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歐洲戰場上,哪一位軍事將領的指揮能力最為高超?

燕子找家


二戰的歐洲戰場上,經典的戰例可謂是數不勝數,同時也誕生了一大批的優秀指揮官,然而在這場戰役中,有一位指揮官的戰役卻更為經典,那就是艾森豪威爾將軍組織的戰略欺騙戰術,這場戰略欺騙戰術甚至被稱為教科書式的戰術,而這場戰役就是盟軍進行的諾曼底登陸。

為了這次能夠成功欺騙住德軍,盟軍幹了兩件大事,而且還出動了兩個重量級的演員,一位就是著名的巴頓將軍,而另外一名名氣也非常響亮,他就是英國的蒙哥馬利元帥,這兩位重量級演員,一個在北非,一個在英國,一起演出了一出好戲,而且還成功欺騙住了他們的老對手隆美爾。

在這次登陸前夕,蒙哥馬利突然現身在了北非戰場,作為他的老對手隆美爾當時負責的是大西洋防線的防禦工作,可以說二戰期間隆美爾誰都不怕,但偏偏就栽倒在蒙哥馬利手上,所以只要蒙哥馬利沒有出現在大西洋防線一側,隆美爾就差不多可以高枕無憂了。

而另外一邊,盟軍另外一位將軍巴頓也在加萊對岸組織了大規模的軍事演習,所以這也讓德軍錯誤的認為,盟軍的主攻方向一直是加萊,而諾曼底不過是盟軍的佯攻方向,所以德軍主力都被調往防守加萊。甚至一直到戰役真正打響,隆美爾還錯誤的認為諾曼底不過是一場佯攻。

由此可以看出,戰爭中進行戰術欺騙對戰爭結果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而盟軍正是戰略欺騙方面的專家。除了諾曼底外,盟軍還曾製造過另一戰略欺騙奇蹟,那就是對蘇伊士運河的複製,為了反制德軍在夜間空襲運河,所以當時盟軍甚至在沙漠裡利用燈光另外製造了一條運河以及附近城市的假象,從而讓德軍轟炸機誤認為這才是真的運河,並且白白浪費彈藥。

戰爭進入新世紀,而戰略欺騙卻一直沒有停止,反而還在不斷進步,比如美軍拋出的航母無用論不就是戰略欺騙的高端形式嗎,讓其他國家認為航母發展已經沒用了,所以最終選擇放棄航母發展。所以應對戰略欺騙,中國必須也要警惕。


紫龍防務觀察


我先列出一個在我心目中的歐洲戰場中的各國第一名將!這個人必須是二戰期間,該國最強的第一名將。歡迎討論。

1、德國:二戰期間,德軍可謂是名將如雲,三大名帥:曼施坦因、隆美爾、古德里安都是世界公認的軍事家,實在要優中選優,只好放棄後兩位,德軍第一名將只能選馮·曼施坦因元帥了,論戰略、論戰術、論進攻、論防禦、論反擊,曼帥實在是太強了!

2、蘇聯:蘇聯紅軍的第一名將,非朱可夫元帥莫屬,能力最強,戰功最大。比同期的一堆蘇聯紅軍元帥們強多了!

3、美國:美國是兩線作戰,名將很多,陸軍的馬歇爾、麥克阿瑟、艾森豪威爾、巴頓,海軍的歐內斯特·金、尼米茲、哈爾西、斯普魯恩斯,都是一流的名將。如果要選歐洲戰場的第一名將,那隻能是巴頓將軍了,艾森豪威爾是政治家,不親臨前線指揮作戰的。

4、英國:我不認為保守又刻板的蒙哥馬利陸軍元帥有資格成為英軍第一名將,我推選更有進取心的英軍地中海艦隊司令坎寧安海軍上將為英軍第一名將。

5、法國:二戰初期,法軍一上來就戰敗,乏善可陳,貢獻很小。勉強可以選戴高樂將軍為法軍第一名將。

6、意大利:該國無名將。

最後是各國第一名將中,再來一次優中選優。綜上所述,二戰歐洲戰場的第一名將當數德軍的馮·曼施坦因元帥,無論是戰略眼光,還是戰術水平,他都是歐洲戰場的第一名!



