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肥用了大量的有機肥,為什麼沒有效果?

A雨小寶


底肥用了大量的有機肥,為什麼沒有效果?在農村,農民在種植作物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在開始播種的時候,農民使用了大量的有機肥,作物生長狀況並不好,仍然像缺少施肥一樣,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第一,種植地塊土質極度貧瘠。農村有些土地,不是固定的種植久遠的土地,土質貧瘦,地力貧瘠,土壤含腐殖質太少的沙地、泥地,如新開墾的河邊地塊,山坡泥地等等,從未種過作物的地方,連野草都很難生長的地方,在作物播種時,使用了大量的農家有機肥,結果肥效甚差,莊稼仍然生長不良好。這主要是土壤地力差,非常貧瘠,缺少腐殖質,所施的底肥根本滿足不了作物生長髮育的需要。因此,用了大量的有機肥,結果肥效仍然很差。


第二,底肥因存放時間過長失效。在農村,農民堆制的農家有機肥。如家禽糞肥、家畜糞肥、雜草堆肥等等農家有機肥,放置在露天場地上,風吹日曬,雨淋雪壓,從無遮蓋,在惡劣的存放環境中,動植物下腳料和殘體在生物化學過程後,所形成的氮磷鉀等營養物質肥料,被雨水溶液稀釋後,並隨雨水一起流走,還有有機物轉化成的氣太氮肥被高溫而揮發了,使肥料的養分全部或部分失去了,變成毫無肥效的含有腐殖質多的雜土一堆。這種現象,在農村大有存在,在播種時,這種有機肥使用量大,也是沒有肥效的。


第三,底肥因質量太差肥效有限。有的農民堆制的農家肥料,雜草、畜糞、禽糞等等主要肥源量的比例過少,而雜土比例過大,含肥料量實在太低了,肥料質量太差。還有,好的肥料處理不當,腐爛熟透程度差,基本上是生料,沒有通過充分的生物化學反應過程,肥料轉化肥效程度差,幾乎沒有肥效。這樣的肥料,在播種作物時,使用量非常大,也沒有什麼肥效。因此,作為作物的底肥,必須堆制發酵腐爛熟透後,通一系列的生物化學過程後轉化成氮磷鉀充足的營養物質後,才能使用,才有很好的肥效,否則是沒有肥力的肥料。


總之,作為作物底肥的農家有機肥,必須是要通過高溫發酵腐爛熟透後轉化成肥力充足的肥料,避免肥料營養物質因存放環境惡劣而失效,並且使用時保質保量,依據土壤地力合理考慮使用量,達到滿足作物正常生長髮育的目的。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鄂東三農,一起探討三農問題!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除!】

鄂東三農


【大別山鷹】答疑:底肥用了大量的有機肥,為什麼沒有效果呢?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為什麼沒有效果,下面我就來講給你聽:

所謂有機肥是採用天然動物糞便、植物莖杆、餅肥、塘泥和田園土等的統稱,不同的基質所含的有機質和氮磷鉀及微量元素也各不相同,加上加工漚制方式不同,所產生的肥力和後勁也不相同。再者,有機肥是一個氮磷鉀含量一般,但有機質含量較多,因此雖然能促進作物根系生長,後勁足,必竟不是單一的元素肥料,特別是對一些需要某種營養元素高的作物來說,雖然施足了有機肥,但由於含量不能滿足生長需要也是不行的,還應該及時補足所需的氮磷鉀等單一元素肥料。

在植物生長中,不同時期有不同養分的需求,例如,在栽培期以農家肥為主,有利於根系生長,促進根鬚吸收,向植株提供足夠的養分。而到了植株開花結果期,由於養分消耗大,既需要利於植株生長的氮元素,又同時需要有利於開花和果實膨大的磷鉀元素,有的還需要硼、鋅、鈣、鐵和鉬等微量元素肥料。因此,如果我們在種植過程中,認為只要施足了大量的有機肥就能保證作物的豐產的看法是片面的,應當予以糾正。

