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有這些“壞習慣”,父母沒必要糾正,說明孩子智商高


寶寶有這些“壞習慣”,父母沒必要糾正,說明孩子智商高

很多媽媽可能都有過這樣的感受,寶寶7個月以後,“壞習慣”越來越多,家長的困擾也越來越多。其實,這個階段的寶寶對什麼事情都感興趣,他希望能擴大自己的活動空間,不斷地去嘗試新的事物。父母應該正確地理解寶寶的這些舉動,不要認為寶寶是在調皮和胡鬧而去限制他的行為,因為只有聰明的寶寶才會這麼做。所以,如果寶寶有以下幾個壞習慣的時候,家長沒必要糾正。

吃手

吃手是所有寶寶的共同愛好,從第4個月到八九個月,約有90%的寶寶都會出現吃手的現象,很多寶寶會從吃手推廣到吃一切東西, 手邊能抓到的東西都會放在嘴裡啃咬一番。吃手是孩子滿足心理需要的一種方式,一般不要阻止寶寶吃手。有調查顯示,寶寶想要吃手而家長不允許的話,寶寶會變得很煩躁,脾氣容易變壞。

寶寶有這些“壞習慣”,父母沒必要糾正,說明孩子智商高


科學表明,吸、吮、咬等是寶寶認識世界的方式,吃手大多數不是因為飢餓,而是寶寶穩定自身情緒的一種自我撫慰方式。吃手也被認為是寶寶早期的一種探索認知和學習的行為,是寶寶聰明的一種表現,家長沒有必要糾正。

亂扔東西


寶寶有這些“壞習慣”,父母沒必要糾正,說明孩子智商高

寶寶一方面會自己撿東西,另一方面也會扔東西,撿撿扔扔,在單調重複的遊戲中玩得不亦樂乎。有時候寶寶發脾氣或者渴望關注的時候也會亂扔東西,這時,媽媽只要增加對寶寶的關注度即可。只要寶寶不過分,媽媽就不必斥責寶寶,而且還要配合著他玩。亂扔東西也是寶寶成長的必經階段,有助於強化寶寶對物體的認識,並鍛鍊寶寶手眼協調能力。

到處亂“跑”

當寶寶能夠移動身體或爬的時候,容易在床上到處亂“跑”。家長不必阻止寶寶。爬是寶寶運動的一種方式, 寶寶學會爬行,四肢的運動功能和全身的協調能力才會得到充分的發展。寶寶通過爬行, 拓寬了視野,對外界事物接觸得更多,讓寶寶更多地認識世界,感知世界。

寶寶有這些“壞習慣”,父母沒必要糾正,說明孩子智商高


國際知名的一些專家們做過測試,結果表明,爬得越好,走得越好,學說話也越快,學東西和看、讀的能力也越強。有些兒童出現閱讀困難,也多是因嬰幼兒時期缺乏爬的環境和訓練引起的。所以,媽媽要為寶寶創造爬行的環境,場地開闊,無危險物,鋪設膠墊,讓寶寶在爬行中鍛鍊手、眼、腰、腿等全身部位的協調。

用手抓飯


寶寶有這些“壞習慣”,父母沒必要糾正,說明孩子智商高

大人在吃飯的時候,寶寶用手搶筷子、抓飯也是一種普遍行為。很多家長會立即制止寶寶的這種“不規矩”行為。其實寶寶用手抓飯不僅可以增加他們對食物的熟悉度,逐漸培養他們對食物的興趣,還能避免寶寶長大後養成挑食的壞習慣。媽媽可根據需要,放任寶寶抓,給寶寶準備一個單獨的小碗,也可以將食物及時送到寶寶嘴裡轉移其注意力。

認生


寶寶有這些“壞習慣”,父母沒必要糾正,說明孩子智商高

寶寶之前可能看到誰都笑,但突然有一天,他對陌生人變得警覺起來,一看到人走近就哭。這時,家長要讓寶寶多接觸陌生環境,如帶寶寶去朋友家、外出旅遊,到飯店吃飯,或者讓寶寶多與小朋友玩耍。寶寶“閱歷”越廣,對世界的認識也越多,會慢慢明白那些陌生人對他是沒有惡意的,世界也不像他想象的那麼恐懼,從而改掉認生的毛病,也逐漸培養了寶寶的社交能力。

寶寶有這些"壞習慣",其實正說明寶寶很聰明,如果強行制止,可能會適得其反,所以爸爸媽媽只需要多加引導,就可以提高寶寶的智力水平。

關注“陽陽育兒筆記”,分享實用的育兒知識和經驗,做一個智慧的寶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