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溫和灸、雀啄灸、和迴旋灸

比針更易用

( 二) :艾條灸大家好,我們上節課講到了,艾灸法是以艾為施灸材料,對腧穴進行燒灼、溫熨的一種方法。由於艾炷的大小不易控制,我們在生活中往往會使用製作好的艾條進行施灸。艾條可以在藥店購買,容易點燃,使用起來也是非常方便。

中醫養生:溫和灸、雀啄灸、和迴旋灸

如果手持艾條直接施灸,我們有三種方法可供選擇,那就是溫和灸、雀啄灸、和迴旋灸。溫和灸的時候我們點燃的艾條要距離皮膚 2—3cm,局部有溫熱感無灼痛感就可以了。我們可以在每個部位灸 10—15min,皮膚出現紅暈為度。這裡大家要注意,艾條點燃後的溫度是很高的,雖然離皮膚有一定的距離,我們還是要注意溫度的把握。

本文來源於專欄《經絡養生與康復》原價59元,新課特價只需9.9永久收聽

在施灸的時候,要隨時感知患者的反應,以免燙傷。對於小兒、昏厥、局部感覺遲鈍者,施灸者可以食中二指分開,分別置於施灸部位的兩側,這樣可以用自己的手來感知患者皮膚的溫度,防止燙傷【操作:操作者點燃艾條,距離大椎穴 2—3cm 施灸,食中二指分開,分別置於穴位兩側防止燙傷,使皮膚出現紅暈】。

雀啄灸與溫和灸一樣,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穴位施灸,但艾條點燃的一端與穴位皮膚的距離不固定,像鳥啄食一樣一上一下地移動施灸,這樣的話穴位感受到的熱度是不固定的。雀啄灸也是灸到皮膚紅暈為度,雀啄灸一般適應於急症【操作:將艾條點燃,對準百會穴象鳥啄食一樣一上一下地移動施灸,灸到皮膚紅暈】。迴旋灸是將點燃的艾條一端接近施灸部位,距皮膚 3cm 左右,平行往復迴旋施灸。一般灸 20~30 分鐘。

中醫養生:溫和灸、雀啄灸、和迴旋灸

適於各種痛症、麻木和皮膚病【操作:將艾條點燃,對準曲池穴距皮膚 3cm 左右,平行往復迴旋施灸】。【引入:學生操作溫和灸,提問:老師,艾灸一次動不動就要半個小時,感覺手好累呀】確實,艾灸是一門很考驗耐心的技術。不過還好,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很多輔助用品,來解放我們的雙手,讓艾灸變得更加輕鬆。下邊我來帶大家看一些比較好用的現代化產品。這個是灸架、這種是灸盒、這個是灸筒。這些都是專門用來輔助施灸的器具。

施灸時,我們只要將艾條點燃後裝入溫灸器的內部蓋好,放到施灸的部位就可以了,我們一般以艾條的燃燒時間來計算灸量,灸到皮膚均勻潮紅就可以了【操作:將艾條分成小段點燃,放入溫灸器,蓋好,放置於中脘穴施灸】。這種艾灸方法比較柔和,可以讓灸火的熱力緩慢、持久地刺激我們的穴位,從而起到調和氣血、溫中散寒的作用。對於小兒、婦女和畏懼灸治的人,溫灸器的使用可以讓我們的治療方便很多。通過以上的學習,大家是否都掌握了艾條灸的方法呢?艾灸的操作還是相對比較簡單的,但是同時也有一些注意事項,需要大家謹記。

中醫養生:溫和灸、雀啄灸、和迴旋灸

首先,艾灸法作為一種溫熱刺激,一般用於虛證或者寒證,因此熱證是不宜灸的;另外,孕婦的腹部、腰骶部也不宜施灸。在灸後的半個小時之內,也不宜飲冷水、或是艾灸部位接觸冷水。當然還有,一定要注意用火安全,用過的艾條要放入滅灸器或其他專門的容器內熄滅,並蓋嚴以防復燃【操作:將未燃燒完的艾條放入滅灸器內熄滅,蓋嚴】。

【引入:閱讀針灸學教材,提問:老師,我看書上說有些病症要灸好幾個部位,那這些部位有沒有先後順序呢?】確實,我們無論是艾炷灸還是艾條灸,都是有一定的先後順序的。一般來說,我們要遵循先陽後陰,先上後下的原則。當然也有一些特殊情況除外,比如說如治療脫肛時,我們要先灸尾骨處的長強穴以收肛,後灸百會穴來昇陽舉陷,這是本著"先治標,後治本"的原則來實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