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療”醫生張春玲


長春戰疫英雄譜|“話療”醫生張春玲

人物檔案

張春玲(中),長春市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發熱門診主任,從醫28年。長春市中醫院援助武漢醫療隊領隊,首批吉林省中醫支援武漢醫療隊成員,參與救治多名急危重症病例。

“你配合得真棒!繼續加油!”“你們都是好樣的!”這是長春市中醫院援助武漢醫療隊醫生張春玲常掛在嘴邊的話。她工作的療區收治的都是危重症患者,她希望通過持續的鼓勵,幫助他們保持良好的心態,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

65歲的患者Y女士有家族遺傳病史,住院後總是懷疑自己會突發腦溢血。張春玲就安慰她說:“你的血壓不高,血小板也正常,肯定沒事的!”若在平常,醫護人員不應該說這麼“滿”的話,可現在是特殊時期,“我們必須給患者吃一顆定心丸。我給他們增加一分信心,他們就會減少一分對疾病的恐懼。”為了方便和患者溝通,張春玲還自學了武漢方言。早在出徵前,她就在網上下載了一篇“最新武漢話手冊”,休息的時候經常打開看看。即便如此,剛到武漢時在她身上仍然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我經常碰到患者對我說,你們醫護人員‘蠻紮實’。我就想,是不是因為我們的防護服扎得太緊了?”後來她才弄明白,原來患者在誇他們有本事。後來,張春玲也常常對患者豎起大拇指說,“你也‘蠻紮實’,配合得很好”。張春玲的日常工作十分繁重,8個病房19位患者,但她儘可能地利用有限的空餘時間,對每位患者多說幾句鼓勵的話。張春玲傳遞給患者的信心和力量,除了來自過硬的專業技術外,更來自於她內心的頑強和樂觀。“辦法總比困難多。”這是她常說的一句話。

由於穿防護服時間過長,張春玲皮膚過敏腫脹,耳朵後面也勒出了血痕,但她依然保持樂觀,吃得香、睡得著,完全沒有緊張焦慮情緒。“我們醫務工作者是來治病救人的,自己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態,然後才能把這種情緒傳遞給患者,醫患聯手打贏這場戰役。”張春玲說,每當她裹在防護服裡悶得透不過氣的時候,就去看一眼窗外的陽光,吸一口透進來的空氣,就感覺自己又充滿了力量。其實對於患者來說,她的熱情鼓勵正是透過病房窗戶照進來的那縷陽光,帶給病患們溫暖和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