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時辰與五臟的養生祕訣(四)一一秋季養生之養肺


四季時辰與五臟的養生秘訣(四)一一秋季養生之養肺

秋季包括立秋到立冬兩個季節——養肺

四季時辰與五臟的養生秘訣(四)一一秋季養生之養肺

一、中醫中肺的生理功能

肺位於胸腔之內,橫隔之上,分左二右三兩肺五葉,是人體中位置最高的臟腑,因又稱華蓋。其性嬌嫩,易染病,又稱“嬌髒”。肺為魄之處,氣之主,五行屬金。與大腸相表裡。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

1、肺主氣,司呼吸:肺不光主司呼吸之氣,也司一身之氣。指肺有主持調解全身之氣之說。體現在宗氣的生成,即由吸入的清氣與脾胃產生的水谷精氣結合產生氣;也體現在對全身氣的調節,有節律性的運動以控制全身之氣的升降。肺司呼吸之氣的功能更易見,乃氣體交換的場所。

2、肺主宣發,肅降:宣髮指肺氣上升和向外周佈散,肅降指肺氣下降和使呼吸道清潔。即氣體的出入。 肺主宣發,體現在三:氣化作用,指將體內濁氣排除;肺氣向上的擴散,指將水谷精氣輸於全身,以滋養臟腑器官;宣發衛氣與皮膚肌腠,衛氣具有護衛肌表的功能,通過此作用將其散發至全身,將代謝後的津液化為汗液排出體外。 肺主肅降,也體現在三:吸入自然清氣;將代謝產物和多餘的水下輸於腎和膀胱;清除呼吸道異物。 宣發與肅降互為前提,相反運作,以完成氣體在體內的循環。肺失宣發或肅降,便表現出咳嗽,氣喘等現象。

3、 通調水道。又稱主行水,以宣發和肅降運動調節體內液體的輸布、運行以及排洩。通過宣發作用,將水液和水谷精氣中的精微部分轉向上,向外輸布,達至全身毛孔,代謝後以汗液排出。通過肅降作用,將水液和水谷精氣稠厚部分向下,向內輸布至各臟腑器官以達溫養之效,最終攜帶機體廢液至腎,以尿排出。受宣發和肅降影響,若出現問題,則體現出水液滯留,水腫等症。

4、 朝百脈,主治節:朝百脈,指全身血脈通過百脈最後匯聚於肺,經此交換清氣濁氣。由此可見心肺君臣之聯,雖然心主血脈,但尚需肺的輔佐以完成其道。因此若有血行不暢之證,則除活血之外,亦需通氣養氣以治療。主治節,是指調節各臟腑的運行,體現在以下四點:司呼吸以調節;司氣機以調節;助心行血以調節;調通水道以調節。

5、肺與其他事物的關聯

(1) 肺在志為悲。與心相照,一喜一悲。若悲傷過度,則會損耗肺氣。

(2) 肺在液為涕。指可由涕液來知曉肺狀。

(3) 肺在體合皮,其華在毛。前半句指一身之皮均依賴於肺宣發的衛氣以滋養,後半句指可從皮毛之相官肺狀。

(4) 肺在竅為鼻。指鼻與喉相同而聯於肺,呼吸通暢與否聯繫到嗅覺靈敏。

個人理解:悲傷時候容易抽泣,應是第一條的體現。鼻與肺直接相通,所以易理解肝開竅於鼻一說,涕液在鼻內,亦如此。由於肝產生的衛氣具保衛皮膚毛髮等功效,故可以由此觀察肺的狀態。