臨時客


在二戰的歐洲戰場上,陸緣國家的德國,其陸軍作戰實力強大是順理成章的,出現眾多陸上作戰名將之也是必然的,所以就有了眾多戰史評論家把在戰場規模最宏達,戰況也最慘烈的蘇德陸地戰場上,縱情揮灑指揮藝術的將帥們讚許為名將之星。但老鐵從純軍事觀點出發認為,把這頂指揮能力最高超的桂冠送給在德軍中與主要參戰國相比,以最弱對最強的德國海軍元帥鄧尼茨。

眾所周知,鄧尼茨手下的這支海軍,水面部隊相比對世界第一的日不落帝國皇海軍,只有藏起來偷襲的實力,沒有任何制空資格,而對手後來又加入了一支更強大的美國海軍,這就使僅靠潛艇部隊作為主戰兵力的鄧尼茨部隊所處的劣勢更加明顯了。更要命弱勢在於當年的潛艇,不能像後來核潛艇,也沒有今天的aip技術,他們只有十幾個小時的潛航時間,到時候就算對手有多少反潛兵力壓在水面也得上浮,否則只能憋死。

儘管處於如此劣勢地位,鄧尼茨動的狼群戰術讓英國的戰略資源幾盡枯竭,如果美國晚一年推出航程更大,滯空時間更長的戰機,沒有及時繳獲恩尼格密碼機,或者日本當年諾門罕戰役後沒當縮頭烏龜,而不去偷襲珍珠港,英國就有被鄧尼茨狼群戰術的破交戰略困崩潰的條件,希特勒的海獅計劃就有成功實施的可能,大英帝國的皇家海軍就可以成為海獅計劃的戰利品,西線盟軍的堅忍、海王、霸王計劃的諾曼底登陸,也不可能作為經典戰例至今讓人津津樂道了。

然而沒有那麼多一念之間的如果,所有這些可能都有如神助,奇奇蹟一般的全部發生了,盟軍反潛戰最有效的空中力量徹底覆蓋了全部北大西洋,狼群失去了換換空氣和有效作戰的空間;恩格密碼機毫無徵兆的被英國海軍繳獲,讓狼群的每一次大規模圍獵都被事先設伏;小日本鬼使神差偷襲珍珠港讓美國海軍先歐後亞的強勢加入,頓使狼壓力倍增;在這些每一項都足以致命的奇蹟集中壓在鄧尼茨頭上後,才使他的狼群被有效壓制。

即使在如此強大壓力下,鄧尼茨的狼群也依然是西線盟軍的巨大威脅,並堅持到歐戰結束,甚至在二戰結束50年後,還流傳著狼群搭載了希特勒帶著納粹軍隊潛藏到南極洲的神話。因此不考慮鄧尼茨的罪孽深重,僅從純軍事角度解讀,鄧尼應該可以戴得起指揮能力最高超這頂桂冠。


鐵嶺鋒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整個世界帶來巨大的災難和浩劫,但交戰雙方為了各自國家的利益和榮譽發揮著超乎尋常的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一場場鏖戰造就出將星熠熠。歐洲戰場上真正出類拔萃的將領屈指可數,優中選優,從他們比試過的戰場上一位位的對比排除,看看誰的指揮能力最為高超。

首先排除隆美爾和蒙哥馬利

隆美爾因閃電戰橫掃法國時名聲鵲起,但隨後他被派往北非戰場,贏得沙漠之狐的美名。北非不是德國的主戰場,雖說隊友是不能幫忙反而添亂的意大利,但對手也是由英國遠東集團軍、埃及、新西蘭、印度等國組成的聯軍,雙方的裝備都相對較差,隆美爾憑著機動靈活的戰術曾將對手打得幾無還手。蒙哥馬利帶著人馬和裝備趕來後才扭轉局面,雙方基本旗鼓相當,都在本應全殲對方的時刻功虧一簣,讓對手安全撤離。美軍在北非登陸後徹底改變了戰局,因戰略思想不同,隆美爾被希特勒調回德國,不久後,北非的德、意聯軍投降。

隆美爾在指揮大西洋堡壘的防禦時,部署的防禦措施確實給盟軍的搶灘登陸帶來巨大麻煩。但非常遺憾的是,他錯誤地估計了盟軍的登陸地點以及可能的登陸時間。在大戰爆發的前一天晚上返回柏林,給愛妻過生日,也想面見希特勒討論防禦問題。後來並沒有趁盟軍立足未穩採取強有力的反制措施,讓盟軍從諾曼底的灘頭向內陸挺進。戰場上的預判能力往往是取勝的關鍵,隆美爾至關重要的失誤讓他與最為高超失之交臂。

蒙哥馬利在二戰中晉升為英國元帥,在北非戰場上未與隆美爾分出高低,諾曼底之後反攻是他的試金石。英軍在諾曼底搶灘時沒有遇到激烈抵抗,但後來的推進並不順利,與德軍相持不下,還是靠美軍布萊德雷提出的“眼鏡蛇”計劃,使用地毯式轟炸才打破僵局。戰前蒙哥馬利曾誇下海口,要在登陸後一天內直抵法萊斯城下,結果費時71天。

