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一毛不拔,兒子忍不住怒懟,地產圈又一場“坑爹大戲”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抗疫成了每位中國人,所要共同要面對的難題與挑戰。


潘石屹一毛不拔,兒子忍不住怒懟,地產圈又一場“坑爹大戲”

病毒無情人有情,為了能夠打贏這場戰“疫”,每個華夏兒女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抗擊疫情。

有錢的捐錢,有力的出力,國內很多的企業都在為武漢捐款捐物,擔負起自身的社會責任,為我們共同的“母親”奉獻自己的力量。

如馬雲捐款11億,馬化騰捐款15億,還有許多良心企業家皆奉獻了自己的愛心,對於這些人,我們理應敬佩和尊重。

據新聞數據,截止2020年2月7日24時,全國累計捐款額為167億。

細心的網友查看了捐款企業的名單後發現,已有40多家房企為武漢捐款捐物,但是唯獨沒有SOHO集團。

潘石屹一毛不拔,兒子忍不住怒懟,地產圈又一場“坑爹大戲”

讓無數網友不可思議的是,SOHO對面武漢疫情既然一毛不拔也就算了。

可是偏偏老闆潘石屹和老闆娘張欣卻都耐不住寂寞,分別在微博上為武漢加油來蹭熱點,給自己的企業刷存在感。

這下子網民憤怒了,原來在潘石屹夫婦的眼中抗擊武漢疫情,需要的不是真金白銀,而自己的唾沫星子!

憤怒的網友,一擁而上撲向潘石屹夫婦的微博去留言,卻驚人地發現潘石屹夫婦已經把自己的微博提前關閉了評論功能。

潘石屹一毛不拔,兒子忍不住怒懟,地產圈又一場“坑爹大戲”

看來潘石屹夫婦蹭武漢的熱點是有備而來啊,掛不得這麼有恃無恐!

不過潘石屹怎麼也想不到,把自己推上喜馬拉雅山頂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親兒子潘瑞。

老子一毛不拔,兒子怒懟網友,潘少爺憑實力上演了一出“坑爹大戲”!

潘瑞和王思聰同為京城四少,論名聲比起王思聰還是小了很多。

沒想到這段時間王思聰沉默了,潘瑞卻跳出來了。

面對網友質疑,潘石屹選擇了沉默不語,他的兒子“京城四少”潘瑞卻狂懟網友,在微博上接連發文力挺其父。

潘石屹一毛不拔,兒子忍不住怒懟,地產圈又一場“坑爹大戲”

“某會兒都哪樣兒了你咋還舔著臉讓我捐呢?缺嗎?為什麼缺?

讓朋友幫忙送兩包口罩都不知道送不送得到醫生手裡,咋的?

沒捐不讓說話了是嗎?”“口罩都發不明白還想碰我錢?你逗我呢?”

看了潘瑞的微博,很多網友義憤填膺紛紛留言,讓潘石屹父子滾出中國!

其實捐款與否是個人的自由,本不該進行強制。

潘石屹一毛不拔,兒子忍不住怒懟,地產圈又一場“坑爹大戲”

但是潘石屹父子作為焦點人物,在疫情面前不捐款也就罷了,可是還不斷髮文硬懟網友實在有失公眾人物的風範。

面對網友們鋪天蓋地的批評,潘瑞也有招架不住了。

隨後,潘瑞趕緊刪除涉事的敏感文章,同時關閉了微博評論功能。

潘瑞發微博辯解不捐款是因為某會的原因,其實就是轉移矛盾偷樑換柱。

按照潘瑞的邏輯,他們不捐款就是因為某會管理體制不完善,本質上還是缺乏善心,境界不夠!

潘石屹一毛不拔,兒子忍不住怒懟,地產圈又一場“坑爹大戲”

有其父必有其子!不信網友可以看看隔壁王思聰,他在自己還欠款的情況下,依舊為武漢捐出100萬,論格局狂甩潘瑞幾條街。

引發公眾情緒或是因為,潘石屹為了讓兩個兒子到哈佛和耶魯讀書,前後捐贈1.74億美金,面對自己國家遭遇困境的時候居然只打嘴炮。

潘石屹捐贈美國的錢,都是從中國老百姓手中賺得。

潘石屹在中國撈金賺的錢,憑什麼拿去孝敬美國?

潘石屹不捐款,兒子潘瑞狂批網友的背後是,SOHO中國跌落神壇的無盡落寞。

潘石屹一毛不拔,兒子忍不住怒懟,地產圈又一場“坑爹大戲”

2012年潘石屹宣佈SOHO開始去“去地產化”,轉型聯合辦公空間領域,希望以租金收入逐步代替銷售收入。

但是SOHO中國業績的接連跳水,則說明了轉型之路並不順利。

數據顯示,在轉型前,SOHO中國的營業收入最高達到182.1億元,但隨著“去地產化”的深入,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只剩下17.2億元,幾乎縮水9成。

SOHO中國2019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僅為8.89億, 同比增長11.8%;淨利潤為5.65億,同比下滑48%。

潘石屹一毛不拔,兒子忍不住怒懟,地產圈又一場“坑爹大戲”

SOHO中國的股價從年初的3.43港元,下跌至目前的2.3港元,跌幅達49%,市值僅為154億港幣。

2019年中期,SOHO中國業績持續低迷。潘石屹只能甩賣資產用來提振業績。

現在網友們明白了吧?潘石屹一毛不拔的背後,隱藏公司業績接連跳水的無奈,潘石屹和他的SOHO中國跌落神壇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一個偉大的企業一定是社會責任感爆棚的企業,一定是一個可以和全國老百姓同呼吸共命運的企業。

任何一家巨頭企業的崛起,都是實現了企業價值和社會價值最大化的結果。

潘石屹一毛不拔,兒子忍不住怒懟,地產圈又一場“坑爹大戲”

潘石屹確實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但是並不是一個有良心、有愛心的企業家。

潘石屹敏銳地抓住了中國城市化浪潮這一時代機遇,實現了自己的財富人生,書寫了商業傳奇。

在這個過程中有潘石屹自己勤奮努力和遠見卓識,但是更多的是遇上了一個好的時代。

沒有政策的紅利和安定團結的社會局面,潘石屹很難有所作為。

一個企業將自己在祖國賺的鉅款款給國外,慷慨解囊,面對國家疫情一毛不拔,這樣的企業是註定難以持久的,也勢必會被社會和人民拋棄。

今天潘石屹和SOHO的困境就很好的證明了這個道理。

希望潘石屹們,可以早日覺醒回頭是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