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看看社區工作者“平凡的一天”

疫情之下,看看社區工作者“平凡的一天”


這些天,宅在家中的你是不是經常會看到小區微信群裡發送的疫情宣傳信息、便民採買信息?是不是偶爾會聽到門外沙啞的聲音與你溝通居家隔離情況?出門取快遞時,是不是會看到一群帶著紅袖章、掛著黑眼圈的工作人員?就算是晚上10:00回家,是不是也會看到和小區物業一起值守的人?


他們就是最默默無聞的逆行者——社區工作者。


他們放棄了所有的假期,離開了溫暖的家,帶著親人的牽掛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因為他們心中有“大愛”。他們沒有霸氣的誓師口號,也沒有嚴密的防護措施,只有一支最普通的口罩,但他們仍義無反顧,因為他們心中有“大家”


海淀街道康橋蜂鳥園社區黨委書記吳芳說過一句樸實無華卻又包含深意的話:“這個時候,我們必須上,因為我們是居民的依靠和後盾,看到我們在,居民們才安心。


有人不禁會問,社區工作人員平時都在做些什麼呢?讓我們一起通過鏡頭,追蹤一下他們忙碌的身影,看看他們口中“平凡的一天”



6:30 - 天還沒有亮,在辦公室和衣而眠的社區工作人員已經收起行軍床,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7:00 - 各社區門崗巡視,解決突發情況,更換破損的各類信息二維碼。回到辦公室為陸續到崗的同事測量體溫,並做好每日體溫監測記錄。


疫情之下,看看社區工作者“平凡的一天”


9:00 - 各方信息集中處理。信息採集、彙總、核對、錄入,已經成為一月來社區工作者每日的必修課。

四個環節看似簡單,卻往往因為登記人員一個潦草的字跡,需要多次電話核實。忙碌的工作人員經常顧不上喝一口水。有的同志腰部勞損,為了不影響工作,帶著護腰板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

疫情之下,看看社區工作者“平凡的一天”


10:00 - 社區工作者走出辦公室向物業人員和門崗執勤人員瞭解和傳達最新的信息、要求,並對他們的付出表示感謝。與此同時,另一隊社區工作者對轄區內的商戶每日的防疫情況進行檢查。


12:00 - 午餐時間。大家拿出自帶的簡易午餐,匆匆吃了起來。往往還沒等吃完,新的工作又開始了。


疫情之下,看看社區工作者“平凡的一天”


12:30 - 社區工作者們利用午休的時間召開緊急會議,討論臨時出入證的發放細則以及返京人員居家隔離的管理問題。

手寫編號、傳達發放要求、準備發放。緊張繁忙的高強度工作練就了工作人員“短頻快”的工作作風,新的指示立即得到了落實。


14:30 - 各小區門崗開始發放臨時出入證。


17:00 - 社區衛生站送來了手部消毒液,拆箱分揀並下發門崗。


疫情之下,看看社區工作者“平凡的一天”


18:00 - 開始夜晚值守工作,確保夜晚返京的居民能夠如實填寫有關信息。同時,另一隊工作人員則將居家觀察人員的網購生活用品送至各家中。


22:30 - 輪值夜班的工作人員終於可以打開簡易的行軍床,讓疲憊的身軀舒展一下。


這就是疫情之下基層社區工作者的一天,幾十天來他們披星戴月,風雨無阻,衝鋒在前,互相協作,築牢基層防疫安全線。平凡的他們在關鍵時刻衝鋒在第一線,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他們無私的付出,恰似冬日暖陽,終將衝破陰霾,迎來生機盎然的春天。

疫情之下,看看社區工作者“平凡的一天”

整理編輯 - 海淀街道黨群工作辦公室

信息來源 - 海淀街道康橋蜂鳥園社區

文字 - 吳芳 視頻 - 謝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