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閉嘴吧!下沉市場第一網紅,請你離科學遠一點


幾天前,民間“哲學家”樊登老師為了在疫情中幫大家建立信心,上線了《與病對話-全科醫生手記》這本書的解讀,截止到我發這篇文章,觀看數達到了300萬。


樊登:閉嘴吧!下沉市場第一網紅,請你離科學遠一點


先說結論:《與病對話》這本書的播講,告訴你的是一個牴觸現代醫學,提倡大病小治的歪理。


為了搞清楚是這本書本來就是本爛書,還是好書被歪嘴和尚給唸錯了,我們抱著審慎的態度專門找來了一本。讀完之後結論是:書是平庸的書,解讀是漏洞百出的解讀。


先說這本書。


《與病對話》只是一個全科醫生的回憶錄,全篇都是講故事,當成文藝作品看看沒有問題,當成科普那是腦子進了水了。


作者是個信奉自然主義療法的全科醫生,技術觀和人生經歷導致部分內容有待商榷,還有少量的內容可能是為了故事能通順刪除了不少邏輯細節,整本書看上去確實有些硬傷。


雖然有硬傷,這個作者畢竟是一個醫生,內容倒不是太離譜。


所以,讀了這本書並不會增加你和疾病對話的能力,疾病厲害著呢,不會因為你讀了一本小說去跟你閒扯淡。


樊登:閉嘴吧!下沉市場第一網紅,請你離科學遠一點


就是這樣一個文藝作品,經過樊登老師這個互聯網哲學大師的嘴,成了疫情期間給你科學指導的圭臬。


我們來一步一步拆解。


開篇,忍不住糾正樊登老師一個胡說八道的地方:


樊登:閉嘴吧!下沉市場第一網紅,請你離科學遠一點


多數病毒的直徑在100納米左右,多數細菌的直徑在0.5-5微米,也就是500-5000納米,根據這個數據,多數細菌的直徑是病毒直徑的5-50倍。這個數據不用找什麼艱深晦澀的資料,隨手百度一下就能查出來。


乒乓球的直徑是40毫米,5倍是20釐米,50倍是兩米。也就是說,樊登老師見過的樓可能都是兩米左右。


如果我沒記錯,大樓和乒乓球的梗是出自《十萬個為什麼》1980年版物理2冊,用來比喻原子與原子核的大小,可見我們的樊登老師閱讀量非常之大。


另外,人類有好幾種方法找到病毒,看不到不等於找不到,樊登老師不知道也不等於找不到。具體不再贅述。


回到正題,我們來說說樊登老師是怎麼把經念歪的。


1 樊登的忽悠方法論


樊登的本質也是個成功學販子。和羅振宇、陳安之的套路不一樣,但本質是一樣的:成功學是把一些人人知道的道理包裝起來,再用你愛聽的方式去賣給你。


和羅振宇不同,樊登老師很少講宏大命題,他喜歡講零碎的,符合韭菜們認知的故事。


我們來舉一個例子。


人人都知道的道理:為了賺錢,要壓縮成本。

陳安之:以後的市場會從“物超所值”變成“超級物超所值”。

羅振宇:能不能賺到錢,取決於你的內部熵變算法。

樊登:你看,沙縣小吃的雞腿變小了,老闆很快提了一輛捷安特。


樊登和羅振宇雖然都是掐韭菜智商稅,區別在於羅振宇更喜歡一二線城市的小白領,論證的邏輯比較扯淡,但有迷惑性。樊登的目標更宏大:三億不讀書的韭菜。


韭菜地的屬性不同,導致鐮刀的策略也就不同,羅振宇的策略是裝逼,樊登老師的策略是講故事。


知識難懂,故事好聽,符合你認知的故事更好聽。韭菜們永遠不會先破後立,而學習恰好是一個這樣的過程。樊登讀書APP裡幾乎所有的書,都是那種告訴你簡單道理的垃圾書,再經過樊登老師的二次創作,道理更簡單,故事更好聽。