以上是@大別山鷹的觀點,關注@大別山鷹,關注#頭條三農#,每天為你分享不一樣的三農觀點。


大別山鷹


有機肥的使用出現效果不佳的原因很多,在此分兩大類(不包括病害這一類),第一類是生產企業的原因,第二類是使用方面原因。

第一類生產企業的原因

企業生產控制方面的原因裡面涉及到質量控制,在這裡重點討論養分、pH、氯離子含量、含鹽量、陽離子交換量、腐植酸、小分子脂肪酸、重金屬、有害微生物等因素。這些內容有很多並不出現在有機肥料行業標準裡面,但卻不得不注意。

01

養分

由於原材料本身養分低或發酵生產工藝原因,有些企業的有機肥發酵出來,其養分並不合格,加上有些廠連化驗室都沒有,一批產品就這樣邁向了市場。

有些企業檢測發現養分不夠,但也捨不得添加化肥補充,也使這些產品邁上了市場。無肥料登記證的企業所生產出來的產品,並不在市場上流通,一般是直接面向用戶,這一塊特別難以監管。

02

PH

原材料本身pH就各有不同,在發酵過程中,pH變化也較大,如果發酵過程控制不好,有可能發酵出來會發現pH在8.5以上,或5.5以下。

特別是過酸的產品會導致農作物生長受阻或死亡,而過鹼的有機肥料,由於南方土壤普遍偏酸,危害反而不大。

03

氯離子含量

一般沒有人會去檢測氯離子含量,但有些原料卻含有不少的氯離子,特別是在嚴重忌氯的作物上使用時,會出現嚴重問題。

也有些廠家使用氯化銨這一類含氯化肥加入到有機肥中,以提高總養分中的氮,這也是導致氯離子含量增高,影響農作物的生長。

04

含鹽量

肥料鹽份高,就好像把一包食鹽灑到有限的地裡,作物很受影響。一般來說,生活汙泥、廚餘垃圾等原料的鹽份較高,不耐鹽的作物會出現黃葉、掉葉、萎蔫、死亡等現象。有人認為,當堆肥EC值小於9.0ms/cm3時,對種子發芽沒有抑制作用。

05

陽離子交換量

一般腐熟的有機肥,其陽離子交換量大,保肥肥力,緩衝能力強,對pH、鹽份有很好的緩衝作用,對於維持土壤的良好狀況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而沒有腐熟的有機肥甚至是曬乾就賣的糞便,其陽離子交換量極低,起不到應有的緩衝效果,相反,還會危害土壤本身的緩衝效果,造成作物生長障礙。

06

腐植酸

新鮮原料幾乎不含有腐植酸,腐植酸是在有機肥發酵生產過程中不斷產生的,以高溫發酵(大於50℃)尤為明顯。

腐植酸與銨、鉀、鈉結合,具有刺激作物生長的功能,也具有易吸引的效果,也可提高作物抗逆性,促產,促萌發,腐植酸更可因為其交換能力而增強土壤緩衝能力。

07

小分子脂肪酸

低級脂肪酸對種子發芽和植物生長有不良影響。小分子脂肪酸易招引蒼蠅,這比較容易觀察出來。

一般來說,小分子脂肪酸存在於未腐熟的物料中,如新鮮雞糞等。其所帶來的危害是:小分子脂肪酸會抑制種子萌發,會抑制根系生長。

08

重金屬

重金屬會在植物中積累,最終通過食物鏈集中到人身上,對人造成傷害。同時重金屬也會對農作物的生長造成損害。

由於設備昂貴,大部分企業是沒有設備對重金屬進行檢測的,農資市場到現在才多見執法部門對重金屬進行檢測。

09

有害微生物

堆肥溫度在50℃以上的時間不少於5天,可以殺死病原菌及蟲卵,達到無害化。

但實際上很多廠家有機肥生產過程中,由於工藝水平原因,未能達50℃以上或達到了卻時間維持過短,大部分蛔蟲卵、大腸菌群等未能大部分殺滅,這就影響了作物健康生長。


江小潭


你好,我是衛農,很高興回答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

對於題主提出的,底肥用大量的有機肥,為什麼沒有效果?這個問題,衛農以為不可能沒有效果,只可能是效果不太明顯而已,對此衛農想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一、有機肥的種類。

