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传递:淅川三小“抗疫,我们在一起”先进事迹及征文展(二)

疫情当前

涌现出无数英雄事迹

淅川三小的全体师生

也在用自己点点微光

照亮这段灰暗的日子

(一)校园“微光”——人物篇

在灾难中守护花开

(全丽君老师先进事迹介绍)

全丽君,女,淅川三小一年级语文教师,兼任班主任、一年级语文教研组组长、校低年级部德育主任,曾多次被评为市县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德育工作者。多重的身份,代表着多重的责任,在新冠病毒肆虐的日子里,她用自己微弱的光和热温暖着一群可爱的孩子,鼓舞着的一群亲爱的战友。

她是老师,可突如其来的疫情,却无法让她回到课堂,站在孩子们面前。疫情不去,孩子们无法回校学习,怎么办?上级的“停课不停学”任务一下发,她便开始积极筹备网络授课答疑,每天提前备课,准备一天的课堂学习和课下练习任务,找出每节课中易错知识点,利用钉钉直播和班级微信群对学生们进行线上指导。由于网上授课,有一定的局限性,加上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她把学生分为两个层次分别建了培优群和补差群,对易错点进行重点的指导。每天早上七点准时在群里叫醒孩子们及时起床,安排一天的学习任务,并要求孩子们每天的书面作业必须提交在相应的平台。

网上作业批改有一定的难度,群内信息多,内容杂乱,作业反馈刚一发,很快就被家长们雪花一样的打卡信息覆盖淹没,为了让孩子们及时了解自己的错误之处,她只好边批改边记录,把每个孩子每天的作业错误一一记下,最后在晚上7:00利用同一时段进行集中反馈,疫情防控以来,仅批改作业的登记本,她的案头已经摞起了三、四本,由于细致的工作,每天下午的全校作业督导,她们班的作业打卡数和作业质量总是位居学校前列。

扎实的教研是确保高效教学的关键,为了能够深入钻研教材,提高业务水平,她每天坚持和孩子们一起聆听“空中课堂”,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并在群中分享。为了让组内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每天晚上八点以后,敦促两个女儿上床休息后,她便组织组内同组老师开始了每天的例行教研,大家一起研讨第二天的学习内容、一起讨论疑难问题、一起研究归纳今天“空中课堂”孩子们可能听不明白的地方……为了检测孩子们每天的学习效果,每学一课,她总会提前出一份试题,经组内协商认可后再编辑成电子文档,让大家共享。课课练,单元练成了孩子的作业,更成了她每天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灾难让人成长,实践是最好的课堂!百年不遇的疫情,不仅带给了世人带来更多的反思和感悟,也给“立德树人”这一教师使命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除了是一名语文老师、是两个学龄孩子的妈妈,她还分管着低年级部的德育工作。为了在疫情防护期间,引导本部教师按照学校要求扎实开展德育工作,及时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生命教育、疫情防护知识教育等,她多次通过校讯通、短信、微信等途径,开展宣传动员,鼓励老师们一定要扎实组织学生们观看学校推荐的各类教育视频、背诵古诗词、完成各项德育作业……此外,为了通过督导反馈提振老师们的工作信心,每天在完成了本班的教学任务后,她总会认真对本部18个班级的德育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记录、统计,并及时在年级群里总结优点、反思不足,给大家鼓励和指导。虽然低年级是最难进行深层次德育渗透的学段,但在她的带领下,大家都能积极动员家长开展亲子共观、亲子共谈、亲子共诵,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方向,在不幸中守望幸福、在灾难中学会成长。

风雨之中践初心,灾情面前显担当。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她不能手握手术刀与病毒搏击,不能肩扛重担与时间赛跑,但她却一直在用自己最质朴无华的言行恪守职责、履行自己“师者”的本分,担当起“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正如两个女儿对她的评价:她不是她们的妈妈,而是一班学生的妈妈。

“微光”传递:淅川三小“抗疫,我们在一起”先进事迹及征文展(二)

全丽君老师

(二) 喊话前线——我们的“心声”

篇一:教师“心声”

春天已到,未来可期

淅川三小 崔丽圆

庚子年的春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仿佛一阵旷日持久的寒潮肆虐,封锁了武汉,冻结了所有人关于这个春天的畅想。揪心、感动、焦急、钦佩,我们共同经历了种种复杂的心情。疫情便是命令,抗疫便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疫情从武汉蔓延到全国,支援从全国飞驰到武汉。多支医疗队奔赴湖北,赶往武汉;源源不断的物资,翻山越岭送往江城。无数人正在和时间赛跑,他们正在用生命点燃着生命!在这次举国上下戮力同心所开展的战“疫”行动中,无论你是践行善己,自我隔离的奉献者;还是奉行同道,尽己所能的布施者;抑或无畏共享,投身一线的坚守者。一座座小小的城市,一群群淳朴善良的民众,守望相助,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温暖动人的抗疫之歌。这样的情景,这样的故事,在祖国960万平方土地上,每一天,每一个时刻,每一个角落都在上演……

