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這7000人值得南京人說聲“謝謝”


那一夜,這7000人值得南京人說聲“謝謝”


武漢實施新一輪集中拉網式排查,要求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這一輪排查對阻斷傳染源,防止擴散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找到人、查到人,才能落實‘應收盡收’。”“不摸清‘底數’,這場戰疫很難打贏。”武漢新任市委書記王忠林這樣評價這場排查的意義。

鮮有人知,在南京,早在1月24日,大年除夕那晚,南京就啟動了這樣一場大排查。不同的是,當時的南京只有兩例新冠肺炎確診,且均為輸入型感染,南京的這場排查針對的是半個月來有武漢行程史的人員。

2020年1月24日,大年三十除夕夜,南京共計約7000人投入這場遍及全城的大排查,他們中有民政人員、社工、網格員、片警、社區醫生、志願者。面對未知的病毒,面對潛在風險,不管心中是否忐忑,家人是否擔憂,他們沒有躲閃,為南京後面阻斷擴散贏回關鍵一戰。

現在的南京梅花怒放,陽光普照,城市運轉的車輪越轉越快,很快,我們將完全恢復到從前的安穩與活力,也將構建城市新的秩序。

謹以此文獻給己亥年的最後一天,那個溼冷的夜晚,所有在城鄉奔跑,敲開一扇扇門,衝在風險最前面的那7000人。

那一夜,這7000人值得南京人說聲“謝謝”

梅花盛開。棲霞山管委會 供圖


那一夜,這7000人值得南京人說聲“謝謝”

1月24日,大年三十。彼時的南京,全城還沉浸在過年的喜慶中,在絕大部分市民看來,疫情仍只是千里外另一座城市的不幸。

然而那一天,南京疫情防控指揮部已是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下午召開緊急會議,7個工作組負責人(後面增加到15個)全部到位,以戰時要求緊急部署、實施迎戰舉措。這場疫情會發展到哪一步,誰都心中沒數,只知道盡可能把每一步做到滴水不漏。

當下,重中之重,就是找到所有近期到過武漢的人員,一律居家隔離,嚴禁走出家門,以防感染擴散。

從1月24日下午三點,南京公安拿出近期有過武漢行程史,現留在南京的所有人員名單,總共11404人。

南京是全國首個拿出武漢行程史名單的城市,南京公安功不可沒。

可以說,名單出來,風險點找到,南京指揮部才能實施下一步。

從專業角度而言,決定疫情防控成敗有“四早”原則,“早診斷”和“早治療”是醫護人員的職責;而“早發現”和“早隔離”,主要依賴基層一線工作者。

整個市域範圍6597平方公里,100個街道、1241個社區,全面開展拉網式排查。大年三十,社區工作人員、網格員、社區醫衛人員,很多都已放假離開南京。留在南京的能上則上,再發動志願者。首次大排查,南京投入人員7000人左右。

“快”,“不漏一人”, “今天晚上情況必須見底!”這是南京發出的死命令。

慢一步,一個風險源可能幾何級擴大;對名單上留在南京的人員,全部上門入戶,漏一人則可能所有努力白費。

很多基層人員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任務。每個人都繃緊了弦。

1月24日下午,公安部門交辦武漢來寧核對重點人員信息,各區比對戶籍,緊急排查。眼看就要天亮,某個區還差3人聯繫不上,區民政局局長急得掉眼淚。1月25日,大年初一,凌晨六點半全部完成排查,彙總信息上報市指揮部。

上萬個風險點,穩住了!

