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佩斯大飯店》:喜劇形式下的荒誕人物演繹的時代經典

《布達佩斯大飯店》是美國導演韋斯·安德森的第八部電影長片,該電影是由他自編自導,影片上映後,在北美市場上創造了新的真人電影的點映單館紀錄。由此,足見其獨特的藝術魅力。

影片故事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的歐洲,影片圍繞著一位帶著傳奇般色彩的酒店經理和他的年輕門生而展開。在遠近聞名、賓客絡繹不絕的布達佩斯大飯店裡,酒店經理古斯塔夫先生經歷了不少聲色犬馬,其中不乏無價名畫的失竊、名門王族望族的財產紛爭等荒謬軼事;不僅如此,他還跟這家豪華酒店一齊見證了歐洲半個世紀間的戰火硝煙以及滄海桑田。

影片最終榮獲了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服裝設計獎、最佳藝術指導獎以及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評審團大獎等多項大獎。

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如果僅僅只從一個單一的角度來解析該影片的話,不免落入俗套和淺薄之中。下面,本文就從細節刻畫、色彩運用、表現手法三個方面著重解析一下影片的藝術魅力。由此,我們也可以窺見經典永不過時的原因所在。

  • 細節刻畫:以小見大,生動形象的展現了人物多面的性格風采,有助於觀眾對人物產生立體的感官,從而對影片主題也有深刻的感悟
  • 色彩運用:不同色彩的運用,恰當的區分了不同劇情該有的情緒差異,調動了觀眾的各種感官,引發了豐富的觀影感受
  • 表現手法:人物的荒誕經歷與喜劇表現形式相結合,引發強烈的化學反應,使觀眾在不沉重的觀影過程中得到暴擊式的觀影感悟
《布達佩斯大飯店》:喜劇形式下的荒誕人物演繹的時代經典

01、細節刻畫:以小見大的展現了人物的不同性格,使觀眾對人物產生立體的感官,有助於理解主題

在影片中有這樣兩個細節,可以幫助我們深刻的理解影片細節刻畫帶來的強大作用。

①第一處細節刻畫:展現主人公未泯的人性

主人公在火車上對待名畫的態度,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

我們可以看出,古斯塔夫對名畫愛不釋手,肉眼可見的狂熱讚美與喜愛,而且聲稱“一輩子不分開,死也要死在畫下”。可是到了下一秒,他就立刻轉身與僕人商討起了賣畫的利潤分成。

很明顯,此處細節正好以小見大,只通過短短十幾秒的對比,就可以讓觀眾感受到主人公未泯的人性,世俗強壓下滾燙靈魂的驟然反抗,和掙扎無果之後再次以黑暗自我包裹。

②第二處細節刻畫:將對戰爭的講述蘊含的細節之中

第二個是很有意思的細節是,門童拿到報紙,急匆匆敲開了古斯塔夫的房門,報紙上的頭條赫然刊印著“戰爭爆發”。此時,鏡頭毫不在意似的隨著古斯塔夫的視角向下急轉,最終落到了情婦辭世。

此處對戰爭的描寫可謂是猶如蜻蜓點水一般的帶過。但是,在我看來,此處的力度卻一點都不遜色,讓觀眾在觀影的過程中,一瞬間就籠罩上了戰爭的陰暗和恐懼。

在我看來,細節刻畫是一種以小見大的藝術手法,可以生動形象的展現出人物多面的性格風采,有助於觀眾對人物產生立體的感官,有助於觀眾對角色產生深刻的認識和見解,從而可以對影片中人物的人生際遇感同身受,更利於使觀眾產生代入感。而且,觀眾隨著人物的命運起伏而產生情緒上的起伏,可以對影片的戰爭主題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布達佩斯大飯店》:喜劇形式下的荒誕人物演繹的時代經典

