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衙役们,剿匪打板子,可是技术活


大清衙役们,剿匪打板子,可是技术活


在大清年间,如果发现家中招贼了,最好及时向保长和捕快报案。

这些个捕快认识街面上几乎所有的盗贼。有的捕快,他自己以前就是

盗匪。后来金盆洗手不干了,干了六扇门了。有的盗匪,想要报复以前的同伙,而改头换面。这帮子捕快,根据盗贼留下来的痕迹特征来判断是哪一伙盗贼做的案。每个团伙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进门方式。不论是撬开门或窗进去,或者扔出一根带抓钩的绳子,两手交替爬进去,或者在门上挖洞,或用吹火管和燃烧的木炭把门挖一个洞,把手伸进去,打开插销和门栓进去,反正五花八门。所以,盗贼遇到以前的同行破案,只能自认倒霉。要想消灾免难,就得时不时孝敬那些办差的捕快。当然,县衙的老爷有时会盯得很近,要他们抓紧破案。吃了人家孝敬的捕头们就会为自己的失职搪塞说,已经叫人把小偷揍了一顿,还郑重警告过他,以后不要再去偷人家的东西了。

假如老爷追着不放,捕快们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来追回赃物的时候,盗匪要么会把赃物交出,要么由自己来赔偿损失。

大清衙役们,剿匪打板子,可是技术活


衙役们打板子的功夫也是炉火纯青,只听的板子打在身上啪啪作响,虎虎有声,就是打一千大板却也不致产生一个水泡。但是,一旦他们较起真来,也可以只打三下,就叫人皮开肉绽、血肉横飞。他们的技艺如此精湛,受刑者就会贿赂他们,衙役们凭这个本事,也能大赚一把。

大清衙役们,剿匪打板子,可是技术活


这种巧妙的技术据说是衙役们长期训练击打豆腐的东西结果。训练的方法是俩人面对面跪下,轮流击打一块放在二人之间的豆腐。直到他们学会在每一次击打时都能发出巨响,却丝毫不损伤豆腐细嫩的表皮,才算是炼成。他们开始用板子来对付任何交给他们照料的倒霉蛋了。还有一种技能就是在用刑时很快间隔数出击打的次数。他们单膝跪在受刑者的两旁,其中一个人报奇数,一个人报偶数,此项技能也要长期训练。这个也是一个收受贿赂的机会。例如,一个受100大板的人,只要做好交易,就可以在行刑的时候让他们口头上报告已经如数打完了,实际上所挨的次数却远远不到100下。

看来,板子里面有乾坤,世事洞明皆学问啊。

大清衙役们,剿匪打板子,可是技术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