有機肥包括腐熟的農家肥,以及工廠加工的商品有機肥。其中農家肥比較複雜,既含有畜禽糞便、人糞尿、油渣、豆餅,麥麩、酒糟、醋糟等糧食下腳料,也有用雜草、樹葉、廚餘、作物秸稈等漚制的農家肥,還有農民蒐集的各種土雜肥也是農家肥。商品有機肥的原料來源也比較雜,尤其是有些小企業生產出的有機肥,甚至可能不合格。

二、有機肥的作用。

有機肥的主要作用是用來改良土壤的。就是通過施用有機肥,破除土壤板結,改良土壤團粒結構,疏鬆土壤,提高土壤通透性,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和有益菌群數量,培肥地力,有利於農作物根系良好生長,以及對養分的吸收利用。

三、有機肥的肥效。

有機肥不是速效肥,而是長效肥,其施入土壤以後,要有一個比較長的轉化過程,才能逐漸被農作物根系吸收利用。而且有機肥養分種類雖然比較全,但是含量比較低,依據有機肥標準,只要氮磷鉀含量大於5%就是合格的。但是由於有機肥的原料不同,往往許多有機肥養分含量,可能還達不到標準的要求,再加之有機肥的肥效比較慢,因此施用後效果會不太明顯的了。

四、有機肥的施用。

有機肥一般來說都是作為底肥施用的,以蘋果樹為例,底肥都是在秋末冬初施用的,就是為了給有機肥有一個比較長的轉化過程。再就是施肥要與澆水相結合,好讓養分能夠融化,如果施肥的時候,土壤墒情比較差的話,有機肥也就不容易轉化的。由於有機肥養分含量比較低,轉化比較慢,因此在施入底肥的時候,最好能夠同時施入複合肥,這樣的話,長效與速效相結合,才有利於農作物吸收利用的。

綜上所述,有機肥由於主要作用是改良土壤,養分含量比較低,肥效發揮比較慢,加之有機肥原料來源比較複雜,以及施肥時如果土壤墒情比較差的話,讓人感覺沒有肥效,其實並不是沒有肥效,而是肥效比較慢。在施有機肥的時候,首先要購買合格的有機肥,根據土壤肥力,以及農作物的需要合理施用,其次是施肥要與澆水相結合,最好有機肥與複合肥配合施入比較好。

以上是衛農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


衛農老頭


原因有七

一是,微生物含量高的生物有機複合肥的效果較好,微生物含量低的生物有機肥的效果欠佳;

二是,生物有機複合肥中,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配方含量高的效果好,配方含量低的效果差;

三是,生物有機肥或者生物有機複合肥對土壤墒情要求較高,土壤墒情好的年份效果好,遇到乾旱的年份效果不佳;

四是,生物有機肥或者生物有機複合肥與速效化肥配合施用的效果好,單一施用的效果反應較遲!(與化肥混用要注意化肥用量不能過大。高濃度的化學物質對生物有機肥裡的微生物有毒害作用,尤其注意不能與碳酸氫銨等鹼性肥料和硝酸鈉等生理鹼性肥料混用。)

五是,生物原料中有機質含量高的效果好,有機質含量低的效果稍遜;(生物肥中的有效菌賴以生存和繁殖的條件是有機質。而80%以上的果園菜地都在施用無機化肥,土壤板結透氣性差,使得一些厭氣菌大量繁殖,如鐮刀菌、齊整小核菌等。更嚴重的是有機肥極度缺乏破壞了土壤的團粒結構,降低了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合格的生物有機肥中的有機質能達到40%一般用量達到80公斤左右堅持倆三年效果會非常明顯。)

六是,將生物肥或生物有機複合肥既作底肥又作追肥的效果好,僅作追肥的顯性效果不足;

七是,要注意施用時的地溫和方式!(果樹)

首先地溫要在5~35℃內施用,低於5℃生物有機肥中有效菌種不能發酵繁殖,高於35℃菌種會被燒死。搭配使用要注意隔開單獨施用,不要和大化肥(氮、磷、鉀)同時混合施用。有些果農為圖方便常和大化肥同時施用!正確的施肥方法應採取放射性溝施,挖30釐米寬、25~35釐米深的溝,先施入大化肥,填一層10釐米左右的土,再施生物肥。這層隔離帶減少了大化肥水溶下滲後殺死其生物菌種的機會。


