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陵为什么不开放?有谁亲自看过,里边如何?

只为明天旅拍


历史上的惠陵有三座。

第一座是汉昭烈帝刘备的陵墓。

刘备的陵墓位于今天四川成都武侯区武侯祠231号,当然如今的刘备陵墓保存十分完好,但实际上三国时期的陵墓不可能完全保存到今天,我们现在看到墓园主体,都是清中晚期时期修建的,包括乾隆、道光等皇帝,都曾出资修缮过刘备的陵墓。

根据史书记载,刘备夷陵之战惨败后,诸葛亮扶刘备棺椁一路走到了程度,并安葬在那里,后来武侯祠也建在了那里,由于诸葛亮和刘备的君臣关系,武侯祠的台阶要比刘备陵墓的低一些。

根据现代考古看来,也确实在武侯祠刘备墓发现了一部分三国蜀汉时期的青砖,衣蛾表明刘备似乎就是葬在这里,然而有关刘备究竟是否安葬在这里,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说法,有不少的史学家如郭沫若先生分析,惠陵有可能只是刘备的衣冠冢,而真正安葬的地方是在别处。

历史上也无任何资料表明刘备墓被盗挖过,因此本着保护的原则,不予打开。

第二处惠陵是唐让皇帝墓。

墓的主人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大哥李成器,李成器是唐睿宗长子,原本具有继承皇位的权力,但是在平定唐中宗末期的叛乱中,李隆基立下大功,李成器遂让位给李隆基。

李成器本人实际上也很有才干,奈何时事不予,一生只以闲散宗室的身份度过,直到去世,李隆基为了感念他,特别追谥他为让国皇帝,安葬在父亲唐睿宗桥陵的旁边,老百姓也称为让冢。

虽然李成器不是皇帝,但是作为唐代规模最大的陪葬墓,虽然李隆基嘱咐过不要靡费,惠陵中也有不少的陪葬品,相比来看,惠陵保存也算是完好,即便是被盗过,墓室、墓道也相对比较完整,另外唐惠陵的地址在陕西蒲县,有条件的也都可以去看一看。

第三座惠陵则是清穆宗同治皇帝的陵寝。

同治皇帝我们不陌生,他是咸丰皇帝的独子,由于生前一系列错误的安排,最终导致了慈禧篡夺了朝廷大权,同治皇帝这一生过的十分艰难,最终死的也基本上是不明不白。

不过同治病逝时期,清朝虽然没落,但仍有相当的实力,因此同治皇帝的陵寝也具备一定的规模,甚至其楠木结构的大梁也大多都保存完好。

但倒霉的就是,由于位于清东陵,因此后来遭到了盗墓贼的洗劫,由于怀疑皇后阿鲁特氏吞金自杀,盗墓贼还特意刨开皇后的肚子寻找。不过清清惠陵如今并未开放,因此陵寝大多保持着当年被盗时候的模样。

据说盗墓贼在挖开同治帝棺椁的时候发现,同治帝的尸骸早已经腐烂,然而皇后阿鲁特氏的尸骸,却保存十分完好,犹如睡着一般。

实际上大家问的应该是清惠陵为何不开放这个问题,其实我国对于帝王陵寝一直都采取的是保护性发掘的态度,由于当年发掘定陵所造成的遗憾,使得我国后来顶下了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寝。

明十三陵之中,唯一开放的也只有定陵。而清朝被开放的陵寝中,只有裕陵、裕陵妃园寝的纯惠皇贵妃地宫、容妃(香妃)地宫、慈禧陵地宫。这些陵寝大多数都被盗挖过,后来进行过抢救性的发掘。

而其他陵寝大多都保存完好,本着保护的原则,这些陵墓都不对外开放。


漫步史书


惠陵是同治帝的陵寝,在东陵景区里并未开放,但可以远远的看一下。

惠陵是同治帝后的陵寝,同治帝驾崩时只有19岁,在同治帝驾崩后75天,专情的皇后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因思念皇帝吞金自杀,离世时年仅22岁。

后来盗墓者听说皇后是因为思念皇帝吞金而死,还特意剖开了皇后的肚子,一通乱翻,后来惠陵被封起来后,便一直未开放。


北京历史讲者—惠清


中国现有的惠陵有两个:

第一个惠陵位于河北唐山,惠陵是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和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的合葬陵寝,位于景陵东南三公里处的双山峪,载淳在位十三年(1862-1874年),生前一直未建陵寝。死后,于光绪元年(1875年)二月,清廷选择双山峪为万年吉地,二月二十三日确定陵名为惠陵。现在的惠陵还未开放,游客不能进去,惠陵是同治帝的陵寝,在东陵景区里并未开放,但可以远远的看一下。

还有一个惠陵指的是三国蜀汉先主、汉昭烈帝刘备的陵墓,甘夫人、穆皇后先后合葬于此。它的住置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祠诸葛亮殿之西南侧,它与主体建筑相平行,是三国时期唯一保存着的帝陵。

刘备墓不开发,一方面是出于文物保护和技术问题的考量,另外一方面国家文物局也有明文规定,不轻易主动去开发帝王的陵墓。毕竟挖人墓地本身就不是多么道德的事情,更何况刘备墓还没有被盗墓贼盗过,就更应该好好的保护它了。








曹哥在西北


公元223年,刘备伐吴失败后,退驻白帝城,四月病逝于永安宫;五月,诸葛亮扶灵柩回成都,八月下葬,史称“惠陵”,惠陵距今1780...

据史料记载盗墓者进入惠陵受到惩罚事,说明刘备墓不可盗挖,也说明了刘备墓从未被盗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