器具與房間。各科辦證由市中醫院和市中醫藥管理局上門考核審證發證。這才是綠色通道。這才叫支持中醫藥發展


李乃寅123


中醫裡面騙子太多,庸醫無數,療效除了病人自身體驗外,還應該用數據說話。建議,學中醫者,必須要懂西醫,必須要用量化的思維來管理與運用中醫技術。另外,國家中醫管理局應該建立一個公開的平臺,對所有疾病的中醫治療組方予以公開,並逐步優化,提高有效率。


幽谷芳草8087


管中醫的人,懂中醫嗎?

也許有人會說,管中醫的是重點醫學院畢業的博士,碩士。咱不談學歷,資歷,咱們談談能力!無論什麼學校畢業的—————

如果西醫學生不用B超,CT,X光片,核磁,他還會不會看病??

如果中醫學生,必須研究細胞,研究基因,研究看片子,就是不研究陰陽五行,五運六氣,不研究望聞問切,那還算中醫嗎??

如果中醫大夫必須看片子,離開片子就不會看病了,那就不是中醫!是偽中醫!是打著中醫幌子的西醫!

這些人不在中醫上用功,最後努力走上了仕途,最後絞殺中醫的,就是這些偽中醫!

如果在蠻荒時代,或者在戰爭年代,沒有電,沒有X光,沒有CT,沒有B超,沒有核磁,試問,西醫怎麼治病?

現在給中醫套上了極其嚴重的枷鎖!職業資格證,醫師資格證,英語四六級,我勒個去!!!

中醫的教育,病了!!

醒醒吧!醒醒吧!!!如果真想挽留中醫,挽救中醫,那就要對現行的中醫教育,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老薑頭1491


1、中醫院校教育不要大規模招生,應該一個導師帶十幾二十個學生,真正手把手教。2、民間師承。3、改革現在的中醫執業醫師制度,真正做到利於中醫成長。4、加大執法力度,嚴格打擊濫竽充數敗壞中醫名聲的少數害群之馬。5、中醫人要加大力度,改善創新中藥劑型,便於群眾接受。6、宣傳引導及醫保政策要利於中醫發展。


泰山,坐看雲起處


為啥不行,你看看電視購物那些祖傳中醫大師,都是幾代,大清朝的,治療糖尿病,,有些中醫的確好,小湯小藥真治病,但是你別說這也能治療,那也能治療,整天祖傳,祖傳的就好了嘛,天花,肺結核,就一個感染沒有青黴素,你難道還要火筷子曬紅了考嗎,各種骨科,經過手術從新站起來了,闌尾炎,你怎麼調理的,疼起來可以要命,別整那些陰陽五行八卦的,你拿出證據案例,讓人信服,現代科學也不是萬能的,但是藥劑有規範,標明不良反應,中藥有幾個標清不良反應的


於先生1394


來自職稱和國外論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