大寶知識人


底肥用了大量有機肥卻效果不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找原因。

1、有機肥質量很差。比如有些用淤泥、工廠下腳料等製造,本身裡面有機養分很少。

2、有機物料沒有進行發酵腐熟,並且土壤內微生物不足,使得有機物料的養分釋放不出來,沒法發揮作用。

3、某些養分缺乏,造成養分供應不平衡。植物必需的營養元素有17種,很可能我們使用的肥料裡面某種養分嚴重不足。這個短板,會使其它養分也難以發揮作用。

4、土壤環境惡化。比如酸化板結,粘重不透氣等,都會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

希望能對您有用,謝謝。



生態種植技術


如果你依靠底肥種植各種農作物,有明顯的效果,我說你錯了,如果你不是在生產無公害的農作物,就沒有必要去大量使用有機肥來代替化肥,這得有有機肥的特性決定的。

我們知道,有機肥分很多種,有以農家用腐葉土嘔制的農家肥,有以雞糞、豬糞、鴨子糞為主有機肥,同時還有以花生餅和豆柏為主的餅肥,以及一些商家生產的商品有機肥,這些有機肥如果大量的所用到田地裡,可以增加有機質的含量,改善土壤,提高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可以起到解磷解鉀的作用,促進化肥的利用率,它是農業生產當中必不可卻的有機肥料。但是由於近些年農民大量使用複合肥,造成土壤有機質下降,導致增肥不增產的現狀,於是一些農業專家就建議少使用複合肥,增加有機肥的使用量,以此來改善土壤結構,活化土壤,達到增產的目的。

可是如果一味的只增加有機肥的投入,而減少化肥的使用量,一年還可以,如果兩三年以後,不但起不到增產的作用,還會使土壤瘠薄,造成產量降低,除非你是為了生產無公害農產品,因為有機肥和化肥相比,有機肥不僅肥效持久緩慢,肥料當中的養分利用率非常的低,何況一些有機肥的氮磷鉀含量非常的低,以群眾認可的人糞尿為例,含氮量只有0.5%,含磷0.13%,含鉀0.19%,一般的情況下這些有機肥多少含氮的有機肥,就是尚品的有機肥含氮量也只有5%,其他的都是有機質,但是農作物需要的是大量的氮磷鉀複合肥,不同的配方都能滿足不同農作物的生長需求,主要合理的所用就會獲得良好的效果。

同時應該注意的是,目前市場上的有機肥參差不齊,一些打著含有各種微生物,有益菌的複合肥都是一些噱頭,都在過度的宣傳有機肥的性能,要知道一些有機肥當中的有益菌在土壤當中是起不到增產的作用,它的效果只是讓土壤能夠更好的吸收和轉化複合肥的利用率,所以要想獲得高產還必須根據土壤的肥力和種植農作物對肥料的需求搞好配方施肥,以滿足各種農作物營養需求,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鄉里鄉韻


為什麼很多農戶用了大量的有機肥而效果很差呢?其實原因有很多,比如有機肥的質量,有機肥的使用時間,使用方法以及效果很差的對比。今天我總結了關於有機肥的6大特點,帶大家瞭解有機肥。

1.有機肥的種類。

原則上說所有含有機質的都可以統稱為有機肥。包括我們常見到的農家糞肥,雞糞,牛糞,羊糞,鴿子糞,鴨糞等等。還有很多工業的副產品,比如藥廠藥渣,玉米下腳料,大豆下腳料,花生殼,蘑菇渣,木薯粉等都可以統稱為有機肥。

2.商品有機肥的標準。

按照國家規定,有機肥的標準是525的標準,氮磷鉀要大於5%,有機質大於45%,水分低於30%。所有符合這些標準的肥料,在有國家的證件齊全的情況下,可以都稱為商品有機肥。