他一直低估對手、盲目樂觀,再加上以英國利益為重,認為要在1944年11月前結束戰鬥;為此反覆和艾森豪威爾溝通,終於得到同意,在9月中旬發動了針對阿納姆的市場花園行動。結果不僅沒能達到預期目標,反而傷亡慘重。英空降第一師的全體營長,除一人外全部陣亡。經典老電影《遙遠的橋》就是以這次戰役為背景拍攝的,真正承擔指揮錯誤的是戰士們的血肉之軀。

其次排除艾森豪威爾和鐵血將軍巴頓

艾森豪威爾身為盟軍總司令,重中之重是要把合作以來一直爭執不斷的英軍、美軍協調好,讓參戰的各國軍隊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並肩戰鬥不互相拖後腿,職務雖高但表現出的專長不是在軍事指揮上。

巴頓不僅是美軍中公認的最能打的戰神,還是個全才,劍術大師,曾代表美軍參加奧運會,寫論文、出書,但他除了打仗一張嘴更能惹事。先是在北非戰場捲入“殺俘事件”,後來在英國備戰時發表談話又被斷章取義的流傳出去,引發強烈的輿論攻擊,差點因此被送回美國。依靠他在美軍裡超群的軍事能力以及誠懇的態度,才得以留下,但指揮權上受到極大影響。過去的下級成為集團軍群總司令,自己只擔任集團軍司令,而且被安排為預備隊,沒有直接在參與驚心動魄、名垂青史的諾曼底登陸戰。

他被安排在加萊附近出沒,打造用以迷惑德軍的指揮系統,讓加萊成為德軍認定的登陸地點。一個月後巴頓才帶領部隊進入諾曼底,加入之後的歐洲反攻戰。他最經典的表現是在希特勒實施反撲的阿登戰役中,在冰天雪地的巴斯通,巴頓僅用三天時間就重新調整戰略部署,完成戰役準備,迎著風雪帶領第3集團軍向德軍發起進攻,出奇制勝,最終粉碎了希特勒妄圖將盟軍趕入大海的幻想。此戰之後,德軍的有生力量被嚴重削弱、軍心瓦解,沒有能力組織強烈的抵抗。他也沒有再經歷特別重大艱難的戰役。但他的敢於突發奇想、敢於放手一搏即使在進軍萊茵河這樣的小戰上,都能被表現得淋漓盡致。只是渴望戰爭中建功立業的巴頓,沒有得到太多的施展舞臺。

蘇德對決,把指揮能力最高超的榮譽獻給勝利者---蘇聯元帥朱可夫

蘇德戰場是歐洲的主戰場,也是傷亡人數最多、戰役最慘烈、發揮最終關鍵轉折作用的戰場。論指揮才能,德軍的曼施泰因和古德里安都非常出色,但相比之下,曼施坦因更是勇謀兼備,既能打攻堅戰還可以打頑強的防禦戰。他提出的作戰方案,出奇不意地選擇阿登地區作為突破口,使馬奇諾防線形同虛設,法國、比利時、荷蘭等迅速陷落。他在攻擊高加索油田的橋頭堡,克里木戰場上以少勝多,取得刻赤戰役的勝利,俘虜蘇軍17萬人。後來又制定偷襲計劃,攻克了蘇聯經營多年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這是他軍事生涯的頂峰,因此獲得元帥稱號。

(曼施泰因)

曼施泰因在接手指揮頓河集團軍群后,先是為困在斯大林格勒城下的保盧斯第6集團軍解圍,在希特勒拒絕撤退、保盧斯不敢自作主張突圍的情況下,他自行其事儘可能地解救更多的部隊。雖然對希特勒極為不滿,但還堅守崗位,在兵員數量、武器裝備都比蘇軍落後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情況下,盡力籌劃,帶領部隊儘可能保存實力、邊打邊退,還曾打出成功的反擊戰,將追擊過快的蘇軍殲滅,並重新奪回過哈爾科夫,但這些勝利體現的只是他高超的指揮藝術,不能給德國的敗勢帶來根本性改變。他對希特勒直言進諫,多次要求軍事指揮權,直至1944年3月被撤職,離開戰場。

朱可夫(1896~1974),出生於一個貧困農民之家,11歲時開始在毛皮作坊當學徒,艱苦的生活下培養出堅強、堅韌、熱愛學習的性格,後來投身軍營,在1941年成為蘇聯紅軍的總參謀長。在蘇德戰場上,他成為名副其實的“救火隊員”,一次次在危急時刻拯救戰局。先臨危受命前往被圍攻的列寧格勒,乾淨利落地改組部隊指揮部門、整頓軍心、提升士氣,用反突擊為防禦贏得時間,穩定住戰況。隨後根據德軍的劍鋒所指,他又指揮艱苦卓絕的莫斯科保衛戰,因成功保衛莫斯科成為英雄,名聲大震。而古德里安和其他一些德軍高級將領因進攻莫斯科失敗而被希特勒解職。

