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師教你玩

兩千一百年前的風沙,

迷離著後人的雙眼。

背影漸漸遠去,

你真的如此偉大?

神壇之下,

無人回答。

——題記

一、無為

時間先回到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風和日麗,萬里無雲,普天同慶。

父親口中的“無賴”、百姓傳言的“赤帝之子”、沛縣亭長、關中漢王——劉邦,在山東定陶舉行登基大典,稱帝即位,史稱漢高祖。

稱帝的快感並沒有在劉邦體內持續多久,因為他發現,真正擺在自己面前的並非歌舞昇平、靡靡之音,而是戰火過後的焦土和奄奄一息的黎民,將近十年的戰爭,給這片土地帶來的只有災難。

“腳下的地在走,身邊的水在流,可你卻總是笑我,一無所有。”

————崔健

皇帝劉邦,此時此刻,一無所有。

打江山易,守江山難,歷朝歷代的帝王都被這樣的問題困擾著,當然,劉邦也不例外。

建國與治國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怎麼辦呢?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我無情而民自清。”

——《道德經》

沒錯,這正是我要的答案!

欣喜之餘,劉邦鄭重的在案頭寫下了七個字:“貴黃老,與民休息”。

那一日,如沐春風。

廢苛法、減徭役、免田租······

於是,道家的無為而治取代了法家的刑律治國;

於是,休養生息奠定了西漢開國七十年的基調;

於是,文景之治成為了中國歷史上輝煌的一頁;

西漢王朝從戰爭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從弱小走向強大,從平凡邁向輝煌。

公元前一九五年,六月一日,高祖崩。

也許他嗜酒成性;

也許他不尊禮教;

也許他狂妄自大;

······

也許劉邦不是一個好人,可他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好皇帝。

是他鋪墊了西漢繁榮的基石,功在千秋,逝當含笑!

二、有道

劉邦的子孫們顯然都繼承了他優秀的政治基因,惠帝劉盈、文帝劉恆、景帝劉啟先後接過了高祖的衣缽,“太倉有不食之粟,都內有朽貫之錢”。——那時的西漢王朝如破繭之蝶,煥發著勃勃生機。

之後呢?


立正站好看這裡,

太緊張的先稍息。

英雄馬上就要出現,

最biang的人排第一。

——《挫冰進行曲》


公元前141年,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文學家、民族英雄:當時年僅16歲的劉徹即位,史稱漢武帝。

此時,被他踏在腳下的早已不是那片孱弱的土地,

此時,被他握在掌中的已是一個繁榮強盛的國家。

“大社會,小政府”,“君無為,民自治” ······

NO、NO、NO,這樣的帝國,或許已經不再需要道家的維穩,治大國如烹小鮮。怎麼辦?改吧。

可取而代之的,又該是什麼呢?

劉徹是個市場經濟的絕對擁護者——

於是,漢武帝“公開招標”;

於是,董仲舒“金殿面試”;

於是,儒生們“應聘上崗”。

結果很明顯,法家的“刑律治國”和道家的“無為而治”被儒家的“倫理治國”取代。

沒有競爭的市場只存在於理論之中。

——《微觀經濟學》

“別內外,定親疏,序尊卑,明貴賤”。儒家的三字經顯然要比道家的三字經更對劉徹的胃口。序尊卑,明貴賤,就該尊王;別內外,定親疏,就該攘夷。尊王攘夷,對內就可以集權,對外就可以擴張,何況還有人幫著做思想工作,這比道家思想還有利於維穩。——武帝曰:“好樣的,我喜歡。”

儒家和儒生也有所得。儒家找到了“用武之地”,儒生找到了“依附之皮”。要實現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負,就更得有一官半職不可。現在好了。董仲舒替儒生們一次性地解決了“下崗再就業”的問題”。——儒生曰:“董哥,牛逼。”

老百姓也樂了。儒家實行“一加一”的治國理念,(“仁政”加“中庸”)這就既不至於苛暴(如法家),又不至於放任(如道家)。老百姓,能有什麼要求呢?無非老婆孩子熱炕頭。這就一要國家提供保護,抵禦外敵(如匈奴)和內寇(如盜匪)的侵擾;二則希望自己承擔的賦稅不至於過重。這些儒家都贊成、認可,也會努力去做。——百姓曰:“我們支持你。”

夫戰,天時、地利、人和也,儒家三條全佔,豈有不勝之理。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中央集權”、“官員代理”、“倫理治國”成為了帝國制度的三大支柱,一個全新的時代就此開啟。

劉徹不會想到,這樣的選擇成就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朝代;

劉徹不會想到,這樣的選擇鑄就了“百代皆行漢政治”的壯舉;

劉徹不會想到,這樣的選擇造就了影響空前的“憲政革命”。

承百王之弊,高祖撥亂反正,文、景務在養民,至於稽古禮文之事,猶多闕焉。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遂畤諮海內,舉其俊茂,與之立功。興太學,修郊祀,改正朔,定歷數,協音律,作詩樂,建封礻亶,禮百神,紹周後,號令文章,煥焉可述。後嗣得遵洪業,而有三代之風。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

   ——《漢書·武帝紀》

三、後記

光陰如梭,一晃已是千年。手中典籍殘缺,我們無法勾勒出當年那一幕幕雄偉壯麗的情景。可字裡行間,依然有一股清澈的智慧在流淌,從深厚走向寬廣,引導著後世民眾在歷史中繼續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