這些人都非常清楚一點:大眾永遠是一群腦子笨,對複雜信息有天生牴觸,拒絕學習還又渴望速成的韭菜。韭菜們聽了50分鐘的常識小故事,知道了一個自己本該知道的道理,儘管沒有付出任何學習,但還是覺得自己學到東西了,這就是樊登老師牛逼的地方。


做個比喻:


羅振宇就像區塊鏈,描繪的未來特別大特別牛逼,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騙子,但是你就攔不住有韭菜拿著大把的人民幣要躬身入局;


樊登老師就像權健火療,不給你講那些半懂不懂的玩意兒,解決的都是看得見的問題。足療店裡點著酒精熱敷後背,腰確實沒那麼酸了,簡單樸實接地氣。一翻身下了床,一個破搓澡巾賣你幾千塊。


成功學,人際關係,家庭和諧,這些話題永遠有一大堆正的歪的故事可以講,但是科學不一樣,科學講的不是故事。尤其是醫學,錯誤的醫學觀在個別情況下甚至會害死人。


現在樊登老師終於把手伸到這個領域了。


2 講故事和篡改故事


我們拿《藏藥的精神病人》這一章,來分析樊登老師具體是怎麼做的。


樊登老師為了讓演播更加唬人,常常會脫離原文,把劇情做一些“藝術的誇張”。


這就是電視主持人的厲害之處。電視作品是流媒體,看了就忘,韭菜們記下來的只有雞零狗碎的細節和飽滿的情緒。


首先,對於病人的描述:


樊登:閉嘴吧!下沉市場第一網紅,請你離科學遠一點


不搞文字工作的同學可能一下子看不出來其中的端倪,我們來詳細的說說:只看樊登的演講稿,能得出一個什麼結論?


“有迫害幻想”“有人要殺她”“但是表現非常正常”“每天讀書”。


這幾個關鍵字跳入你的腦海裡,給人的感受就偏向於:人畜無害,歲月靜好,只是神經有些過敏的知性妹子。


原文可不是這麼說的,精神分裂症偏執妄想型,發病十年,病史漫長,治療不見效,但看上去是模範病人。


這是內心藏著一頭猛獸的危險分子。如果你不知道這種精神病多可怕,看看這張圖:

樊登:閉嘴吧!下沉市場第一網紅,請你離科學遠一點

後面的情節大致是病人藏藥的手段非常高明,醫生無奈決定插胃管灌藥。


再然後,就是慘絕人寰的插胃管階段:


樊登:閉嘴吧!下沉市場第一網紅,請你離科學遠一點

圖中紅線是樊登老師自由發揮的情節,綠線是樊登老師故意省略的部分。


我們說一個戲劇,一個小說,必須有衝突才好看,而且衝突越激烈,越是他媽的好看。


樊登老師作為媒體工作者,這個道理肯定比我懂。


於是一個正常的治療過程就變成了人間慘劇:


一個知性的,愛讀書的女孩,因為被迫害妄想,被關進精神病院裡。她在精神病院裡拒絕承認自己有病,屢次藏藥,後來殘暴的醫生髮現了這一點,用胃管插在嘴裡,把藥強行倒進去。女孩慢慢地變得嗜睡,開始出現大量的不良反應。


當然了,樊登老師也不會忘記給這件事定個性:


樊登:閉嘴吧!下沉市場第一網紅,請你離科學遠一點


這麼做的作用是對現代醫學控訴,來佐證後面大病小治的觀點。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一個一個講的話,這篇文章能寫好幾萬字。


原書的故事有30多個,樊登挑了十幾個。按照他的講述順序,把8個主要案例做一張表:


樊登:閉嘴吧!下沉市場第一網紅,請你離科學遠一點

(點擊查看大圖)


3 夾帶偽科學私貨


整個視頻看下來,完全就是一個歪嘴和尚念歪經的過程。


作者說牙髓炎導致全身感染中毒,你說根本不知道病根在哪兒;


