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精神闪耀抗“疫”最前线

九江新闻网讯(邱东兴 九江报业融媒记者 商乐)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我市各级劳模发扬冲锋在前、战斗在前、奉献在前的劳模精神,迅速行动起来,全力投身于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中,让劳模精神闪耀抗“疫”最前线。

“我退休了,但劳模精神不能退休”

今年66岁的全国劳模陈淼洋,曾带领并指导农民创造了我国长江、黄河流域百亩连片子棉亩产1014.12斤的历史纪录,为农民实现每亩增收1680元。疫情爆发以来,陈淼洋自发参与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用自己的行为践行着一名老劳模老党员的担当精神。

在村部广播室内,陈淼洋将《致广大市民的倡议书》通过大喇叭播报出去,提醒村民少上街、不串门、不集聚;在村交通管制点,他带领党员突击队员们做着车辆管控、信息登记、防疫宣传、值班值守等工作;在行动不便的村民家中,他帮忙代购生活日用品,对房屋角落喷洒消毒液;面对武汉返乡人员提出的疑问,他总是耐心地解释再解释……“我虽然退休了,但劳模精神不能退休,我义不容辞!”陈淼洋坚定地说。

为减少交叉传染风险

连夜开发社区疫情防控信息采集平台

1月30日,九江市正式启动“党建+联防联控双报到”行动,引导广大党员到疫情防控一线勇担当、做表率。江西省劳模、九江电信职工屈勇第一时间加入到社区志愿者队伍中。

2月7日,屈勇协助物业开展社区疫情防控信息登记。工作中,爱琢磨的他很快发现,传统的上门登记、拦截登记、电话登记等方式存在不少弊端。“这些登记方式工作效率较低,且工作人员容易频繁发生人与人、人与物接触,增加了交叉传染风险。”屈勇说。忙完一天工作后,屈勇利用自己技术特长,连夜开发出社区疫情防控信息采集平台,其采用微信扫码的方式登记个人信息和健康状态,可针对多人同时实现零接触信息采集。

2月8日,社区疫情防控信息采集平台在濂溪区万诚中央公园小区正式启用,工作效率大大提升。这种信息采集方式也很快传播开来,浔阳区人民路街道德化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找到屈勇请求帮助,屈勇为该社区搭建了采集平台,短短2天时间就完成了300多户近900人的信息采集,大大减轻了社区疫情防控压力。截至2月13日,九江中心城区有56个社区应用了该信息采集平台。

发挥劳动模范带头作用

为一线抗疫人员捐赠20余万元应急物资

自防疫攻坚战打响以来,九江市劳模、江西津晶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明志,第一时间成立了防疫物资捐赠筹备小组,迅速组织捐款并落实好捐赠物资,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曹明志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带头作用,号召所在商会会员、企业及社会力量投身疫情防控工作,汇聚各社会力量奉献社会爱心。2月2日上午,在他的带领下,一批批防疫应急物资及时送往了九江市中心城区各街道及市监局、执法局等部门,共捐赠口罩42000个、方便面100箱、防护服50套、洗手器9台、抽纸18提,总计价值20余万元。“希望这些应急物资能够为九江的疫情防控工作尽一份绵薄之力,也希望更多的爱心企业加入,众志成城抵御疫情。”曹明志说。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各级劳模纷纷行动起来,让劳模精神的旗帜在抗疫战场高高飘扬。修水县劳模志愿者协会通过自发捐款,共筹集3.4万余元爱心款用于购买防疫物资;瑞昌市总工会劳模志愿服务队前往该市桂林石山村检测卡点、高速路口检测卡点、白杨赤丰村检测卡点等疫情防控一线检测卡点,对战斗在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进行慰问,并送去了泡面、八宝粥、饮料、食品、水果等物资;武宁县劳模卢建军向武宁义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发出募捐倡议书,为战斗在一线的工作人员筹资购买口罩防护服等抗疫物资,共收到爱心款64128元,分别购买抗疫物质捐赠给该县人民医院、公安局、豫宁街道办社区物业、城市管理局环卫工人等一线抗疫人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