我们无比欣慰又深感敬佩地看到:我们悉心呵护且不断追寻着的中国声音,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正为每一个逆行者的战士画上最特别、最强有力的注脚。

国家在行动!国人在行动,教师也在行动!我不是英雄,我也不想做英雄。我只知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难当头,我要尽己所能,坚守教师的岗位,要把疫情变成教材,完成好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培养出学生们坚韧不拔、从容不迫、爱国爱民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用成长的足迹踩踏灾难,让不幸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这是教师的智慧和力量,我们把这场灾难,把这活生生的教材,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化作课堂的养分。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的专家、医护人员、公务员等社会成员,不同的社会角色究竟要如何对待生命、如何理解责任,这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修的人生功课。每一位教师早已在屏幕前构筑起了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的坚实堡垒;“停课不停学”里的“学习”,更多的是广义,是让我们在生活的波澜中思考本质,借助互联网和信息化的教学资源与特质,建立属于自己的精神天空。教学形式的演进只是为了服务教育本身的意义,疫情之下,看似“轻松”的假期,被赋予更加重要的教育使命。

面对这重要的教育使命,多少教育人在焦虑,在彷徨,守护在屏幕前丝毫不敢懈怠,无数次祈盼春暖花开,重回校园,千万次祈祷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虽球粉笔安静地呆在角落,虽绿茵场空无一人,但请相信,粉笔并非被弃之高阁,绿茵场尚能承载奔跑的脚步,你看,爱已汇成海洋,春天已经到来,疫情终将离去!待三月,烂漫樱花纷飞,一定会把幸福生活装点!

七律·战病魔

淅川三小 吕静丽

鼠年伊始病魔狂,

荆楚大地掀恶浪。

忍能疫情乱蔓延,

中央斩魔号令响。

众志成城天兵降,

火神雷神过大江。

人民战魔定胜利,

神州处处春暖洋。

篇二: 同学“心声”

致奋战一线的“最美逆行者”们

亲爱的叔叔、阿姨:

你们好!

前不久,看到你们再次奔赴前线的场景,我的内心别提有多激动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你们不仅不害怕吃苦,还为了守护数万人的生命,致自己的安危和生命不顾,全心全意投入到抗疫一线,在此,我要向你们深深的敬礼。

在医院病房里,在各个交通关卡,在火神山、雷神山的建筑工地上,到处都有你们的身影。哪里最危险、哪里的病患最多,你们就出现在哪里,你们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给我们安全的守候,把我们保护在安全的阵营!新闻中无数的镜头,无数的场景,无不让我们感动和震撼!看到服务雷神山,火神山中您们穿上了惨白的防护服,戴上了紧贴着脸颊的口罩。当你们脱下的惨白的防护服摘下口罩后,那一刻不是大汗淋漓。脸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子。多么的坚强和无私啊 。

亲爱的叔叔、阿姨,有你们,是我们中国的自豪!作为小学生的我,一定认真落实课内作业任务,扎实学习,为有一天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努力!学习您,学习你们,勇敢地面对社会责任,为实现中国梦而读书!中国,未来可期!

再次,我想对你们说,有你们,中国必胜!武汉必胜!

河南省南阳市 淅川三小 五三班 杨艺林

2020年2月21日

抗击疫情,防控有我

淅川三小 五一班 吕铭豪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节日,因为过春节时我们可以放鞭炮,收压岁钱,可以和哥哥,姐姐们一起吃美味的大餐。然而,今年春节期间,武汉一种名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然造访,打破了这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残酷的病毒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它的传播速度异常迅速,使人们一度陷入焦虑,恐慌的情绪之中。家家户户都家门紧闭,昔日繁华热闹的街道变得冷冷清清。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悄然拉开了帷幕,在这生死攸关之际,全国各地涌现出了很多令人敬佩的医护工作者,他们惜别家中团圆的老小,义无反顾的奔赴在抗疫第一线。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爷爷挂帅亲征,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抗衡,他滋润了人民的心田,给人民带来了无限的希望。

榜样的力量激励着我们前行,我们青少年也要发奋读书,用知识和学问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将来做一个像钟爷爷一样顶天立地的国家栋梁之人。

我坚信,从现在起,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听从钟爷爷的防控防疫指挥,同舟共济,勇往直前,疫情一定会逐步控制,胜利的曙光一定属于我们!加油,中国!加油,武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