作者說醫生懷疑兒子急性胰腺炎,做進一步CT檢查,本來是個正常診療過程,你非要說搞錯的話就當成胰腺炎去治;


病人吃結核藥,因為異煙肼有抗抑鬱的作用,所以患者的抑鬱有所緩解,你給個結論:愉快和開心是重要的治療手段。


不知道而瞎說,是蠢,知道怎麼回事亂說,是壞。


這本書的作者是個篤信自然療法的全科醫生,在行醫生涯中,值得驕傲的往事很多是那種用簡單的方法治了大病的經歷,這是不能把這本書當科普的主要原因。


大病小治起效果的永遠是少數,真正的大病會被全科醫生轉交給專科醫生,全科醫生自己處理的都是小問題,不代表病人遇到的都是小問題,這是典型的倖存者偏差。


令人氣憤的是,這種故事反而很受歡迎:韭菜們更願意相信操作簡單、原因神秘、療效顯著的治療方法。另一邊是《人間世》這個紀錄片上映以來,叫好不叫座,因為大部分韭菜們不喜歡一個人與病魔抗爭然後死去的故事。


不僅如此,多數人對於自己患病的風險和嚴重程度,永遠是抱有沙雕一般的樂觀態度。


這也就是樊登老師為什麼對這本書情有獨鍾。


你看,昏迷的老人幾勺水就救活了,胰腺炎吐一場就沒事了,肺結核用藥店能買到的那種抗生素就治好了。


一本普通的文藝作品,被別有用心的營銷販子包裝之後,成為一個牴觸現代醫學,提倡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害人作品。


樊登:閉嘴吧!下沉市場第一網紅,請你離科學遠一點


最後,針對樊登老師瞎J8扯的幾點,提出一些不同看法:


首先,現代的醫學診斷,是一個先建立假設,再去不斷循證與否決的過程。


比如新型肺炎,必須要經過核酸檢測才能夠完全確診是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由於疫情形勢現在將臨床病例也劃歸確診)。

如果沒有核酸檢測,則不能排除是其他肺炎。比如SARS,或者未知病毒引起的肺部感染。


再比如文中提到的急性胰腺炎,CT檢查就是循證和排除的過程,而不是說拍完CT咱直接上手術檯。尿常規紅細胞超標,假設惡性腫瘤,開保守藥物再做進一步檢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並非完全不可理喻。


必須明白:醫生的假設被否決,並不是醫生的判斷出了問題,而是醫生正在用穆勒方法進行循證,大點的毛病三句話確診的那種一般都是騙子。


其次,如果醫療資源允許,小毛病看醫生,是對自己負責。


作者作為全科醫生,在資源不允許的情況下,自然不希望小毛病都來醫院掛個號。建議小毛病自己解決是出於自身利益考慮的說法。


但是有個常識,是小病會拖成大病。


大部分普通人沒有能力對自己的症狀做初步判斷,尋求專業診斷是所有人的權利。把這種行為扣個“過度醫療”的帽子,再去說過度醫療有多麼沒必要,又是看病花錢,又是吃藥傷腎。合著我們韭菜連看個病都特麼不配?


最後,正視疾病,永遠不要誇大情緒對病情的影響。


確實,情緒對健康有影響,但情緒本身並不能治病,更不是什麼良藥,對健康的影響也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有決定性。


你能舉出十個開心樂觀戰勝病魔的,我就能說出一百個天天樂哈哈最後還英年早逝的。


疾病就是疾病,再樂觀它也是疾病。得了病就好好治,這是科學的態度。


誰要是再跟你說,樂觀是第一良藥,你讓他生病了別去醫院,就在家裡看郭德綱相聲,感冒發燒看十分鐘的,腎衰竭看兩個半小時的,分分鐘學會和疾病對話,全程沒有任何副作用。


您可就拉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