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陽農村把栓牛的繩子叫“振”,這個是方言還是有特殊意義啊?應該怎麼解釋?

徒勞龍


瀏覽下其它回答,只能說頭條中膽大的人真多,呵呵。

牛是人類馴化較早的動物之一。在農耕社會,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宋代仁宗以前,各個朝代都有禁止私宰耕牛的法令。

牛在中國文化中,有不可忽視的地位。是勤勞、力量和財富的象徵。踏實肯幹的人叫“老黃牛“,稱人強壯叫”力大如牛“,執拗叫”牛脾氣“。”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是舊時小康人家的標配。股市大好,稱作”牛市“。牛所用的”佩飾“自然不能太隨意,都有專用的名稱。

提問者說把拴牛的繩稱為”振“,並不是一地的方言,而是古漢語的遺存。現在洛陽、南陽及許多地方還把拴牛羊的繩子稱為”振“或者”振子“。不過這個“振”只是記音,正確的寫法應該是“紖”(zhèn)。

紖,《說文解字》:紖,牛系也。,即拴牛的繩子。牛也是古代君主祭祀祖先的重要動物,稱“太牢”。

及迎牲,君執紖。——《禮記·祭統》

意思是:祭祀太廟的時候,要由君主親自拉著紖子把牛牽到太廟前。

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提到牛紖的句子也不少,如

黃牛孛犢子挽紖斷,兩腳蹋地鞋麻需斷。

顧其才力非當對,猶以一發紖十牛。

前軍奔交兵,後馬走斷紖。須臾聲金收,萬噪快一俊。

近午牛背熱,出耕須及早。解紖休樹陰,念此觳觫老。

牛吒吒,蹄趵趵,枯萁齧盡芳草綠。自晡薄夜不滿腹,擷菜作糜豆作粥。

飼飢飲渴兩已足,脫紖解銜就茅屋。不愁飢腸雷轆轆,風簷獨抱牛衣宿。

丁男長大牛有犢,明年添種南山曲。

軍書間旁午,陟岡攬牛紖。揭陽指煙郭,瓦屋故人近。

勒碑鎮回紇,歌詩諭獫狁。攬握有全籌,視君馬前紖。

因此可以負責地說,那不叫“振”,而應該寫作“紖”,還有一個異體字“䊶”。你大可以自豪地告訴大家,“牛紖子”不但不是方言俚語,而且是正正宗宗的古漢語遺存,實實在在的中原正音。


湍水釣叟


之前寫過一個“用一句話說明麻雀在你們那裡的方言叫什麼?”的回答,受到頭條條友們的熱捧。今天,和大夥探討一下河南洛陽農村把栓牛的繩子叫“振”,這個是方言還是有特殊意義?應該怎麼解釋?


中國的地面這麼大,民族和人口又這麼多,一個栓牛的繩子在各地方言叫法上肯定也是很多。河南洛陽的農村人叫它“振”,我們這邊的老農民還叫它“龍頭”呢!地域不同,習慣不同,多少年的口語言傳就沿用著自己地方上的叫法,這說明什麼?當然是地方方言嘛!

在漢語詞彙中,牛馬等大牲畜的韁繩統稱為馬勒或者馬轡,馬和騾子的由嚼子和韁繩組成,牛的則有韁繩和鼻棲。


“振”,在新華字典中總共有“搖動、揮動”~“奮起”~”救”~“振動”四個解釋。想來用“揮動、搖動”說明河南洛陽的農民把栓牛的繩子叫作“振”是啥意思還是比較合理的。農民在使用耕牛拉車拉犁時,可不是就要通過揮動或搖動栓牛的繩子來控制耕牛勞動做活嗎?

方言就是方言,方言中的道理就是別無道理的地方道理。就比如說人家山東鄒魯地區的方言中把栓牛的繩子叫“綱繩”,山西吉縣的農村人把放牛說成是“掇牛”,安徽合肥的周邊把水牛中的公牛叫“古牛”,四川方言中把母牛叫“沙牛”或者“牯牛”,而廣東人在粵語中把母牛稱呼為“牛乸”等等。我們除了感嘆中國地方方言的眾多和神奇,就只能感嘆自己所不知道的方言太多太多、在方言上的見識太少太少了。




樹克叉上估兌著倆鳥,母鳥說:格義人,往邊啟估兌估兌,把俺哩毛都弄枯處了。公鳥說:看你那不竹貴樣,枯處了補拉補拉不鬥光牛了!鞋活啥勒鞋活!前些年一位河南農民到我們這邊包地種棉花時,用方言給我講的這個段子,很有意思嘛!


鄉村螢火蟲


你說的這個“振”不對。洛陽農村把這個拴牛的繩子就做(zhèn)紖!應該是這個字。這個洛陽農村的叫法是最標準的稱呼。

按中華字典解釋“紖”這個字面意思是

1. 穿在牛鼻子上的備牽引的繩子。  2. 牽引靈車的大繩子。

中華五千年曆史。早就有古詩詞對紖的解釋!

例如

紖,牛系也。——《說文》

及迎牲,君執紖。——《禮記·祭統》

牽引靈車的大繩子

紖,牽車紼也。——《篇海類編》

又如:紖棺(用繩子把棺材引起)

《禮記.少儀》:"牛則執紖﹐馬則執靮。"後以為牽牛之典。 2.謂牽引靈車的繩索以助行進。古代送葬的一種禮節!

洛陽作為四大古都之一!歷史流傳下來的也不足為奇!所以洛陽農村所說的牛紖完全沒有問題。也可以說洛陽農村都是文化人!我們現在很多人對這些中國文字的學習太過於淺薄。需要加強學習!!