二、談談中醫如何秋季如何養肺

陽氣熾熱而催熟萬物後自然退位,陰氣開始瀰漫,才秋風漸肅,這就是中秋了。早秋正是寒暑交替時節,晝夜溫差大、氣溫冷暖多變,容易受風著涼,引發頭痛、鼻塞、關節疼痛等身體上的不適感。老年人和體質較弱者適應性和耐受力較差,更容易生病,諺語云:“一夏無病三分虛”,一個夏天,身體消耗了不少,整個人都處於氣陰兩虛的狀態——疲乏,燥熱,口渴。夏天陽氣都跑外面來了,身體裡面是虛的,不容易感冒,容易內傷拉肚子,肢體困重。中醫認為至虛之處必是致病之所,處暑後秋風一起,人的氣血開始從外面向裡面走。所以到了秋冬天,人的氣血都藏到裡面了,而外面不足,老人秋冬就容易感冒生病了,中醫叫衛外不固,好比我們身體外面本來抵禦外敵的藩籬沒等敵人來犯就自己先倒了。有慢性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比如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天氣轉涼更容易復發。若是及時在秋天打好營養基礎,增強抗病能力,對於冬季減少病毒感染和防止舊病復發具有重要作用。中醫認為秋為“金”當令,而“金秋之時,燥氣當令”。燥邪傷人,易傷人體津液,津液既耗,就會出現燥象,表現為口乾、唇乾、鼻幹、咽乾、舌幹少津、大便乾結、皮膚幹甚至皸裂。肺喜潤而惡燥,老人經過一個夏天的消耗,一派氣陰兩虛之象。秋燥來襲,更容易出現鼻咽乾燥、聲音嘶啞、乾咳少痰、口渴便秘等情況,肺的功能必然受到影響。

1、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及時順應秋冬收藏規律而養陰,可使體內保證氣血運行的陽氣有所收斂而不致外散,積累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精氣和營養。所以秋季進補,養陰為上。從西醫角度解釋,入秋後氣候逐漸乾燥,肺臟變得脆弱,老人本來身體水分就偏少,皮膚黏膜水分蒸發加速,於是出現皮膚乾澀、鼻燥、咽痛等現象,尤其是老年人的身體機能不斷下降,呼吸肌、膈肌及韌帶逐漸萎縮,肺及氣管彈性慢慢減弱,呼吸功能隨之降低、肺活量也會下降。與此同時,呼吸道黏膜萎縮,纖毛活動功能降低,氣道分泌物易滯留,更容易得呼吸道感染之類的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哮喘、肺炎等。

2、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少辛多酸,禁寒飲。

麻潤其燥:燥是秋季的主氣,肺易被傷,進補時應注意潤補,即養陰、生津、潤肺。補肺潤燥,要多用芝麻、水果、百合、芝麻、核桃、糯米、燕窩、蜂蜜、甘蔗等柔軟、含水分較多的甘潤食物。能夠有效防止秋燥,還能使秋季皮膚潤滑。

少辛多酸:“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洩之。”意思是秋對應肺臟,肺氣宜收斂不宜發散,而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儘量少吃蔥、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辛辣、油炸、酒和乾燥的膨化食品等辛味之物,適當多食酸味果蔬以助養肺。

3、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如番茄、檸檬、草莓、烏梅、葡萄、山楂、菠蘿、芒果、獼猴桃等酸味水果,能止瀉祛溼,且可以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增進食慾。限制粗糙纖維的食物與刺激性強的食物的攝入,以保護腸黏膜和腸道功能;患有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人,可以服用具有健脾補胃功效的蓮子、山藥、扁豆等食物。

4、化解“秋乏”:處暑後,人體出汗明顯減少,水鹽代謝功能逐漸恢復平衡,進入生理休整階段,機體於是出現疲憊感,產生“秋乏”。化解“秋乏”,要保證充足睡眠,早睡早起,避免熬夜。穿衣要“春捂秋凍” 起居宜“早臥早起”。

5、春捂秋凍,不生雜病

:自古以來就流傳著“春捂秋凍,不生雜病”的養生保健諺語。因此,秋季穿衣也要順應“陰津內蓄,陽氣內收”的需要,適當地凍一凍。“秋凍”不能簡單地理解為“遇冷不穿衣”。初秋,暑熱未盡,涼風時至,當天氣驟然變冷時,適當地增衣是必要的,否則不但不能預防疾病,反而會招災惹病。“適當增衣”以讓自己略感涼而不感寒為宜,而不是穿得暖暖和和、裹得嚴嚴實實。“秋凍”的另外一層意思是,晚秋可適當拖延增加衣服的時間,但要以自己能接受為限度。

6、宜“早臥早起”:“早臥”可調養人體中的陽氣,“早起”則可使肺氣得以舒展,防止收斂太多。秋季適當早起,還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對於預防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發病有一定意義。一般來說,秋季以晚9點至10點入睡,早晨6點至7點起床比較合適。

7、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登高望遠: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登高望遠的好時節。秋季運動可選擇快走、登山、打球等,對於老年人來說,運動要以“不累”為標準。運動時間最好選在早晚,中午由於室外天氣仍然炎熱,要避免戶外活動。

四季時辰與五臟的養生秘訣(四)一一秋季養生之養肺

【待續(五)一一冬季養生之養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