3.有機肥的使用時間和方式。

不管是水果還是蔬菜,有機肥多數都使用在底肥上。底肥使用有機肥,一定要注意使用時間和方式。一般在以果樹為例,使用有機肥是在摘完果實以後,在不破壞根系的情況下使用。當果樹在生長過程中使用有機肥,挖坑施肥容易傷害果樹根系,造成根系養分吸收不足,產量降低效果不好。假如直接把有機肥撒在果園土壤表面,吸收較慢,改良土壤有限,效果也不好。

4.有機肥的肥效對比。

大家要明白,我們使用有機肥的主要作用是改良土壤,通透土壤,讓根系更好的在土壤中吸收養分。經常發現很多農戶會拿有機肥和大量元素以及複合肥做對比,當然效果很差。複合肥等大量元素是給水果蔬菜提供養分的,而有機肥的主要作用是改良土壤,所以不對稱的對比就容易出現效果差的情況。這些肥料要合理的,相互配合才會有好的效果。

5.有機肥的質量。

市場上的有機肥五花八門,質量參差不齊,主要是原料不同。很多有機肥的原料是需要經過1-2年才吸收的,所以效果很差。高品質的有機肥,有機質會迅速被菌類分解轉化成小分子有機質,改良土壤,讓植物吸收養分。

有機肥的原料不同以外,有機肥的腐熟程度也有很大的關係。很多有機肥是沒有經過充分發酵腐熟的,使用後不但起不到改良土壤的作用,而且二次發酵還會造成根系受損,引起燒根傷燒苗的情況。

6.有機肥的用量。

不管什麼樣的肥料都要合理使用,用量太大都會危害土壤,有機肥也不例外。有機肥一般在使用時,商品有機肥推薦用量在800斤~1000斤,同時最好配合微生物菌肥一起使用。農家糞肥由於有機質含量較低,使用量可以適當的增加,最好在2000斤左右。過量使用有機肥會造成土壤中別的元素增加,比如氮肥過量,肥料過量也會造成根系和土壤中的養分,爭奪水分。肥料會把根系的水分析出,最後造成傷根傷苗。

綜上所述,有機肥要有合理的用量,合適的使用時間,合理的使用方法,高品質能被土壤吸收的有機肥,這樣的有機肥才會有很好的效果。


土壤大管家


底肥是施肥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對作物生長髮育至關重要,施用底肥一般要從底肥的種類、數量、肥料品種及施用的深度四個方面考慮。

從種類上看,有機肥(包括農家肥、廄肥、綠肥和餅肥)最適宜作底肥施用,此外氮、磷、鉀和微肥也皆適合作底肥。

要確定底肥施用數量尤其是化肥施用量,必須考慮土壤肥力高低,在有機質低於1.2%的土壤應施用3立方米/畝以上的有機肥。當土壤中速效氮、磷、鉀及微量元素低於作物施肥有效臨界值時,就應首先選擇底施這些肥料,尤其是作物在前期需要較多的磷肥。

各種肥料作底肥的具體用量可參照當地多年田間肥效試驗結果及目標產量等綜合因素確定,一般高肥力土壤上氮肥總用量的30%左右底施,中、低肥力土壤則有50%~70%的氮肥作為底肥,而磷、鉀肥及微肥儘可能一次全部底施。

從肥料品種上看,氮肥中的碳銨,磷肥中的普鈣、二銨、鈣鎂磷肥、三料,鉀肥中氯化鉀、硫酸鉀、草木灰,微肥中的鋅肥、錳肥等,都適宜作底肥。

從深度方面講,一般底肥應施到整個耕層之內,即15~20釐米的深度。對於有機肥、氮肥、鉀肥、微肥,可以混合後均勻地撒在地表,隨即耕翻入土,做到肥料與全耕層土壤均勻混合,以利於作物不同根系層對養分的吸收利用。磷肥由於移動性差,且施入土壤後易被固定而失去有效性,故在底施時應分上下兩層施用,即下層施至15~20釐米的深度,上層施至5釐米左右的深度。上層主要滿足作物苗期對磷的需求,下層供應作物生長中、後期的磷素營養。

蔬菜栽培中,底肥的使用非常重要。而生產中,又存在很多因為底肥使偏造成的問題,如何通過測土進行調整呢?