隨著戰局的發展,朱可夫又被任命為最高副統帥,前往斯大林格勒地區。在二戰關鍵的轉折戰役中,與曼施泰因有過較量。只是朱可夫是整體佈局反突擊計劃,曼施泰因帶著裝甲部隊來解救包圍圈中翹首以盼的將士。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不僅扭轉了蘇聯以往的不利局面,也為朱可夫帶來元帥的榮譽。此後就是一連串的反攻,庫爾斯克會戰,解放烏克蘭,一路向西,攻克柏林。

與這些將領們相比,朱可夫踏過更多的戰場,在最關鍵的生死存亡時刻,他清醒的頭腦、遠見卓識的眼光、高超的規劃能力幫助蘇聯贏得最終的勝利,當得起最高超指揮能力的榮譽。


文史今安在


大家好,歡迎來到“小王史論”

要說二戰時期,那可謂是名將輩出的一個時代。尤其在歐洲戰場上,名將更是數不勝數,他們在那個戰亂的時代都發出了耀眼的光芒。可能很多人都覺得當時的德國名將輩出,尤其像以“隆美爾、曼施坦因、古德里安”等,都是人們崇拜的對象。但是,在這裡,我要說的一位大家可能都比較陌生,他就是當時英國的陸軍元帥、軍事家——蒙哥馬利。二戰期間最傑出的軍事指揮家之一,以掩護敦刻爾克大撤退而聞名於世。二戰期間,曾指揮過著名的阿拉曼戰役、西西里登陸、諾曼底登陸三大著名戰役,被譽為其軍事生涯的三大傑作。我們這裡具體來看一下他一生中最為經典的阿拉曼戰役。


阿拉曼戰役

阿拉曼戰役,這場扭轉了北非戰局、將盟軍帶入反攻的坦克之中的戰役,可以說是他一生中指揮的最為精彩的戰役。這場戰爭,擊敗了當由時著名的德國將領“沙漠之狐隆美爾”帶領的德國軍隊,從而使他聲名大振,同時也極大地鼓舞了士氣,盟軍從此進入了戰略反攻階段!戰爭雙方攻守易型,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曾評價說:“在阿拉曼戰役前,我們從未打贏過一仗;但在阿拉曼戰役後,我們所向無敵。可想而知這場戰役的重要性,下面我們來具體看一下這場戰役的過程。


戰爭過程

1942年10月23日,由英國第八集團軍司令蒙哥馬利率領的盟軍向德國隆美爾率領的德意聯軍非洲軍團發起了進攻,這場持續了僅僅12天、決定著二戰走向的戰爭可以說是雙方都想絞盡腦汁打敗對方。但最終,還是蒙哥馬利棋高一著,將老對手隆美爾騙入了自己精心設計的圈套之中。

1942年8月,再將德國電報密碼破譯之後,倫敦監督處中東特派組的指揮官克拉克上校以隆美爾間諜“康多爾小組”的名義給隆美爾發了一封電報,稱英軍準備在阿拉曼防線南端的阿拉姆哈勒法山嶺組織抵抗,但防禦力量很薄弱,如果發起進攻,很我們容易突破英軍陣地。幾天後,克拉克又發出了第二份電報,給隆美爾報告了具體的防禦計劃,隆美爾對此深信不疑。為了進一步引誘隆美爾,蒙哥馬利還繪製了一副假地圖,隆美爾看了,更加穩操勝券。


1942年8月30日晚上,隆美爾下達了對盟軍進攻的命令,想打盟軍一個措手不及。然而令他始料不到的是,他正在慢慢進入蒙哥馬利為他精心設計的圈套之中。就在出發後不久,他的軍隊就遇到了英軍的一個新雷區。隆美爾立即命令工兵排雷,但此時空中突然出現了英軍飛機,投下的照明彈將大地照得如同白晝,緊接著就是猛烈的轟炸。德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掙扎著過了雷區。31號凌晨,德軍和英軍坦克部隊開始交上火了,然而,此時的狀況令隆美爾大吃一驚,因為他發現,原來設定的英軍一個裝甲師竟然變成了3個。此時的隆美爾別無選擇,只能硬著頭皮上。在北非沙漠之中,隆美爾的坦克軍隊發揮不出應有的優勢,只能被動挨打,被英軍空軍輪番轟炸。在這種情況下,隆美爾在捱了一個多月的轟炸之後。1942年10月23日,隨著蒙哥馬利的一聲令下,英軍的數千門“謝爾曼”坦克向德軍發起了猛烈進攻,戰爭共持續了12天,殲滅德意聯軍5.5萬人,擊毀坦克350輛,基本上殲滅了德意聯軍的有生力量,極大打擊了德軍軍隊的信心,給予德國軍隊沉重的打擊,打破了沙漠之狐隆美爾不可戰勝的神話。


