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七歲時寫了一首詩,只有短短的28個字,但是通篇充滿了諷刺

古代從來就不缺乏天才,特別是唐朝和宋朝的詩人,他們還在很年幼的時候就表現出了過人的才華,創作出了令人驚豔的作品,例如初唐時期的駱賓王,7歲的時候寫下了經典的《詠鵝》;再譬如中唐詩人白居易17歲時同樣寫下了震驚文壇的傑作《賦得古原送別》,這些人都是那個時代的翹楚。可能對於現在的青年來說,無論是7歲,還是17歲,那都不太懂事,可能還在父母身邊撒嬌,可是這些了不起的詩人,卻是早已在文壇大放異彩。

黃庭堅七歲時寫了一首詩,只有短短的28個字,但是通篇充滿了諷刺

​那除了前面所介紹的兩位神童之外,還有北宋時期的黃庭堅同樣也是一位天才詩人,而且他在7歲的時候也寫過一首膾炙人口的名篇《牧童詩》,這首詩通篇充滿了諷刺,雖然當時的黃庭堅只有7歲,可是他對於人世卻有著深刻的認識,這也正是黃庭堅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他正是接受了傳統文化的薰陶,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來描寫,所以使得這首詩充滿了諷刺意味。

《牧童詩》

宋代: 黃庭堅

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黃庭堅七歲時寫了一首詩,只有短短的28個字,但是通篇充滿了諷刺

​黃庭堅這首詩同樣震驚了北宋文壇,他也被人稱為神童,而他創作這首詩的故事,也是被記錄在了《桐江詩話》中,據說有一天他父親和朋友在家裡聊天,這時黃庭堅正好從外面回來,他父親的朋友聽說黃庭堅才華過人,於是有意要考考他,讓他賦詩一首。7歲的黃庭堅想都沒有想,張口就來,吟誦出了這麼一首經典的詩作,徹底地震驚了所有人。

黃庭堅七歲時寫了一首詩,只有短短的28個字,但是通篇充滿了諷刺

​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無法理解一個7歲的小孩,他看待事物會如此細膩,寫得也如此深刻。不過正如前面所說,黃庭堅從小接受了傳統文化的薰陶,他在創作時也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這完全可以理解,畢竟當時的小孩接受更多的還是傳統文化,自然要比現代的小孩更加成熟;所以能夠寫出這種充滿諷刺詩作,那也是完全可以理解,而這首詩也是成為了他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黃庭堅七歲時寫了一首詩,只有短短的28個字,但是通篇充滿了諷刺

​第一二句看似寫得很一般,並沒有什麼高明的地方,所寫得也只是所見所聞而已,“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遠處的村口正好有一個牧童,他騎在牛背上,正好是從村前經過,那這個牧童當時是怎樣呢?黃庭堅在後面一句就有了很詳細的交代,這個牧童騎在牛背上吹著笛子,即使是的隔著田隴,那也能夠聽到那悠揚的笛聲。在這兩句中可以說是有聲有色,有靜有動,立馬使得這首詩顯得生動有趣。

黃庭堅七歲時寫了一首詩,只有短短的28個字,但是通篇充滿了諷刺

​第三四句又是筆鋒一轉,黃庭堅深入地描寫了當時的社會現象,以及大人們的世界,“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現在的長安城裡,還有無數追名逐利的人,他們無非是為了能夠有所成就,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不過這些人用盡心機,最後機關算盡,那也是不如那位小牧童活得悠然自得。最後這兩句很有諷刺意味,正是描寫了大人們內心的世界,也就使得這首詩更具有諷刺。

黃庭堅七歲時寫了一首詩,只有短短的28個字,但是通篇充滿了諷刺

​黃庭堅很多的詩都別具一格,寫得也是很深沉,儘管這首《牧童詩》是他7歲時的作品,可是寫得很深刻,比起一般的人來要更加深沉,這也就是為什麼,當他創作了這首詩之後,獲得了當時很多人的讚譽,被人稱為神童。後來的黃庭堅又陸陸續續創作了很多經典的詩作,最終成為了北宋時期的文學大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