底肥搭配是養土前提

首先,有機肥的施用量要足。據瞭解,超量使用有機肥僅僅是個別現象,大多數棚戶有機肥的用量普遍不足。資料顯示,一畝蔬菜消耗的有機質約為2000公斤,所以施用足夠的量才能將消耗的有機質補上。一般建議每畝有機肥的用量要達到萬斤左右,可選擇優質的禽畜糞肥、稻殼糞、優質秸稈等,當然也可以採取優質商品有機肥混合使用的辦法。

其次,加入適量的化學肥料和生物菌肥。為了保證底肥能充足的供應蔬菜整個生育期生長的營養,底肥中常採取有機肥混加化學肥料的方法。通常把所需磷肥的100%、鉀肥的20%-50%、氮肥的30%-50%混入有機肥中一併施入。化肥的用量要根據所使用有機肥的質量和數量做相應的調整。底肥中混加生物菌肥一方面可更好地改良土壤,提高養分的吸收利用率;另一方面生物菌肥可起到以菌抑菌預防根部病害以及重茬危害的效果。

再次,使用有效的中微量元素。通常情況下,底肥中需要施入的微量元素為鈣肥、硼肥以及鐵鋅肥料等。在施用中微肥的時候需要注意,要購買使用有效的肥料產品。曾有菜農發現,雖然施用了足量的鈣肥,但進行了正規的土壤檢測以後發現鈣含量竟然不足,這說明了所使用的鈣肥是沒有任何效果的假肥料。

另外,施用方式要變化。首先,底肥要深施。一般旋耕機翻地深度在20釐米左右,往往會造成地表養分富集的情況。蔬菜根系都有向肥性,在定植以後根系會隨著肥料擴展延伸,大量根系集中於土壤20釐米左右,既影響蔬菜長勢,也會降低植株的抗性,進入冬季的時候很容易受到低溫傷害。記者在採訪時發現,如果肥料在地表過於集中,像黃瓜等根系會盤旋生長,而不是垂直向下深扎。其次,在底肥量少時可採取溝施、畦施等方式,而底肥用量大時一定要全棚深翻。

底肥使偏後 測土早調整

冬春季節換茬時間最長為10天,很多菜農都是在施好了底肥的情況下測土,雖然這樣不能直接反映上茬土壤的養分狀況,但我們仍可以根據檢測結果來判斷春茬蔬菜定植以後會出現哪些情況,也可以據此對蔬菜施肥進行調整。

山東省青州市菜農孫師傅在換茬後對棚內土壤進行土壤檢測,檢測結果顯示,土壤水解氮、速效鉀、土壤氯離子和鈉離子均超標,其中土壤水解氮為458mg/kg,超標嚴重。因而土壤鹽分結果達到了4.17g/kg,理論上已經不適宜蔬菜生長。土壤有機質為18.60g/kg,還未達到蔬菜適宜的20.0g/kg的適宜範圍。

從檢測結果中不難看出,孫師傅在底肥中化學肥料的施用超量,而有機肥用量較少,且化學肥料中以高氮、高鉀肥為主,這是導致土壤全鹽含量超標的重要因素。那麼這種土壤狀況會導致有機質不足,團粒結構的形成、微生物的生存將受影響,土壤理化性狀變惡劣,養分轉化緩慢。對惡劣天氣、澆水等導致的地溫驟降的緩衝能力下降。

那麼在底肥中化肥施用過量或使偏的情況下如何來調整施肥呢?

首先,在定植之前最好灌一次水。利用氮、鉀相對易流失的特點將其帶入深層土壤,一方面這樣可以防止氮肥進入空氣造成浪費,另一方面防止大量養分集中在20釐米左右的土層中造成鹽漬化,影響根系下扎。還能稀釋土壤中濃度較高的鹽溶液。在開花坐果期之前最好不要再使用任何類型的氮、鉀肥。

其次,蔬菜生長前期,可溝施或衝施有機質含量高氮含量相對低的有機肥。補充土壤缺乏的有機質,促進團粒結構的形成。在進入開花結果期以後,根據植株的長勢,適量增加平衡型水溶肥的用量。進入結果盛期後,植株既要維持營養生長,又要滿足膨果需求,可適量追施高氮高鉀的水溶性肥料。