這場戰爭,蒙哥馬利一戰成名,從此聲名大振。成為二戰期間非洲戰場的轉折點,從此以後,戰爭主動權開始落入盟軍手中,同時也為進攻西西里島打下了基礎。

總結:俗話說“綠葉配鮮花”,我這兒不是黑隆美爾,他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他卻遇到了蒙哥馬利,最終成為了他成功路上的踏腳石。因此,我心目中軍事指揮能力最高的當屬蒙哥馬利!

大家心目中都有哪些喜歡的軍事家呢?歡迎留言討論!


王不二說史


曼施坦因:二戰中德軍最高超的軍事指揮官

<strong>

作為軍迷個人聲明絕非德粉,關於納粹德國三大名將隆美爾、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個人甚至認為隆美爾就是英美出於反希特勒目的而樹立起來的反希特勒的名將,畢竟隆美爾是被希特勒賜死的。

其實,在戰時的德軍內部,都不看好隆美爾,其戰績也不足以冠以“納粹德國三大名將”,事實上所謂的“納粹德國三大名將”,也都是後人搞出來的。

古德里安,將分散的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裝甲輸送車等集中起來,作為突擊力量使用,不僅在德國而且在全球都堪稱具備戰略眼光。

當時其他國家軍隊的坦克都是分配置營團級單位,當作掩護步兵的裝備,從未有哪個國家想到單獨組建裝甲突擊集群,將其作為衝鋒陷陣的排頭兵。

曾經當過德國裝甲兵總監,也出版過關於坦克運用的書籍,本人親率裝甲集群參與了波蘭和法國戰役,以及巴巴羅薩行動,且屢次挫敗對手,因此稱古德里安為德國“裝甲兵之父”、“閃擊戰”創始人,都是名至實歸的,僅以上將軍銜,卻能位列二戰德軍名將是有戰績作保證的,須知戰時德國僅元帥就有27人。

論二戰名將,許多人都將目光投向了戰時蘇軍大將總參謀長,此後晉升元帥軍銜的朱可夫,確實,朱可夫天才的指揮才華,能位居二戰十大名將之列,是當之無愧的,但個人卻更推崇德軍由上將經戰火洗禮擢升陸軍元帥的曼施坦因。

與朱可夫不一樣,曼施坦因一直未能進德軍統帥部核心,其最高職位僅是德軍數個戰略集團中的司令,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德國完敗,都以為德軍將一蹶不振的背景下,卻取得了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的重大勝利,給予了蘇軍以極大殺傷,且讓蘇軍上下都發熱的頭腦冷靜下來,是非常了不起的戰績。

朱可夫,戰時被斯大林任命為副統帥,在軍事領域僅次於最高統帥斯大林,事實上朱可夫處在了權力的核心,能從容不迫地調動全部蘇軍的力量。

在巴巴羅薩行動中,被德軍打懵了的斯大林,對於朱可夫完全信任和放手,不似希特勒對前線的將領都不放心,有時甚至直接指揮到師,讓軍長、司令都無可奈何,德軍最終戰敗原因有許多,希特勒的瞎指揮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因此,朱可夫能成了名將,是有充分條件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利,能動用整個國家的軍事資源,是其能成為名將的強有力保證。

而曼施坦因成為名將,卻要艱難困苦許多,畢竟不擁有朱可夫這般至高無上的權力,甚至都無法進入統帥部即德國軍事權力的核心,憑藉自身總攬全局的能力,打出了許多經典的戰役,給予了蘇軍以重創。

有軍事評論員說,倘若沒有曼施坦因出色的戰場發揮,甚至德國都撐不到1944年,對納粹德國來說,曼施坦因居功至偉,其軍事指揮才能,能夠得到對手非常牛哄哄的朱可夫元帥的讚賞,可見曼施坦因確實將蘇軍打重了打傷了打怕了。

在保羅斯的第6集團軍30萬人馬折戟白雪皚皚的斯大林格勒,蘇德戰場乃至二戰歷史似乎都在此時轉折,從俄羅斯南部到烏克蘭,從高加索到頓河上游,蘇軍挾斯大林格勒勝利之餘威,裝甲紅流滾滾向前。