大年三十大排查,一場無聲的戰鬥,將南京從“平時”切換到“戰時”狀態。

那一夜,這7000人值得南京人說聲“謝謝”


“工作30多年,這種事還是第一次碰到,那個晚上刻骨銘心。”除夕那天傍晚六點,南京溧水區洪藍街道民政辦主任趙親貴收到一份名單,街道有7位在武漢讀書的學生,要儘快排查到位。

趙親貴趕緊聯繫,共涉及到6個社區。兩個多小時後,7位學生核查清楚,並都通知到位:學生在家隔離,每人要有單獨房間,儘量避開和家人接觸,不能離開家門。

排查情況上報區指揮部,趙親貴喘了口氣,繼續在政府值班。半夜12點,又接到通知。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發來第二批名單,全鎮24位人員有近期武漢行程史,要立刻排查清楚,全部居家隔離。

“當晚是除夕,事情緊急,也顧不上老風俗。該叫人還得叫人。”趙親貴和另一位同事,立刻將名單和戶籍比對,再拔通名單所涉及到的8個社區電話,要求把名單上的人員排查清楚,每一位都要通知到位,立刻實施居家隔離。

1月25日,凌晨1點45分,青鋒村黨總支書記徐大春聽到手機鈴響,驚得從床上跳起。“不知道出什麼大事了。”接到任務的徐大春一刻不敢耽誤,打電話叫醒了另一位村委委員。名單上有兩個青鋒社區的人,必須在天亮前找到。

廟東村那位,徐大春知道他家住哪。騎上電動車奔向廟東村。房裡黑黢黢,徐大春顧不了,扯著嗓門喊。燈亮了,徐大春一喜,屋裡有人。出來的是老母親,聽說是找自己的兒子,老人慌了,“他幹什麼了,這麼晚來找。”徐大春急得要命,還是耐下性子解釋,“沒啥事,他是不是去過武漢了?那地方發病了,怕傳染,我們通知他不要出門。”老人說兒子住到溧水城區去了,報了兒子的手機號碼,徐大春卻一直沒能撥通,急得又是幾通電話,請幾位相關人士多方再找電話,留短信,務必請當事人不要離開家門。

名單上的另一位姓黃,名單上寫著戶籍是新莊,徐大春不知道他傢俱體地址,二話不說,又電話叫醒新莊的村支書,約好碰頭地點,去新莊找人。徐大春倆人從廟東村趕過去,三人找到黃某家,發現黃某家鎖著。不得己,叫醒鄰居,得知黃某住在洪藍集鎮上。

三人又一起來到洪藍鎮,一看時間是凌晨三點多,三人商議,這個點黃某還在睡夢中,天亮之前不會外出。鎮上的房子看上去都差不多,說不準黃某家是哪一幢,不如再等一會,把那一排住戶都敲開試試。三人在鎮政府等到五點多,天矇矇亮,動身去找黃某。敲開門,黃某大為感動。“我們剛要表示歉意,人家很客氣,說了很多感謝的話,說本來就要找政府彙報。”黃某堅決表態呆在家裡自行隔離。

天亮了,廟東村那邊,人也聯繫上了,同時啟動居家隔離。

“兩個人落實好了,我們才敢放下心。”這只是開始,20多天來,徐大春一天也不敢放鬆。有兩次半夜接到電話,社區有住戶晚上發燒,嚇得他冒汗。還好,都是有驚無險。


那一夜,這7000人值得南京人說聲“謝謝”

那一夜,這7000人值得南京人說聲“謝謝”

除夕夜,基層人員上門排查

2月21日的南京,春陽煦暖,南京秦淮區中華門社區衛生服務心中心全科醫生劉敏麗遠遠地聽到有人喊,“劉醫生,你辛苦了!”等來人走近,劉敏麗看清了叫自己的原來是開源社區三村的鄭阿姨。

這個春節,鄭阿姨一家過得不輕鬆,直到元宵節前孫子和兒媳解除隔離,一家人才安穩下來。

通知鄭阿姨父兒媳和孫子要居家隔離的,正是社區醫生劉敏麗。

大年三十下午5:40,劉敏麗一家人正在包餃子,突然接到醫院通知。上面要緊急排查近期有武漢行程史人員,醫院放假,只有劉敏麗和另外兩位護士留守南京,院長在電話裡給三人分了工,每人負責兩個社區。劉敏麗不敢怠慢,趕緊讓愛人開了車送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到單位,居委會主任正等著,她揣上體溫槍和玻璃溫度計,穿好工作服,拎了只口罩,跳上主任的電動車直奔居民小區。

