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薪潮如期而至,有人降50%,有人降70%,有人“自愿”不要工资

最近几天,各大媒体一直在吹风: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产,积极复工。

换句话说,目前疫情已经有所减缓,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在疫情不太严重的地区,可以恢复生产了不过在恢复生产时,仍然要注意防控。

从目前的新增新型肺炎确诊病例来看,最近23个省都出现了零增长,因此,复工已经成为整个社会最重要的事情。

毕竟,长期不复工,再这么下去,我们没被病毒杀死,也会死于长期没有收入和缺乏物资。

复工是一件事好事,但在这样特殊的事情,等待不少员工却是一件噩耗:要么接受降薪,要么离职。


降薪潮如期而至,有人降50%,有人降70%,有人“自愿”不要工资


特殊情况下,除了降薪没得选

就在上周,朋友所在的公司就收到了一则通知:全员降薪50%,要么接受,要么离职。

员工怒气冲冲,但最后却无奈接受,因为这个节骨眼上,别说“拦腰斩”,就算给更少的工资,总比失业好。

因为疫情当下,除了极个别情况,哪还有公司在招聘呢?表面上这是一个选择题,实际却根本没得选。

当然更有甚者,更加残酷。前段时间松鼠AI的创始人栗浩洋对外表示:“下决心做坏人,全员3.5折工资5个月,最核心高管零工资,一月统一半折。”

用他自己的话说:“没有收入的话只够活6个月了!降降薪大家还可以活两年。”这话听上去理直气壮,但不知道公司发展好的时候,是否实行过全员3.5倍工资呢?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大概是目前不少人当下最惨烈的现状了。

当然,还有部分企业更会玩,除了降薪以外,还号召员工在群里接龙,“自愿”不领取2月份工资:


降薪潮如期而至,有人降50%,有人降70%,有人“自愿”不要工资

不知道这些人是真自愿,还是假“自愿”。

中国常言道,患难见真情,这次疫情不管乐意不乐意,很多员工表现了足够的真情,但患难之后,还能“同富贵”乎?

这是一个难解的谜题。


降薪潮如期而至,有人降50%,有人降70%,有人“自愿”不要工资


降薪给我们什么启示?

这次降薪,不少人都在群里感叹,还是国企好,还是事业单位好。

年轻时不懂事,年纪大了才明白:人这一辈子太长了,谁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谁会先到来。

这话说的在理,从“下岗潮”到“非典”,再到“金融危机”,再到这次疫情,人生的变数太多了,随便一个事件把自己依附的公司击垮,最后都会面临残酷的现实。

但背靠国家这棵大树,则完全不同,不论工资高低,真的可以安稳的过一辈子。

别嫌弃工资低,当下你就应该体会到:

你面临降薪,事业单位的员工仍旧享受着超长的带薪休假;你因为失业无法支付房贷,事业单位的员工表示毫无压力;你走投无路,现在都不知道去哪找工作,事业单位的员工完全没有考虑这个问题。。。。。

当然,事业单位或者国有企业不是每个人都能进去,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做好两个方面的准备真的太重要了。

一个就是给自己一个 Plan B,另一个就是增加被动收入。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万一真正遭遇裁员,一个好的Plan B 能让自己多出很多机会。

以我自己为例,目前主职负责公司运营,副职从事新媒体写作,虽然疫情当下,这一块的收入帮我弥补了很多损失。

另一方面来说,从20岁到35岁,甚至年纪更大,一定要多攒钱。

攒到足够的钱之后,学会做投资,投资项目,投资人,投资朋友。

钱放在手里,永远都在贬值,投资可能会亏,也可能会赢,甚至亏大于赢,但没关系。

我们记住,你投资的是机会和路径,每一次成功的投资,代表你对某个人,某个行业的理解又进入一步,这样在这个领域里持续投资,你总能扭亏为盈。

我有很多朋友,有投资入股电影院,现在每个月几千元固定收益;有投资朋友公司,每年有定期分红;有投资开鸭脖店、麻将馆各种各样的项目.....做的不错的,在上海已经买了5套房,做的一般的,稳定几千元收益也有。

毕竟人生的风险太大了,大部分人都要居安思危,还是那句话:谁都不知,明天和意外那个先来。

希望我们都能度过这次难关!



作者:一只乌鸦不喝水, 从小职员到COO,与你分享有价值的洞见。同名公众号:蹩脚乌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