戈利科夫上將指揮的沃羅涅日方面軍,按照朱可夫元帥制定的“星”計劃,坦克履帶正朝著正西方向一路轟鳴,收復了庫爾斯克後,又收復了別爾戈羅德,趕走了由德軍原山地步兵第1師師長蘭茨將軍指揮的“蘭茨”戰役集群,解放了烏克蘭工業重鎮哈爾科夫。

當時,不要說是蘇軍高層,即便前線一般的紅軍戰士都相信,似乎只要繼續揮師西進,就能將德軍趕出蘇聯,紅旗很快飄揚在柏林城頭,最終勝利將唾手可得。 

哈爾科夫,德國人再次向蘇軍證明,依然有力量顯示日爾曼民族的強大和頑強,德軍豈會一敗再敗,創造這一奇蹟的,就是憑藉克里米亞半島一戰封神的曼施坦因,由上將摩托化軍軍長晉升為陸軍元帥。

曼施坦因擔任了由頓河集團軍群所組建的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司令,此時,瓦杜丁將軍指揮紅軍西南方面軍,從頓涅茨河下游發動進攻,一路撲向第聶伯河,力圖奪回頓巴斯工業區,切斷高加索德軍和烏克蘭德軍的聯繫,利科夫上將指揮下的沃羅涅日方面軍則已收復了哈爾科夫。

在兩個強大的蘇軍方面軍的猛攻下,德軍的防線支離破碎,整個戰區搖搖欲墜,西南方面軍已經逼近了曼施坦因司令部所在地,位於第聶伯河大河灣區的重鎮扎波羅熱。

但曼施坦因卻臨危不懼,發揮了天才般的指揮能力,將冒進的蘇聯予以沉重的打擊,共殲滅了蘇軍52個師的兵力,損兵折將20餘萬,蘇軍在頓涅茨克河的防線已經崩潰,不得不後撤到奧博揚地區,才終算是穩住陣腳。

惡劣的天氣,以及疲勞,令德軍的反攻被迫停止,雖然曼施坦因希望攻擊在攻佔哈爾科夫及別爾哥羅德時形成的庫爾斯克突出部。

第三次哈爾科夫之戰,讓蘇軍從上到下,終於神志清醒了,打敗德軍並非一蹴而就,還得經過長期的軍事鬥爭,事實也真是如此,儘管蘇軍最終取得了對德軍的勝利,但不是1943年3月,而是拖至1945年5月初。


國平軍史


各位朋友好,今天我要說的名將不是一位,而是兩位。古龍先生在小說中有這樣的描述:“一個人一生可能會有很多朋友,但能被稱之為對手的,可能只有一個”,今天我要說的這兩位就是二戰中北非戰場的對手,盟軍的蒙哥馬利將軍和德國的隆美爾將軍!



蒙哥馬利和隆美爾在二戰期間展開多次交鋒。在北非的戰場上,隆美爾被蒙哥馬利所擊敗,但是兩人的軍事謀略旗鼓相當,蒙哥馬利雖然勝利了,但是卻勝在軍事力量懸殊太大,希特勒在戰爭後期已經無力再為隆美爾提供兵員和補給,如若不然,二人最終的戰果還不好確定花落誰家。決定二人最終勝負的戰役,就是那場決定了北非戰場局勢德“阿拉曼戰役”。




這兩位將軍的性格相似,愛好相同,軍事天賦一樣出色,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建功立業,都具有超高的軍事指揮才能,在戰略意圖和戰術制定上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雖說蒙哥馬利在北非戰場佔有軍事力量的絕對優勢,但是這也不能掩蓋蒙哥馬利的“持久戰”戰略的成功,因為他早就斷定德國會因為補給線過長這一劣勢。隆美爾雖然戰敗,但卻是輸在後勤保障和兵員補給上,在戰略戰術上他其實沒有失敗。



兩位將軍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但是二人的人生結局卻迥然不同,從北非戰場歸國後,蒙哥馬利自然是榮譽加身,收到各種讚揚,而隆美爾卻因為對希特勒的戰略產生質疑,被希特勒邊緣化,甚至逼迫隆美爾服毒自盡。1944年10月14日,隆美爾服毒自殺,18日,希特勒以陸軍元帥級別為隆美爾舉行了國葬,一位名將就此消逝。



通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我們可以看到無數偉大的軍事天才,是戰爭造就了他們,同時戰爭又不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這是一個矛盾,沒有戰爭就不會有軍事天才,有了軍事天才就一定意味著戰爭。所以,回顧歷史會讓我們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會讓我們更加了解和平的重要!

以上內容是我的個人觀點,歡迎朋友們留言討論!