趕到開源社區,片警也到了。三人一起上門排查。在開源社區三村,居委會主任敲開了鄭阿姨家的門。鄭阿姨的兒媳、孫子年前到武漢旅遊。“聽說要居家隔離,一家人都很緊張。”劉敏麗說,那個時候大家還不知道新冠病毒感染肺炎到底有多嚴重,她一邊要安慰居民不要太緊張,一邊又強調要做好防護,要求孫子、兒媳絕不能出門,兩人要在單獨房間,保持通風,勤洗手,儘量避開家人。

一家跑完,趕緊跳上電動車奔下一家。天空飄著雨,兩人不管不顧,淋著細雨往巷子裡鑽。“上面要求每隔1小時彙報進展,越快越好。名單上的每一位要立即實施居家隔離,全部通知到位。”居委會主任騎著電動車在小巷裡七彎八拐,還一路接電話。名單上的人排查了多少,有沒有出現症狀的,情況怎樣,上面追問得緊。劉敏麗說,當時對新冠病毒毫無瞭解,一看這架勢,莫名地感到緊張。

有兩戶住在六樓,三人小跑上樓,累得氣喘。怕氣溫低體溫槍失靈,劉敏麗把儀表夾在羽絨服裡保溫。劉敏麗負責的兩個社區,總共有14戶要排查,其中有8位當天不住在秦淮。片警再調用數據,一個一個找電話,最後14位人員全部通知到位,無論在哪,即刻起實施居家隔離。

出發時天還沒黑,跑完最後一家,已是漆黑一片。趕在晚上十點前,劉敏麗這一隊全部排查完,數據上報。

回到家,劉敏麗不覺輕鬆,感到山雨欲來風滿樓。衛生服務中心已通知其它醫護人員歸隊上班。第二天,她要和社工、片警再次上門,一天兩次為隔居家隔離人員測量體溫。

南京11個行政區加上江北新區,全部在第二天即1月25日早上6點半前完成名單上11404名人員的排查。其中秦淮區完成得最快,24日晚11:30之前所有名單排查情況全部反饋到市控指揮部。


那一夜,這7000人值得南京人說聲“謝謝”

看上去,這都是普通的事,很小的事。這場疫情讓我們看到,就是這些每個點上的小事,體現著城市的治理能力。小事做到位,才有整個護控大網的牢不可破。

江北新區長蘆街道通江集村村書記帶上社工、村醫,開著車,當晚跑了100多公里,他們剛把7人排查情況上報完,正傳來居民迎接新年鐘聲敲響的歡呼聲。

頂山街道金湯街社區黨總支書記王海鳴和社工敲開門,各家各戶還是滿滿過年的氛圍,有的出去打牌了,有的全家看春晚。王海鳴的突然出現,讓這些家庭對病毒感到警覺,開始重視防護。

雨花臺區小行社區服務對象近3萬人,社區工作人員只有20個人,接到摸排名單,社區黨委書記汪立文連夜組織網格員、樓棟長、物業樓管,最終確定往返武漢的人有23位,其中14名回老家過年,留在社區的尚有9名,當即居家隔離。

這場7000人同時行動的大排查,只是開始。整個春節期間排查對象從武漢擴大到湖北等重點地區人員,後來擴展到外省回寧人員。

有多位社工在此期間發燒,也有社區把人員分成AB崗,以防“全軍覆沒”。幸好擔心沒有變成事實,所有最壞的準備沒有用上。

進入2月,有些城市,有些地區陸續開發出人員信息登記系統,外來人員均要進入系統登記,省卻人工排查很多麻煩,但若要確保一人不漏,還需人工上門排查。

真所謂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那些恪盡職守的普通人。

今天的南京春光燦爛,我們卻執拗地要講那個陰冷夜晚,那7000人稱不上故事的舊事。好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安點心迎向那撲面而來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