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逆行者——我們在武漢一切都好請放心

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截至目前,柯橋區先後派出2批、共計12名精英醫護團隊前往武漢馳援。在大局面前他們義無反顧,而他們在武漢的工作生活也時刻牽動著柯橋市民的心。

方銀娟:讓我們一起努力 等候櫻花爛漫

“看著您發來的照片,清一色的衣服、清一色的口罩、清一色的信念。您的微笑無法掩飾您的疲憊,但您比心的姿勢卻無比地堅定!”前幾天,正在武漢市肺科醫院支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柯橋區中醫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長方銀娟收到了閨蜜女兒寫來的信,信中表達了對她的思念和敬佩。

今年的除夕夜,方銀娟用20分鐘做出了馳援武漢的決定。1月27日大年初三,她剪去長髮,告別丈夫和上高一的兒子,隨浙江醫療隊奔赴武漢。

今年40歲的方銀娟是區中醫醫院的業務骨幹,到了武漢,她同樣成為了精兵強將。隔離病房是八小時輪班制,病人沒有家屬和陪護,每次上班,方銀娟都有四個小時要全程陪在病人身邊,不僅要做好護理,還要為他們翻身拍背和發飯,真正地成為了病人的“家人”。在不大的病房裡,四個小時下來,方銀娟得走上13000多步。“這麼大的運動量,再加上身穿不太透氣的防護服,每次不到10分鐘,我就汗流浹背,有時候還奇癢無比,好想抓一抓,但一想到這樣會增加感染機會,還可能浪費這一身裝備,我也只能忍耐。”方銀娟說。

方銀娟在武漢已經工作了快一個月,雖然天天過的是醫院、賓館兩點一線的日子,但她已經對武漢這個城市從陌生到熟悉再到感受著它的溫暖。

“湖北人脾氣比較爆,你要小心!”老家的同事叮囑過方銀娟。可到了武漢,她發現,這並不是事實。武漢人民很友好,也非常配合。“當他們知道我是浙江過去支援的護士時,有一位老者對我豎起了拇指,還開心地說,幸虧你們來了,太好了。”

“疫情,讓我看到了人間大愛,也讓我們和武漢人民不分彼此,無比團結。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硬仗,一起等待武漢的櫻花爛漫!”方銀娟充滿期待地說。

陳曉燕:沒有害怕 只有責任與溫暖

“媽媽,武漢的小朋友需要你的照顧,請好好照顧他們。你在那邊安心工作,我會照顧好自己和妹妹的。”2月17日,正在武漢協和醫院馳援抗擊新冠肺炎的紹興市中心醫院急診科護士陳曉燕,收到了10歲大女兒的來信,這是她在武漢抗疫的第二天。

出發武漢前,陳曉燕在朋友圈裡寫道:“國有戰、召必應、應必勝。武漢我們來了!”

2月16日,是陳曉燕到達武漢後的第一個工作日。為儘快熟悉環境及流程,她和隊員們提早1個小時40分鐘出發。“穿上防護服的那一刻覺得自己身份變了,是一位真正的抗疫戰士了。”武漢協和醫院裡超大的工作量並沒有讓她退縮與害怕。一個班次安排4小時工作,一系列防護、消毒工作下來,往往需要8個小時,上完第一個班,臉上各種壓痕、紅疹清晰可見,穿著防護服的這幾個小時,讓她感覺像是進了一個“桑拿間”。2月17日,陳曉燕的工作範圍是醫院的C區,主要護理一個長期臥床的大叔。大叔體胖,活動後胸悶、咳嗽、氣促加劇。7:00接班,詢問完病人情況。起身去送早餐,送到大叔邊上時,大叔已艱難地坐在床上。問大叔哪裡不適,大叔笑笑搖了搖頭說:“我就是躺累了,坐一會。”陳曉燕主動幫大叔搖高了床頭,並告訴大叔有事按鈴,她馬上就到。“謝謝你護士,我知道我們這個病要傳染的,我怕傳染給你,能自己解決我儘量自己解決。”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的陳曉燕,聽到這句話時已熱淚盈眶。

陳芬娟:寒冬即將過去 春天必定到來

今年38歲的陳芬娟是紹興第二醫院呼吸內科護士長,接到馳援武漢的電話已是2月13日凌晨1時零3分。得知她要去武漢,同事們都熱心的幫她張羅起了生活用品。“同事們都很暖心,提醒我朋友圈務必每天打卡報平安”。丈夫羅興國更是一大早便給她去採購了一雙舒適耐用的鞋子。“你去武漢要保護好自己,回來給你補過一個情人節。”分別時,平時有些靦腆的羅興國,給了妻子一個深情的擁抱。

2月14日陳芬娟抵達武漢,2月16日是她前往武漢協和醫院工作的第一天。雖然是個老醫護人員了,但第一次在武漢做個人防護還是不免有些緊張。戴著護目鏡、穿著防護服,一個班下來,陳芬娟臉上的勒痕已深到無法用美顏相機抹去。

2月17日,陳芬娟所在的第二小組提前1小時30分出發。一進入病房,就聽到護士站中央監護儀的警報聲。“昨天那個重症病人氧飽和度只有七十多了,快去請醫生來進行血氣分析檢查。”容不得多想,陳芬娟馬上來到護士站做護理記錄、醫囑核對等工作。核對完滿滿2個試管架上的抽血試管後,護目鏡已模糊。戴著兩層手套的她,又去給病人抽血,“能一針見血嗎?”起初的她時不時反問自己。隨著一次又一次抽血成功,不時有患者對她豎起大拇指,讓她長舒了一口氣。

“曾經有過無數次擔心,患者是否理解、能否及時上手。當看到病房裡老者,眉心舒展,我們的情緒總會被鼓舞。”在陳芬娟的日記本上記錄下了這些感動瞬間。

2月23日,武漢,晴,陽光灑進病房,暖意四起。在這些個與病毒賽跑的日子裡,無問晝夜的最美逆行者們相信寒冬即將過去,春天必定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