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巡航和全速自适应巡航有何区别?

冷眼观天下941


不管是自适应巡航还是全速自适应巡航,都是属于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只不过相较于自适应巡航,全速自适应巡航是自适应巡航的功能升级版,并且在其基础上,增加了启/停和全速度范围内的智能控制。

自适应巡航是对于定速巡航功能的完善,在定速巡航的基础上,加入了雷达监测、车距判断、主动刹车、智能控速、电子影像以及碰撞预警等辅助安全配置。一般来说,自适应巡航在车速大于25 km/h时才会起作用;而当车辆的车速降至25km/h以下的时候,那么自适应巡航一般就没办法起作用了,需要驾驶者人工驾驶车辆。所以如果你是在高速路上使用自适应巡航功能,那么就意味着驾驶者可以通过这项功能大幅度降低长途驾驶所带来的疲劳感,给驾驶者提供了更为轻松的驾驶方式。同时由于自适应巡航功能可以保持匀速行驶,因此可以降低油耗表现,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全速自适应续航功能,所适用的速度范围就更加广泛了。全速自适应续航不仅是带停走功能,而且工作速度范围可达0-150km/h,这也就意味着全速自适应续航可从车辆静止激活,并且保持安全跟车,还可以跟随前车停车、起步。因此对比于自适应巡航功能,全速自适应续航功能更可以解放驾驶者的双脚,从而更好地减轻驾驶者的驾驶压力。

自适应巡航和全速自适应巡航,都是可以减轻驾驶者的驾驶压力,提高车辆燃油经济性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不过全速自适应巡航要比自适应巡航的适用速度范围来得更广,也更加智能。可以说,全速自适应巡航是高阶版的自适应巡航。


第九车道


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形容就是:自适应巡航是定速巡航的功能升级版,而全速自适应巡航就是在自适应巡航基础上增加了启/停和全速度范围内的智能控制。因为无论是自适应巡航还是全速自适应巡航都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只不过是实现功能的差异不同。

严格的来说自适应巡航本来就应该具备全速巡航的功能,只不过现在由于车型定位及价格的差异让车企把它当成了一个营销手段。下面在了解自适应巡航和全速自适应巡航的区别前我们想对基础版的“定速巡航”有个了解。

定速巡航

顾名思义,通过简单操作设置可以让车辆保持在恒定的速度行驶。这期间可以缓解驾驶员的脚长期踏在油门上的疲劳感,而如果设定经济时速对车辆的燃油性也有很大提升。它的原理是发动机ECU通过接受定速控制单元发出的指令(设定速度)后根据车速传感器和节气门传感器等传递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智能的控制节气门的开度从而使车辆保持在既定的速度下行驶。一般情况下关闭定速巡航和脚踩制动踏板后定速巡航功能会解除。因此定速巡航算是最基本的智能辅助巡航系统,现在很多家庭用车也都普及,但由于功能单一不具备雷达检测和主动预警控制等功能所以它的使用范围也比较窄。


注意事项:高速巡航或者路宽车少的道路很实用方便,市区道路和雨雪地面湿滑情况下由于功能受限或者安全问题不建议使用。

自适应巡航

自适应巡航是对定速巡航的功能完善,在定速的基础上加入了雷达监测、车距判断、主动刹车、智能控速、电子影像以及碰撞预警等辅助安全配置,大大提高了驾驶智能性和便利性它也是未来智能驾驶系统的一个功能缩影。

自适应巡航它是一个电子系统,所以它的功能搭载也会呈现各种差异。比如有些包含电子成像有的没有;有的可以在40KM上实现自适应巡航功能,有的则需要60KM以上;有的会在主动刹车的距离判断上存在差异;有的是双雷达有的是单雷达等等。所以,由于功能和配置的差异导致实际驾驶中自适应巡航也会有不同的“自适应”表现,因此,并不是所有带自适应巡航的车的功能都一样。

它在运行原理可以大概看成如下:感应单元探测前方和车辆运行情况实时反馈给核心控制单元,核心控制单元综合分析感应单元反馈的信息后控制执行单元对车速、节气门、刹车等进行相应的控制完成巡航。另外核心控制单元也会实时接受车辆运行参数与既定设置的参数进行匹配,这一套系统的有序运行就可以实现车辆的自适应巡航控制。说到这你会发现自适应巡航完全是一套依靠电子科技运行的系统,所以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就是关键。因为它实现的功能是辅助驾驶,切不可把ACC当成一个主动安全配置。目前在自适应巡航软硬件中做的比较厉害的是德尔福和博世,而不同品牌车型使用不同的ACC控件成本差异也很大。

