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時間搶回來 把損失補回來】經開區:加快壩區建設 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把時間搶回來 把損失補回來】經開區:加快壩區建設  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在么鋪鎮歪寨壩區裡,一排排種有草莓和菊花的連體大棚整齊排列。村民們三五結對分佈在各個區域,忙著栽種果樹、除草、翻土……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自從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么鋪鎮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統籌抓好農村產業結構調整。

經開區么鋪鎮黨委書記嚴再正表示:“近期我們在抓疫情防控過程當中,重點是在農業產業革命上功夫,現在我們把老百姓動員起來了,分散在田間地頭,分散到每個園區,都開始緊張有序地做好產業結構調整、春耕備耕的各項工作。”

歪寨壩區覆蓋么鋪鎮磊跨村歪寨組和羊場村部分土地區域,面積451畝。為快速推進壩區建設,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磊跨村借鑑“兵支書”的成功經驗,推行退伍軍人聯繫服務壩區產業項目工作方式,以“村社合一”黨建引領的方式助推壩區產業發展。壩區採取“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模式,通過東西部協助幫扶,利用青島對口幫扶資金1147萬元,建設了高標準連體大棚90多個180餘畝,發展出口花卉、精品水果等高效農業產業,建立貧困戶與壩區產業利益聯結機制,解決18戶貧困農戶在基地進行務工,以產業分紅的方式實現磊跨村4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利益聯結全覆蓋。村民伍發翠把土地流轉給了合作社,並在這裡務工,每天的工資大概在八十元作用,需要加班時,還有加班工資。不用外出打工,這讓伍發翠很是滿足。

【把時間搶回來 把損失補回來】經開區:加快壩區建設  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經開區么鋪鎮磊跨村鮮花基地負責人林瑞祖告訴記者:“這批苗是去年年底已經種下去的40萬株母苗 ,其中,就是這兩個棚是10萬株母苗 這10萬株母苗下個月3月底到4月份就是可以存活就可以移植到後面這幾個棚裡面去插播,是在100萬支左右,產值也就在100萬元 。”

同時,在么鋪鎮四旗壩區,原本種植玉米、油菜等農作物的土地上,正在進行著一場修整,一個個大棚初具雛形,工人們緊張有序準備著搭建大棚的材料。這一壩區面積2500餘畝,將建立壩區高標準農田2594畝,已完成一期整治600畝。壩區建成後,採取“平臺公司+村級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方式進行規模化種植,主要發展白香果、生薑、西紅柿等高效精品果蔬農特產業,提高土地附加值,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鄉村振興夯實基礎。

嚴再正表示:“我們么鋪鎮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是開發區的主戰場,全區壩區建設我們么鋪鎮就佔了5個,近期我們每個村、每個農業園區都在緊張有序的開展春耕備耕工作,我們很有信心在抓疫情防控工作的過程當中,按時高質量的完成我們全鎮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目標任務,也爭取在區裡面下達的任務的基礎上,對全鎮範圍內所有的旱地做到全覆蓋的產業結構調整,在全區的農業產業發展中實現邁大步、走前列。”

經開區融媒體中心:陳良瓊 趙才駿

審核:沈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