BV瘋言瘋語


二戰,大多人都以1939年9月1日德國閃電戰攻擊波蘭開始,我個人覺得應該從1937年蘆溝橋事變日本全面侵華開始。整個二戰,世界產生了很多名將,有德國的古得裡安,曼施泰因,號稱沙漠之狐的隆美爾。有蘇聯的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科爾涅,索科夫斯基。有美國的麥克阿瑟,巴頓,艾森豪威爾,馬歇爾。有英國的蒙哥馬利。

在歐洲戰場我認為,軍事將領中指揮能力最為高超的當屬德國將領古得裡安。因為他是閃電戰的創始人,有著閃電戰之父,帝國之鷹,閃電凶神的美喻,他的在狹窄正面上集中使用大量坦克實施高速突擊的理論,在戰場上得到了充份的利用。

最為經典的戰役就是對法國的進攻,1940年5月10日,德國的古得裡安將軍指揮的坦克集團軍在馬其諾防線的北端,曾被認為坦克無法通過的阿登山區發動進攻,當天盧森堡投降,五天荷蘭軍隊投降,18天比例時投降,1940年6月14日挺進巴黎,1940年6月21日法國政府投降,如此強大的法國,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就被古得裡安輕鬆擊敗,這是何等的豪邁氣概。

在進攻法國過程中出現了這樣一幕,20萬英法聯軍準備從墩刻爾克港口撤退逃生,古得裡安窮追猛打,最近的坦克離這個港口僅10英里,就在這時卻接到了希特勒停止進攻的命令,這20萬人成功從海上撤離。卻成為後來盟軍諾曼底登陸的中間力量。這就造成了古得裡安與希特勒的矛盾,在蘇德戰爭時期,他倆經常有矛盾,故此,古得裡安沒有當成元帥,只是一個上將軍銜,再後來古得裡安就被調回去管後勤了。

他對法國指揮的戰役,都被世界各軍事院校視為經典戰役。


寂語堂齋


1939年9月1日,德國閃電襲擊波蘭,拉開了二戰的序幕,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在“密蘇里”戰艦上籤下無條件投降證書,二戰結束。二戰的戰場上,湧現了很多優秀的將領,而歐洲戰場上更是名將如雲。

戰場上有閃電戰專家古德里安,他與沙漠之狐隆美爾,曼施坦因一起被稱為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有盟軍的最高指揮官艾森豪威爾將軍;有成功掩護敦刻爾克大撤退的蒙哥馬利將軍;有熱血鐵膽的將軍巴頓……但是我個人認為軍事能力最強的應該是蘇聯的軍神朱可夫。

朱可夫,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從士兵到元帥,一步步取得了赫赫戰功,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作為一個救火式的英雄,哪裡需要跑哪裡,在蘇德戰爭中打得很漂亮,成為了俄國人心中的戰鬥英雄。朱可夫四次榮膺蘇聯英雄榮譽稱號,這在蘇聯歷史上,只有兩個人四次獲得此稱號了(另一人是勃列日涅夫。)

一,出身貧寒,從士兵做到元帥。

有道是,自古英雄不問出處,這句話用在朱可夫身上也很合適,因為他出身貧寒,父親是鞋匠,母親在農場幫工,全家都擠在一個小房子裡,窮得幾乎是食不果腹了。可是朱可夫卻堅持一邊做學徒,一邊自學,修完了市立中學學校的課程。

1915年,19歲的朱可夫不甘心貧窮,報名應徵入伍,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啟了他輝煌的軍旅生涯。朱可夫是想著建功立業的,但是估計他自己都沒有想到,他會從一個士兵做到元帥,最後成為蘇聯的軍神吧。

朱可夫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國內戰爭中是有功勞的,完成了從士兵到騎兵連連長,最後到白俄羅斯特別軍區副司令員的身份轉換,但是他獲得的最榮耀戰功還是在二戰吧。

二,朱可夫在戰場上所向披靡。

1939年,諾門坎之戰,朱可夫殲滅6萬左右的日本精銳關東軍,奠定了朱可夫在斯大林心目中的可靠位置,他也被晉升為大將,擔任蘇軍總參謀長。

1941年6月22日,德國兵分三路,閃電襲擊蘇聯,蘇軍倉促應戰,在初期傷亡慘重。在基輔戰役中,朱可夫和斯大林發生了衝突,斯大林贊成死守,而朱可夫卻建議放棄,斯大林大罵道:“把基輔交給敵人,虧你想得出!簡直是胡說八道!”