全速自适应巡航

看到名字你应该就能想到它可以不受速度影响全速可以使用ACC功能。当然,全速只是夸大的说法并不代表车辆可以在0-最高时速之间自适应行驶,因为车速越高感应单元的灵敏度会下降所以一般的设定为0-150KM,另外也有车型做到25-150KM但不包含启/停也称自己是全速自适应。个人认为全速不全速看两个点:第一就是是否具备巡航状态下的自动启/停,也就是可以刹死后在既定时间内巡航起步;第二就是可以保持低速巡航一般20KM以内,也就说是城市拥堵路段巡航。这两点基本上算是目前全速自适应巡航和自适应巡航的差异,但是从实际使用情况上不能把全速不全速看成好坏之分的唯一依据。因为ACC它包含有很多功能分支,有的车可以全速巡航但不代表其一定有偏离预警、弯道辅助和变道辅助、碰撞预警等功能;有的车虽然不能全速巡航但它可能有超车辅助、碰撞预警和变道辅助等功能。


综上所述,全速自适应巡航本来就可以看做是自适应巡航的一个功能分支,它提供了“全时速”范围内的巡航功能。但是实际上还都包含哪些其它辅助功能还得另外看待,毕竟它是一个多项功能系统相互协调工作有效组合。什么时候该用,哪些情况下应该注意的事项等还得依靠功能介绍和厂家说明。


旋转的方向盘


我们使用的自适应巡航功能有着一定的速度限制,简单来说,一般在车速超过40km/h或60km/h后才能使用自适应巡航功能,而全速自适应巡航是在任何速度下都可以使用自适应巡航功能。

自适应巡航功能是基于定速巡航基础上优化而来的,我们知道,定速巡航只能实现简单的定速,帮助车主省去踩油门踏板这一步,相比之下自适应巡航的功能就更多了。它可以自动刹车减速,在测距雷达的加持下自动检测与前方物体的距离,当测距雷达检测到距离前车太近时可以自动刹车。它还能智能控速:当汽车距离前方车辆太近时,系统自动降低汽车的巡航速度,让车辆与前方车辆始终保持一个安全距离,开车更省心。

自适应巡航还具备碰撞预警功能,这个功能同样基于测距雷达来实现:如果系统检测到本车距前车辆太近就会警告驾驶员。

全速自适应巡航可以看做是自适应巡航的一个功能分支,它提供了“全时速”范围内的巡航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速度太高,感应器灵敏度和反应速度会下降,即使是全速自适应巡航也必须有一个最高使用速度限制。只不过一般情况下全速自适应巡航还会囊括其他功能,在实用性上与自适应巡航体现出差异。


大搜车家选


自适应巡航和全速域自适应巡航实际上是包含于被包含的关系,但它们都属于汽车辅助驾驶系统中的一项。从巡航到自适应巡航再到如今的全速域,它们都是一种科技迭代、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科技的完备、功能的增多,人类驾驶汽车也愈发变得简单,“以人为本”就是技术进步的唯一精髓。

自适应巡航技术是建立在主动安全配置基础上的,它需要通过雷达、超声波和红外传感器以感知前方的障碍、行人、车辆等,它必须具备自动刹车的功能才能保证精确的车距控制。早期的自适应巡航建立在普通巡航基础上,也就是它的启用时速范围与普通巡航无异,而全速域自适应巡航顾名思义就是适用速度范围更广,甚至能实现0-180km/h范围内的广域速度区间,碍于法规的限速120公里以上不具备实用价值,更大的意义在于普通巡航所不及的40km/h以下区间,实现全速域的终极目标就是加入自动排队、跟车功能,也就是一切车辆动态以前方车辆为主,其停即停,其走即走,即便在长时间停车自动退出巡航后,也能通过恢复按键继续原先的巡航设定,其过程无需驾驶员碰触油门刹车踏板。

全速域巡航完善的功能可以彻底释放驾驶员的右脚,从而实现更为简单、轻松、愉悦的驾驶体验。对于无法实现全速域巡航的车型,低于电脑设定的时速后会自动退出巡航交由驾驶员接替驾驶。人类总是难以满足,在自适应巡航出来后都觉得没有主动刹车和保持车距的巡航都是“耍流氓”,但全速域自适应巡航出来后,人们又开始觉得既然能刹车为什么不彻底让右脚得以解脱。自适应巡航的确能在长途行车中大大降低驾驶疲劳感,降低因人为失误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但它是否能舒服的介入还在于标定逻辑的成熟,千万不要过分依赖电子设备,毕竟人类才是主宰命运的个体。(botzi)


DearAuto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有相当多富有技术含量的科技产品被用于汽车身上,这些配置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驾驶乐趣,也在进一步为我们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在这些配置当中,车主应该都听过“自动巡航”这个概念,从这个概念里又延伸出“自适应巡航”、“定速巡航”、“全速自适应巡航”。

根据题主的这个问题,壹车热评今天就来讲讲“自适应巡航”和“全速自适应巡航”都是些什么“鬼”?