另外,當地土壤多為鹼性土壤,土壤中硼、鋅、鐵可能不足,應從定植緩苗以後就開始噴含有鋅、鐵、硼的全營養葉面肥




超子愛生活愛創業


導語:有機肥料,是改良土壤有效的肥料,因為含有的肥料成分是最全面的,肥效也是比較長的。但是有機肥有緩釋肥的特性,適放肥力比較慢,而且,由於其肥力的全面性,使得有機肥單一肥力比較弱,無法很快的全力提供作物需要的某一方面營養。因此,有機肥多被當做基肥來用,配合作物需要的氮、磷、鉀肥,為作物提供各自的營養,才能使得作物生長的更好。有些人知道,在沒有化肥的年代,僅僅靠農家肥,通常1畝小麥的產量,精耕細作,才是現在小麥產量的1/3。後來有了化肥,才徹底改變作物產量的低下的問題。這充分說明了,僅僅靠有機肥,無法滿足作物生產所需要的營養。



題主用了大量的有機肥做底肥,為什麼沒有見到效果?

一、pH值的因素:這需要了解自己種植土地的土壤特性。作物生長的土壤,會對土壤pH值有一個要求,假如說使用有機肥過多,pH偏酸性,那麼,超出了作物比較喜歡生長的pH值範圍,使得作物生長的土壤環境“不舒服”,那麼就會阻礙作物根系吸收土壤中的養分。土壤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別說你種的作物不見效果,沒影響當作物正常生長就算不錯了,pH失衡嚴重的土壤,作物就無法很好的生長。



二、肥力不平衡:肥料就是作物的“美食”,但是,如果有機肥和氮、磷、鉀肥料在土壤中的成分不平衡。並不是施肥不平衡,有時候要考慮土壤剩餘肥力的情況。特別是棚室種植,由於不經常接觸到風吹雨淋,通常土壤剩餘肥力比較大,也就是說土壤肥力比較充足。但是,土壤中剩餘的肥力並不均衡。這是因為作物對肥力的利用有選擇性,有些作物喜歡吸收氮肥,有些作物喜歡吸收磷肥或者鉀肥等。那麼,上茬作物殘留在土壤中的肥力會選擇性吸收的比較少,某種肥力殘留的比較多。如果我們接著按照平常使用肥料的比例施肥,那麼,勢必會導致土壤中某種肥力比較過足,容易使土壤含有的肥力失衡,造成所謂的肥害問題。那麼,肥害輕微的情況下,種植的作物能夠生長,但是不會茁壯的生長,肥害嚴重的土壤,會導致作物出現殭屍苗,無法豐產豐收。



三、氣候因素:作物生長,有了適宜的生長土壤,還要有適宜的氣候。我們都聽說過:淮南為橘 淮北為枳的故事,事實上也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記得當年村裡人種柑橘,因為在自家院子裡種植了一棵,掛果也結了柑橘(院子裡保暖性比較好),吃著不錯。結果這家人就從外地購買了幾百棵柑橘苗,希望在我們當地種植成功。結果春上種植以後,長勢並不太理想,結果幼苗沒有度過第一個冬天,就全部枯死了。事實上我們當地也不出產柑橘。氣候因素,決定了很多地方性的作物,生長髮育特性,有些作物跨區域種植,由於水土不同,無法達到種植目的。好比甘蔗在北方地區,即便是能夠種植,產出的甘蔗質量也不會很好,這就不是用大量有機肥就能解決的問題。


解決此問題的辦法,首先我們要因地制宜,選擇適宜當地種植的作物;其次,要了解種植的作物,比較適宜生長的土壤酸鹼度大致範圍,創造這樣的土壤環境,作物才能有效吸收土壤營養,茁壯生長;再者,要了解種植作物生育期的需肥特點,瞭解土壤中的肥力特點,沒有經驗,可以採用測土配肥的方法,有計劃的施用肥料,供給作物所需的營養,才能使得作物生長髮育的更好。種地,並不是說用肥足,就能夠豐產豐收,需要根據作物生長髮育的需求,科學化的用肥,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加上精耕細作,合理灌溉和病蟲害防治,才能能更有效的利用有機肥料,改良土壤結構,提供有效的肥力來種植作物,達到種植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