02、色彩運用:不同色彩的運用,區分了不同劇情該有的情緒差異,調動了觀眾的各種感官,豐富了觀影感受

影片運用了多種色彩,為觀眾帶來了豐富的、震撼的觀影感受。下面我就從色彩的運用及其作用兩方面來詳細解析一下。

第一,色彩的運用:彩色和黑白色的運用,恰當的表現出了不同的劇情該有的情緒差異

影片不僅運用了豐富的彩色,還使用了黑白色。不僅不顯突兀,還有助於促進觀眾帶入豐富的觀影感受。

①暖色系的運用:生動展現飯店的富麗堂皇

影片所描繪的是20世紀初的歐洲,整個背景的裝潢都以豪華和復古兩個詞為主導,一派暖色調景象躍然於銀幕之上。

在酒店大堂的裝潢中,紅金色和咖啡色是主要的構圖色彩,這樣的安排充分反映了那一時期的歐洲氛圍。對於服務生們的著裝,影片也進行了影視化的處理,用絳紫色的服裝來襯托整個飯店的貴族氣質。

從外觀上來看,布達佩斯大飯店整體呈現淡淡的粉色,這種暖色背景在後面的劇情中也出現在甜品上面,利用讓人感到甜蜜和愉悅的甜品來展現充滿著浪漫和麥芽糖風格的色調。也更符合故事的社會背景和飯店的內部格調,真切的還原了故事發生的場景,可以使得觀眾迅速的走入故事當中去。

②黑白色調的運用:凸顯主角的悲愴結局

當然,除了以上這些暖色系的使用,影片中還引入了黑白色調。

比如說,在整部電影的結尾部分,當古斯塔夫重新找回遺產的時候,此時穆斯塔法已經能夠出師並與阿嘉莎幸福地走到了一起。但是在這種美滿結局的序幕中,影片卻讓黑白畫面突然的進入到了觀眾的視野當中。這是因為古斯塔夫為了徒弟挺身而出,並最後被槍殺身亡。

導演在此處放棄了彩色的表達,利用黑白畫面使得古斯塔夫的悲愴結局,更加地觸動觀眾的神經線。

《布達佩斯大飯店》:喜劇形式下的荒誕人物演繹的時代經典

第二,不同色彩的作用:緊密貼合劇情,渲染出了不同的氛圍,也促使觀眾迸發出各種各樣的情緒

下面,我就來舉例說明一下不同的色彩分別對劇情有何作用。

①紅色樓梯的作用:抓住觀眾的情緒

導演在細節上對色彩把控的也很好,緊緊抓住人物內心的情緒,用色彩渲染給觀眾,產生同樣的欣喜、恐懼等感覺。

比如,在D夫人與古斯塔夫分別的段落裡,導演把很長的一段鏡頭都在紅色電梯裡。紅色可以深深的刺激人的情緒,滿屏幕的紅色背景配上人物所穿的紫色、黑色衣服讓觀眾感覺很不很舒服,覺得不自在和緊張。

而此時的D夫人也十分害怕與古斯塔夫的分離,她預感到了自己的死亡,對此十分恐懼。封閉的紅色空間像血一樣加強了這種恐懼感,色彩的運用就切實的把觀眾和人物情緒很好的聯繫在了一起。

②深藍色畫面的作用:體現影片寒冷的氛圍

劇中,殺手謀殺正直的律師的時候,是在一片深藍色的畫面中進行的。殺手去警告管家瑟奇的姐姐時,也是在深藍色的夜裡,不久後姐姐也死於殺手的謀殺。

藍色最突出的感覺特徵就是寒冷,藍色的寒冷還可以用來表現性格和態度的冷漠。藍色還是一種憂鬱色,會使我們感到一種十分憂鬱和壓抑的氣氛。

每次謀殺都在加深正邪兩派對立主人公的矛盾衝突,導演用這種深藍色預示著即將要發生的謀殺,為矛盾衝突做了深刻的鋪墊。

在我看來,影片在視覺層面的表達上既包含了鮮明的快意,同時也兼具了陰暗和肅穆。更重要的是,色彩的運用是嚴格的配合劇情的發展的,對於表達人物情感,突出劇情氛圍有很明顯的作用。而且,這樣起伏較大的色彩調配和變形誇張的畫面組合,表現出了既飽滿又極具變化的畫面。與此同時,也很好的調動了觀眾的各種感官,引發了觀眾豐富的觀影感受。