汽车的巡航控制其实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当时可不像现在这样智能化。汽车第一次出现巡航控制是在1910年,工程师们通过在当时还处于蒸汽式的汽车身上安装离心调速器,利用地球重力的原理,在汽车上坡或下坡时控制油门的力度,使汽车达到一定的匀速能力,但此时的巡航控制还不能完全解放人们的双脚。

直到1945年,一位盲人发明家通过用发动机传动轴转速来计算汽车行驶速度的方式,采用电磁螺线管控制汽车节气门的开闭角度,达到控制车速的目的。这是现代汽车历史上的第一款巡航控制系统,但直到1958年才被克莱斯勒首次用于乘用车上,很可惜在此后十多年的时间内,该项技术并没有被广泛使用。


不过如今汽车的巡航控制已经极为普及了,自适应巡航系统在功能上和常规的定速巡航原理较为类似,但自适应巡航系统更多的是依赖智能化的传感识别技术。它相比起常规的巡航控制更强调汽车自己对前方车辆、道路状况的一种识别、判断和执行。

自适应巡航系统可借助雷达、激光雷达或摄像头等传感系统自动识别汽车前方的情况,调整行驶状态,让自己保持与前方车辆相同的行驶车速,并保持一定的安全车距范围。自适应巡航系统如果能与车道保持、盲点侦测、碰撞警示等其他安全系统相配合,则会让汽车行驶更加安全。因为这一系列的配置可以在汽车可能会发生碰撞前,提醒驾驶员,并在必要时会自动降低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或自动采取制动措施,从而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目前自适应巡航系统的传感器是主要雷达,而全速自适应巡航系统则是在以雷达为主要传感器的基础下,加入了摄像头等其他辅助识别传感器,从而可以在汽车低速行驶时,能在传感器的识别精度和角度范围方面有更优化的处理。

自适应巡航系统一般是要在车速达到20或25KM/小时以上后,ACC才能启动工作,而全速自适应巡航可以让汽车实现停走自动操作功能,它工作时设定的车速范围大致为0-150KM/小时,它可以让汽车和前车之间一直保持安全的跟车距离,直至停车。然后当前车继续前行时,又可以让汽车从静止状态启动继续保持跟车。当然有些全速自适应巡航也会在某个低速点时,将汽车交给驾驶员控制,这完全是看汽车厂商对于程序参数是如何设定的。


全速自适应巡航算是进一步解放了驾驶员的双脚,不仅可以在车流中自动保持汽车的加速或减速,在堵车或者疲劳驾驶的时候还可以有效地防止追尾事故的发生,它可以说是自适应巡航的一种升级版本,同时也算是应付城市堵车出行的一款利器。不过全速自适应巡航虽然可以自带启停功能,但壹车热评依旧不建议车主因此可以放松驾驶。

首先无论是自适应巡航还是全速自适应巡航,它们都是需要依赖汽车本身的传感器来捕捉车前方的状况,而传感器的识别范围和反应能力,将直接影响这两个配置的使用效果。一般来说车速越快,传感器感应单元的反应能力可能会越低,而道路越复杂,传感器识别的目标范围也就越狭窄。


例如在前车转弯的过程中,如果前车过弯后不在后车的传感器检测范围以内,那自适应巡航系统可能就会自动让后车提速,而此时如果前车过弯后并未提速甚至是在减速的话,这就为后车过弯后追尾前车埋下了隐患。

综上所述,如今越来越先进的汽车科技,确实可以为我们提供越来越多的驾驶便捷性,但我们在无人驾驶汽车并没有得到真正运用的情况下,当驾驶员坐进驾驶位之后,汽车由人来控制的效果始终要好过将生命完全交给电脑。



壹车热评


自适应巡航对速度下限有要求 一般设定40km/h和60km/h才能开启 而全速自适应巡航低速状态也可以使用


行认证


而定速巡航指的是车辆可进行定速行驶,属于自动驾驶的范畴,其原理是驾驶员不用踩油门踏板就可自动地保持车速,这种驾驶方式就被称之为定速巡航功能。一旦开启定速巡航模式,前面无论是山还是水,车辆都不会考虑具体情况,全靠驾驶者的调整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