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抗疫群英谱】抗“疫”路上的刚与柔

【廊坊抗疫群英谱】抗“疫”路上的刚与柔

村街防疫工作既要有制度,也要有物质保障,80后村党支部书记万岩青做到了——

抗“疫”路上的刚与柔

大年三十,文安县孙氏镇万村在村口拉起了警戒横幅:一切外来人员禁止进入。这波“硬核”操作让万村80后村支书万岩青上了村里的“热搜”。

老同志们想不通,纷纷找到万岩青:“现在是春节,这样不行!”

“疫情还在武汉呢,过完年咱们再封村也不迟。”

“明天我儿子回家拜年,你必须给我扒开。”

面对父老乡亲的质疑与反对,万岩青正面“刚”:“今年万村取消所有拜年集会活动。这次疫情不一般,不能拿生命当儿戏,绝不能让疫情发生在我们村。”

大年初一,万岩青组织村街全体党员召开党员大会,发动村里年轻人成立志愿者服务队,每天三次消杀,分组巡逻,重点排查。

村民随性惯了,聚群闲谈、东溜西逛、摆摊设点,巡逻队见着就劝导,万岩青每天通过万村的微信群和大喇叭呼吁:别出门,别聚集,戴口罩,勤洗手。

他说,这次疫情,成功把一个“硬汉”变成了“碎碎念”。

万村被划分成四个责任区,重点排查四类群体:武汉籍人员、武汉旅居史人员、密切接触人员、不明原因发热人员。“一户也不能少,一个人也不能漏。”万岩青反复说。

2月9日,村里一对夫妇带孩子去天津看病,回村后需要隔离观察。分类建档、禁止外出,门口还挂了警示牌,夫妻俩犯了难。

“需要什么东西只管告诉一对一帮管人员,列好清单,村干部给大伙统一购买。咱只需在家安心隔离,其他的都交给我们。”万岩青说,这叫隔离不分离。

除了居家隔离的,还有不会使智能手机的老人、孤寡残障等特殊群体,万岩青上门宣讲防护知识和疫情最新动态,给他们加油打气,消除顾虑、增强信心。

出去当“采购员”,万岩青还真没少去,每次回来,汽车后备箱都塞得满满的。

“‘硬汉’也好,‘碎碎念’也好,干什么都是为了让万村这个‘家’不被疫魔侵入。”万岩青说。

村子的家底万岩青心里有数。他自掏腰包购置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消杀用具。

他还为村里争取到一间活动厢房作为检查点办公用房,为执勤站岗人员遮风避雨。

在他的带动下,党员、企业、社会爱心人士捐款捐物,合力抗击疫情。截至目前,已收到各界捐赠的口罩500余个、现金4万多元、方便面10箱、矿泉水30余件。

万岩青护好自己的家,还腾出手助力全县疫情防控工作。他先后向县委组织部、城区办、镇政府、供电、公安、教育等多部门捐赠KN95口罩6000余个、酒精喷剂1000瓶。

勇于亮剑,倾情互助,不退缩、不抱怨,拼尽全力也要守护好家园,这就是万岩青的爱与担当。(贾树敏)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