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來啦!普通人必須關注的幾個重點

2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聯合發佈《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的通知》。與 2 月 5 日 發佈的「第五版」相比,新版診療方案做了不小的修改。


第六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來啦!普通人必須關注的幾個重點

武漢經濟開發區方艙醫院 2 艙副院長,南京市第二醫院楊永峰主任醫師將兩版的差別總結如下:

1. 傳播途徑增加:相對封閉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

2. 實驗室檢查中強調下呼吸道標本重要性,「為提高核酸檢測陽性率,建議儘可能留取痰液、實施氣管插管患者採集下呼吸道分泌物,標本採集後儘快送檢」;

3. 診斷標準不再分湖北和湖北以外,診斷分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取消了專門針對湖北的臨床診斷病例;

4. 重型診斷增加了影像變化明顯這一條;

5. 治療中抗病毒治療給出了明確的療程——10 天,增加了對磷酸氯喹、阿比多爾的推薦;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療增加了「康復者血漿治療」;

6. 出院標準無變化,依然是體溫正常 3 天、呼吸症狀明顯改善、影像改善和間隔 1 天以上核酸連續 2 次陰性這四條;

7. 增加了出院後注意事項,要求繼續 14 天健康監測和醫學觀察。

其中,普通人最關心的無外乎氣溶膠傳播。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在空氣懸浮過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質和病原體組成的核,形成飛沫核,可以通過氣溶膠的形式漂浮至遠處,造成遠距離的傳播。

第六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來啦!普通人必須關注的幾個重點

但氣溶膠感染人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並不是很多人誤以為的“空氣傳播”。氣溶膠主要存在於密閉空間,在不通風的密閉空間內要格外注意。譬如電梯、飛機、 影院等空氣流動性差的地方。當通風條件上去,病毒稀釋到一定程度,風險自然降低。雖然氣溶膠的傳播距離比飛沫更遠,但濃度低很多,致病力大減。因此,再次強調通風的重要性。

對於一般小區的居民,建議每天至少兩次開窗通風。除非是香港那種“握手房”,打開窗戶可以和對過建築中的人握手,這種情況下另說。此外,霧霾天也不建議開窗通風。如果有居家隔離者,必須單間隔離,或處在全屋出風的位置,公共區域或其他房間自然通風時必須關閉患者所在屋子門窗。

總之,公眾預防室內氣溶膠感染應做到以下幾點:

●儘量避免前往密閉空間,注意室內通風;

●電梯間通風很差,又是小空間,一定要戴口罩、小心觸摸;

●勤洗手、勤擦洗、與他人隔開距離。

對於新冠能通過氣溶膠傳播這件事,需要重視,但無需恐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