《布達佩斯大飯店》:喜劇形式下的荒誕人物演繹的時代經典

03、表現手法:荒誕經歷與喜劇形式相結合,引發強烈的化學反應,使觀眾得到了暴擊式的觀影感悟

第一,人物荒誕的經歷:加深觀眾對人物的印象

其實,影片在敘述人物的人生經歷的時候,都顯露出了影片荒誕的特質。

影片對古斯塔夫這個主要人物的定義是,從小人物奮鬥成所謂的“成功人士”。古斯塔夫從一出場的時候,就是作為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經理而存在的。在古斯塔夫的心中,對自己的職業是充滿熱愛與激情的,他用近乎於嚴苛的態度追求著最完善的飯店服務,在一眾的貴婦中間能夠做到賓客盡歡實屬不易。

以上看上去展現的都是小人物的努力和奮鬥。但是,後面的劇情卻急轉直下。正是因為他擁有著這樣的魅力,才促使了他一路高升直到成為了飯店經理。後來,更瘦靠著自己情人留給自己的鉅額遺產,得以一躍成為了超級富豪。

看著古斯塔夫的人生軌跡,開頭是滿滿的勵志感。但是後續的經歷卻總讓人覺得荒誕,讓觀眾忍不住直呼不太可能。古斯塔夫的情人死後,他為了得到鉅額遺產,並且還經歷了很多離奇的事情:偷盜名畫、被陷害入獄、夥同越獄、殺死追殺他們的殺手等等。

但是,恰好是在這些看似荒誕的經歷中,我們恰好可以洞察到古斯塔夫在一系列的困難當中顯示出獨特的性格魅力:他不僅積極樂觀,而且不畏強權。正是這樣荒誕的手法,凸顯了人物的特質,使得人物在觀眾心中變得更加的印象深刻。

《布達佩斯大飯店》:喜劇形式下的荒誕人物演繹的時代經典

第二

,喜劇的藝術手法:使影片迸發出諸多喜感

影片採用了好萊塢式的喜劇表現手法,使得影片突然之間就迸發出了很多的喜感和幽默感。

在影片剛開始的時候,作家進入到布達佩斯大飯店的時候,見到了尚經理。此時導演就利用的廣角鏡頭將樓梯、天花板以及牆上的裝飾藝術都容納了進來。這樣的鏡頭,使得影片形成了一種較為柔和的情景,表達出整體氛圍的俏皮感和幽默感。正是在這樣的幽默感中,故事得以繼續發展,也給觀眾營造了輕鬆幽默的觀影氛圍。

再比如,當穆斯塔法去監獄探望被陷害入獄的古斯塔夫先生的時候,比他高好幾倍的監獄圍牆上有一個大大的鐵門。穆斯塔法用力拍打鐵門看起來很像是以卵擊石。讓人預料不到的是,在他敲打門的時候,幾米之外的小鐵門卻真的打開了。

這樣出乎意料的情節安排,引發了觀眾熱烈的笑聲,也加強了故事的戲劇性,使人物、故事情節顯得更加的滑稽。

而影片的關於戰爭的主題彷彿一直沒有被擺上桌面,戰爭反而是籠罩在年邁的穆斯塔法娓娓道來的故事上的。在影片的一開始,門童穆斯塔法取回的報紙的頭條上是對於戰爭是否會打響的猜測。由此看出,影片正是將戰爭留給人們的創痛掩埋在了嬉笑的喜劇情節之下。

在我看來,恰恰是人物看似荒誕的經歷,突出了人物多面的性格組成,再加上影片使用的喜劇的表現手法,使得影片看上去既不沉重,卻也讓觀眾在輕鬆的觀影過程中,莫名的就經受著影片的細節之處所帶來的關於戰爭強烈的震撼。這樣的搭配,相當於葷素搭配,既可以有效的調劑觀眾的觀影情緒,又可以通過明顯的對比凸顯影片的主題。

《布達佩斯大飯店》:喜劇形式下的荒誕人物演繹的時代經典

總結一下:

正是由於其刺激的色彩運用、獨特的人物刻畫、湍急的鏡頭運動、起飛的劇情節奏、停不下來的審美與思考,影片得以被選為第64屆柏林電影節的開幕影片。並且,影片最終也獲得了長久的讚譽。

本文僅從細節刻畫、色彩運用、表現手法三個方面解析了一下該影片的藝術魅力,希望可以拋磚引玉,給大家呈現出經典影片所帶來的獨特的藝術魅力和由此延展開去引發觀眾更多關於人生的深刻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