朱可夫被免去了總參謀長的職務,可是最後基輔淪陷,66萬蘇軍被圍殲,而朱可夫卻率領著軍隊取得了耶爾尼亞勝利,這是二戰中蘇軍對德國的首次勝利,斯大林不得不承認自己的思路錯了。

的斯大林號回了朱可夫,從此重用了他,而朱可夫也成了救火隊員。他先到列寧格勒,使被圍困的列寧格勒轉危為安;接著又被調到莫斯科,莫斯科解圍,希特勒“閃擊戰”的破產;斯大林格勒出事了,朱可夫又被調到斯大林格勒,德軍全部被殲滅。

蘇軍開始反擊德軍,還在1944年底和1945年初,把戰爭向德國本土推進,一直到最後攻佔柏林,朱可夫都是衝在第一線,幾乎是指揮了所有的重大戰役,取得赫赫戰功,成了蘇聯的軍神。

三,朱可夫晚景淒涼,蒙冤至死。

朱可夫成了軍神,可是卻也沒有避免“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悲劇。雖然斯大林去世後,在擁立赫魯曉夫“即位”過程中,朱可夫立了大功,也做了國防部長。可是漸漸地,朱可夫的戰功和功高蓋主也讓赫魯曉夫害怕了,他找個機會免去了朱可夫的一切職務。

朱可夫回到了家鄉,可是過得並不安寧,因為他的一舉一動都處於被監控中,他寫了《回憶與思考》,都被禁止出版。赫魯曉夫在下臺前夕和斯大林去世前一樣,都想到了朱可夫,赫魯曉夫給朱可夫打了個電話說道:“你被誣告了,我們應當見一個面。”

朱可夫晚年飽受病魔摧殘,沒有什麼朋友,勃列日涅夫上臺後,他還是被監視著。1974年7月18日,軍神朱可夫元因病去世,享年78歲,死前都沒有被平反,是蒙冤至死。

1995年5月,俄羅斯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週年的時候,這位戰功赫赫的軍神朱可夫才被平反。參加衛國戰爭的老兵被頒發了朱可夫勳章,莫斯科紅場附近的馬涅什廣場上也豎起了朱可夫的大型青銅塑像。

英雄終於得到了該有的尊重,泉下有知的他,也可以得到絲絲安慰了吧。

我是木魚,小女子一枚,卻痴迷於近現代史的風起雲湧,每日更新,喜歡就關注我吧,感謝有你。


湘西小木魚


二戰最經典的戰術當屬德國的閃電戰,而這背後最出色的貢獻者就是隆美爾,正是隆美爾對裝甲作戰的理解,徹底顛覆了一戰模式。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國的士兵都被侷限在了戰壕內,愈發多變的殺人手段,使得士兵衝鋒等同於送死。

正是這種背景之下,各國士兵都陷入了絕望的陣地戰僵局,雙方都無法突破對方的戰線。

這使得戰爭變為了煉獄,即便是最精銳的士兵,也在這場僵局中崩潰。而這種模式,就是一戰模式。

而後期英國曾經試圖找到破解的方法,最後將坦克投入了戰場,這似乎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不過英國在對坦克的使用中,顯然也陷入了一種誤解,認為坦克正是一種支援手段。

但是此時的德軍軍官中,卻有一大批像隆美爾這樣的軍官,發現了裝甲作戰的厲害之處。

簡單來說一戰中,各國突然發現機械化裝備投入戰場,將極大的曾經士兵的作戰能力。

於是卡車等產品被普及使用,加上內燃機帶來的動力革命,使得一戰時,已經開始了低水平的機械化作戰。

不少軍官都發現了這些可能顛覆戰爭,但是深入研究和引起重視的卻只有德國。

可以看到德國閃電戰是以摩托化騎兵、坦克和飛機為主的迂迴穿插殲滅戰。一開始就追求以速制勝。

正所謂兵貴神速,德國的閃電戰往往使得對手來不及反應,這就是機械化的厲害之處。

不像一戰時期,各國圍繞鐵路展開爭奪,依靠鐵路進行物資的運輸。

二戰中的閃電戰就是一場新概念的戰爭,宣告著一種新模式作戰的來臨,而這也使得世界為之一振。

其中隆美爾自然是功不可沒,從隆美爾著作來看,隆美爾一戰時期只不過是個營長,但是他卻已經開始研究裝甲作戰,這十分難得。

而且隆美爾還是一個純粹的軍人,隆美爾曾經說過他的雙手很乾淨,這句話就是說他未曾參與屠殺猶太人和戰俘。

甚至到了最後,隆美爾還勸希特勒停止戰爭,因為隆美爾知道戰爭沒有勝利的可能,必須停止這場災難。

最後隆美爾也被希特勒賜死,作為一個軍人,他無疑是十分成功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