豫見樂妮


哈哈哈哈,是叫振!從角上盤下來,從橫穿過牛鼻的方形鐵環提上去,當中由小圓鐵環連接,這段多用本家牛皮製作的繩子相連,小鐵環中穿一根細麻製做的粗繩,長短約二,三米,這就是振,起到騾,馬韁繩的作用。家牛也有野性,其鼻處感應靈,稍一勒而知疼,使聽話受策應。洛陽北依邙山,西靠末端秦嶺,多的是丘嶺地形,大坡小坡路不平。在幾十年前,機械化不太施行,耕牛是個寶,農民離不了。犁地耙地多用雙牛,用架子車拉水送糞運莊稼,套單牛就行,牛在勞作中,振就起了大作用,套牛是這樣的,用一領Ⅴ字形臂粗去皮磨光硬木樹杈製成套,兩末端有鐵環,Ⅴ形木套倒扣牛項上,兩根長粗拉繩,分左右一端系鐵環,一端系農具,套上鐵環出兩根小繩系項下,這是脖繩,再往後半臂距離,兩根拉繩之間,向下經牛前腹部,扯連一根繩兜住,這是滾頭繩,脖繩和滾頭繩都是為了防脫套,便於牛使力,鬆緊要適度。把牛套好,就開始勞動,人手多時,由老弱婦幼前面拉振,牽牛鼻子,人手缺時,不用拉牽,把振從右旁邊,扯梆到農具上,不夠長可接繩,操作人握貼於柄幹上,行進中往左拐彎,掂起振繩抖打牛身,口喊嗒嗒嗒,牛自動拐左岔路,如果往右拐彎,收緊振繩,曲其頸,口喊咧咧咧,牛自動拐右岔路,農人寂寞娛樂少,常和牛說說話,好似對牛彈琴呢,有時和牛開玩笑,嗒嗒者,咧咧者,你腳踩住我蹄子!哈哈說錯成反話啦,想讓牛站停,喊窩字就行,朝陽溝戲裡有一句,我堅決在農村幹它一百年,農民邊駕車邊唱,戲文中的我字一出口,老牛就站停,真聽話呀,如果想讓車後退,又抖動振繩,口喊哨哨哨,牛自動退著行。牛出了大力,農民知道把它們心疼,走到半坡該讓歇就站歇,拉動振繩,牛退一步,主繩不繃緊鬆一鬆,上坡用一根揹帶掛肩膀上,為牛省力,揚鞭在空中甩響幾下,捨不得真打。牛的貢獻大,伙食卻很差,夏秋吃些樹葉青草還算好,冬春肚裡只有幹黃的麥桔料!婚配上也不幸福,一般都說家牛靦腆,打一百鞭子不起性?不對!有諺為證,牛X心,驢X胯,好小夥Ⅹ不了一大拃,牛的生殖能力超盛。牛還有一項好處,過去有人落水掉井,撈上來半死無命,把人面朝下,抬起來牛背上一搭,扶跑,吐水又起心搏,勝過現代的醫生。牛的一生很苦命,三天三夜講不清,比如人受了別人大恩,常說來世變作牛馬來報答,這可是狠話,還有。。。。。。哎呀,我老婆叫我有事,不寫啦。


俞遠通


經過了解,河南洛陽地區確實把栓牽牲畜用的繩索(韁繩)叫做牲口(振),至於牲口(振)的用處不單單拴牽之用,還是用來控制牛馬這些牲口的,所謂“振”有牽引抖起的意思,有的地方也用“鎮”來解釋,是提醒和警告的意思。

牛馬驢騾在古代只有牛驢作為農耕時代的勞動役用,農業還是以牛為主,驢子只是做輔助的勞動生產。馬和騾一般只作為軍用。



大家知道在農業不發達的古代都是以牲畜為最大的勞動力,比如耕田我們主要依賴耕牛,運量託貨以驢子為主,以為驢子有超強的耐力,不管是爬山還是涉水都可以完美的完成。另外就是馬和騾子,馬在古代主要是裝備軍隊的,它們主要是冷兵器時代的戰馬,騾子則作為軍隊的運輸主力,當然在沒有出現雜交的騾子之前也會使用馬和驢子。

在古代拴牲口的繩索繩索被稱作“絏”、同“紲”(音:XIE),又或者叫做“韁”,也就是在民間稱作的“韁繩”,都當做拴牲口的繩子講,所以會有“信馬由韁”這個詞語。對於“振”這個叫法來說是比較小眾的。

我是聚能三農,請大家關注我!

聚能三農


牛紖兒、我也是聽農民這樣說的,但不是單音“紖”要加兒化音的,加了兒化音就叫”紖兒“洛陽方言:想起來一陣兒、把一去掉,只念“陣兒”就行了,這個紖很形象,糹旁加一個引字,就是用繩子牽引的意思,如老鄉所言:再兇的狗、弄個紖兒就老實了,意思是再厲害的狗、拴根繩就能牽走了!


吃鏌就菜


牛僵繩叫牛(ou)振子,麻雀叫小蟲兒,蛇叫長蟲,天牛叫老水偶(ou)――河南南陽


老劉啊你好


鎮,鎮子,我們這兒專指馬騾驢的嘴裡的嚼子。韁繩就是牽著馬騾驢牛走的繩子。牛鼻子穿透後用鐵木棍紮起來,那叫鼻拘。


花甲童心1


這種稱呼在河南區域比較普遍吧。也可以稱為“鎮子”,有鎮控、征服的意思,是操控、役使的工具構成。


楚地漢風


楨繩,

楨,木樁子,農村用來拴住家畜。

我們河南人喜歡簡單,能少就不多!

簡單粗暴又快樂!

硬核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