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者丨江蘇省中醫院援鄂醫療隊裡的“拼命三郎”們

戰疫者丨江蘇省中醫院援鄂醫療隊裡的“拼命三郎”們

江蘇省中醫院援鄂醫護人員在黃石中醫院照顧患者。 受訪者供圖

“在我們醫院對口支援的病區,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主要以重症和危重症為主,治療和護理容不得半點馬虎。”2月22日,江蘇省中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中的護士長史志雪告訴澎湃新聞,隊員們忍受著防護服的憋悶和口罩的不適,在巨大的壓力和危險之下衝鋒陷陣,只為挽救更多的生命,個個都是“拼命三郎”。

在湖北黃石中醫醫院,他們面對危重症病患,必須與時間賽跑,與死神較量,體力和精力承受著考驗,有時一個班下來筋疲力盡,最大的願望只是“喝飽水”。

下了班最大的願望是“喝飽水”

隊員郭曉偉和餘樂抵達黃石後,被安排在黃石中醫院重症監護室工作。提起最近一次的夜班經歷,她倆不約而同用驚險忙碌來形容。

“剛交班就碰到了一位心跳驟停的患者,我們在調整患者酸鹼平衡、補充血容量的同時,和醫生輪番為患者心肺復甦,搶救持續了一個多小時。”身著厚厚的防護裝備,佩戴嚴實的口罩,連走路都有困難,還要將每個按壓動作做到位,並非易事。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患者終於轉危為安,她倆這才發現自己手臂痠痛不已,渾身溼透。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還沒來得及休息,病區又轉來了一名需要搶救的危重症患者。身為病區護理小組組長,郭曉偉沒有絲毫猶豫,和餘樂又投入了新一輪與死神的搏鬥。

“當時患者氣喘得很厲害,大汗淋漓,血氧掉到了40%。鑑於患者的嚴峻狀況,需要立即氣管插管。”郭曉偉說,由於患者氣道完全開放,在操作時飛沫容易噴濺,氣管插管在所有操作中風險最大,然而容不得遲疑,救命要緊。

醫護人員一邊不停地擠壓呼吸球囊輔助通氣,一邊安撫患者,緩解他焦慮的情緒,等血氧恢復正常立即氣管插管。餘樂負責準備插管所需的物品和設備,郭曉偉則在一旁協助醫生開放氣道、插管和吸痰,不到15分鐘患者缺氧的症狀就得到緩解。

從晚上7點上班,到凌晨12點下班,5個小時的高強度工作後兩人早已疲憊不堪。“由於嚴格限水,加之體能消耗量極大,每天下了班最大的願望是喝飽水。”電話那頭,餘樂笑著說。

战疫者丨江苏省中医院援鄂医疗队里的“拼命三郎”们

身著厚重防護服,還要背40多斤重的消毒器

由於身體素質好,經驗比較豐富,男護士王任重作為ICU病區護理小組的組長之一,承擔著眾多職責。每次交班後,他都要仔細瞭解每位患者的病情,重點關注危重患者的護理,幫助同事們解決血濾患者治療中出現的問題,此外還要負責床邊儀器、護目鏡、面屏等醫療設備的消殺和整個病區的清潔工作。

為了儘可能提高消殺的工作效率,王任重硬是將40多斤重的消毒噴霧器背在身上。雖然身著厚重的防護服,但他毫無怨言,每天細緻地對所有儀器設備、患者床、門窗、地面等進行消殺,不放過每一個角落。他任勞任怨、耐心細緻的工作也受到了患者的點贊肯定。

由於疫情的特殊性,家屬無法探望和照料新冠肺炎患者。護士們除了日常治療護理外,還要兼顧患者的生活起居,工作壓力著實不小。在隊員徐婷婷所在的病區,收治的患者病情都較重,每個指標的變化都關係患者的安危,需要密切關注。

2月20日,徐婷婷當班為患者掛水時,發現其血氧飽和度只有88%,而交班時脈氧在90%以上。眼看監護儀上指數在不斷下降,患者逐漸出現氣急、氣喘等症狀,情況危急,她立即聯繫當班醫生。

由於醫生剛結束查房,再次進入隔離病房至少需要半個小時,而患者的病情變化太快。為了爭分奪秒挽救生命,和當班醫生商量後,她決定通過手機視頻連線實施搶救。在醫生的指導下,她熟練地操作呼吸機,調整好各項參數。很快患者血氧升至95%,心率、呼吸、血壓等也隨之好轉。

“一個班次下來,走路太多,四層鞋套掉了3層,手套也因為打針掛水撕膠帶,經常不小心被拉掉一塊。”但為了讓患者得到精心治療,徐婷婷認為這些都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