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怎么寻找疫情的源头?

周老员外2030


受技术限制和处理疫情的方式不同,古代对于疫情源头很难会有准确的定位,一般都是根据水源和食物来判断疫情的发源地。

疫,在古代是让人们闻风丧胆的字眼,无数宝贵的生命被它吞噬,无数家庭被它破坏。曾经,人们将它视为人类不可战胜的恶魔,视为神灵对人类的惩罚,在它面前束手无策,甚至俯首称臣。尤其在战争、灾荒频频出现的年代,如若复加瘟疫,所以诗书记载相对较少。



钱书机大剧院


不管什么时代都是有瘟疫发生的,并且古代的医疗水平很低,防范也比较薄弱,只要发生了,传染率和死亡率都会很高。史书上有写过,每次瘟疫发生,都会有十万人或者是一个地区的人死亡,有的时候一个村的人都死光了也是正常的。在古代,发生的瘟疫次数还是很多的,例如欧洲的黑死病,死了1/3的人。中国的古代,基本上每个朝代都经历过疫情,尤其是隋唐五代,共有50多次,那么,古代的瘟疫如此可怕,医疗水平又低,大家是如何寻找源头的,又是如何控制的呢?

从古到今,病毒的传播只有三个因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所以,古人掌握了这几个途径之后,每次爆发之后,基本上都是从这三个方面着手。手下会最重要的,就是要阻断传染源继续传播,这样一来,才能阻止悲剧的发生。古代的疫情能够死这么多人,主要就是因为医疗水平低,还有一个就是传染源没有及时阻断,这才使得疫情肆虐,遍地都是尸体的惨剧。

如何规避疫情

古代的帝王们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学会阻隔传染源。在明朝的时候,天花一直持续了很久,为了阻断源头,朝廷专门设立了一个官职,名叫“查痘官”,只要发现有起痘的,就立马隔离,很好的控制了源头,如果有官员对出痘的现象进行隐瞒等,都是按死罪处理,这种做法,很好的降低了传染源。

另外,古代的君王还会设立隔空区,古代有记载,患有疾病的不能跟其他人接触,以防传染给别人,从这里能够看出来,在先秦的时候,就已经出现疫情隔离的情况了,魏晋时候,这种隔离制度已经很成熟了。

另外当时还设有专收疫情患者的医院,名叫六疾馆,如果家里有亲人染上了,就可以送到这里来,避免传给家中其他人或者朋友。唐代的隔离更加严格了,还有专门收麻风病的地方。每个朝代的隔离措施,可以说是每次阻隔疫情的重中之重。只要能很好的做到这一点,就能够防止疫情的扩散。

另外,要想很好的阻隔病毒,还要很注意患者尸体的处理。如果带有疾病的尸体不好好处理,随便抛尸,那么病毒跟细菌等大量的繁殖,反而会让病毒流传的更快。例如唐五代的时候,只要发生疫病,就会对尸体进行专业的掩埋和隔离。根据历史记载,天宝年间有一个地区爆发瘟疫,唐玄宗让全国的官员进行尸体的善后工作,从那以后20多年里再也没有发生大的传染病。这种措施对以后的预防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古代的人把瘟疫看成是老天的惩罚,一旦瘟疫爆发,就会重点整治贪官,各地的官员也会自我反省,祭拜老天,希望老天别惩罚当地的百姓。还会认为是官员审错了案,冤枉了无辜的人,国家就会把之前的案子再检查一遍,如果有错判的就会平反。虽然这并没有什么用。不过不管什么时期爆发了瘟疫,医生都是冲在最前面的。


春秋乱舞


古代疫情一般是,寻找村庄人口或牲畜死亡之地饮用水源和食物,还就是传播的数度之快,影响到其它的村里或者地区,调查其死因有何不同?从而确定是否是因为瘟疫。


得胜影视开拓者


古代疫情一般是,寻找村庄人口或牲畜死亡之地饮用水源和食物。调查其死因有何不同?从而确定是否是因为瘟疫。


我本逍遥客


古人那时不发达,只要靠把脉判断,和症状,去啦哪里,和吃啦什么东西来知道的!


发料君


我认为应该没有,科技不发达,只有人传人,到最后病毒减弱,或者天气改变,让病毒慢慢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