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莫得感情的取名天才

四川人,莫得感情的取名天才

四川人,莫得感情的取名天才

作者 | 鍾亦可


前一段時間,四川人憑著兒菜登上了熱搜,千里迢迢送了50噸兒菜到湖北,結果湖北網友表示“謝謝,但真的沒聽過沒見過也沒吃過”,只能求四川人民在線教學。


四川人,莫得感情的取名天才


兒菜,學名“抱子芥”,也不能怪湖北人民,實在是“兒菜”這個名字聽起來太奇怪。其實也不止這一種蔬菜,去一趟四川就能發現,四川人個個都是取名天才,這裡每樣蔬菜水果都有個奇奇怪怪的“川式名字”。


四川人:我叫你一聲大名你敢答應嗎?


All水果/蔬菜/動物:饒了我叭。


part.1

四川取名,自成一脈


你永遠不知道一個四川人嘴裡的蔬菜到底是啥。比如——


四川人,莫得感情的取名天才

“炒一個蒜蓉瓢兒白。”

“???你家瓢炒一個菜我看看。”


“老闆來一斤enter。”

“???你家enter鍵照稱的啊?”


所以沒有看見實物之前,勸你永遠別猜。


四川話命名跟普通話體系不完全相通,完全不能靠想象腦補得出正確答案。


畢竟,你永遠無法聯想到“一斤enter”居然是指“一斤櫻桃”,你也真猜不出“瓢兒白”“豬鼻拱”“蓮花白”“紅苕顛顛”“大頭菜”都是些啥。



四川人,莫得感情的取名天才


四川人取名,不僅看起來牛X,叫起來更牛X。


  • 取名不加er就沒有靈魂


吃四川水果,你能學會川式英語。


這裡不止有enter,還有“sangper”(桑葚)、“puter”(葡萄)、“lier”(梨)。甘蔗也不是甘蔗,得叫“ganzei”,柚子不叫柚子,叫“qipaogan”,荸薺也不能叫荸薺,得叫“ciguer”。


就連屎殼郎,在四川都有它獨有的川式英文名“推屎per”,是不是還挺一本正經的?


四川人作為非典型性北方人的南方人,說話不加“er”就渾身不舒服。而且加“er”的地方完全不講究,想怎麼加怎麼加,想加在哪兒就加在哪兒。配上四川話那種悠長宛轉的調門兒,一句“jiang豆er”俏皮味兒十足。


四川人,莫得感情的取名天才

  • 賣萌(大誤)還得靠疊詞

在四川,每一個霸氣/“恐怖”生物都有一個見不得人的小號。


“蟑螂”是“偷油婆”,蜻蜓是“丁丁貓兒”,蜘蛛叫“煤格豆兒”,“毛毛蟲”是“豁辣子”。你能想像威風凌凌的蜘蛛俠到了四川就忽然成了“煤格豆兒俠”嗎?

四川人,莫得感情的取名天才


至於外形霸氣得不得了的挖掘機,也只能委屈自己叫“挖挖機”。


畢竟,四川人一言不合就用疊詞,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凡是看起來不明覺厲但是又形容不出來的東西,加一個疊詞就完事兒。


四川人,莫得感情的取名天才


而且疊詞的使用除了賣萌,還能形象表達含義,返璞歸真,土嗨且原始。


四川人,莫得感情的取名天才


魚擺擺(魚)

——象形文字在命名史上的重大突破


雞咯咯(雞)

——擬聲文字在命名史上的重大突破


鵝薇薇(鵝)

——生物反應在命名史上的重大突破


  • 沒有美感,也沒有感情


鳳尾多好聽一名字,直接管人家叫“萵筍顛顛”;就算豌豆尖挑不出毛病來,也要給人家加一個“顛”,叫“豌豆顛”。


四川人取名從來不考慮審美這件事,直接寫實就完事兒,堅決杜絕一切美感和朦朧。


在四川,任何妄圖通過改名字達到整容般效果迎來銷量輝煌的奮鬥故事,都失敗了。



四川人,莫得感情的取名天才

米其林餐廳在翻譯菜名的時候就應該杜絕一切四川話的亂入。因為四川式取名,過於簡單粗暴,擁有破除一切神秘感和高級感的魔力。


被譽為“裝X界第一道具”的松露,法國菜單和意大利菜單上必備的鎮店材料,被歐洲人尊為“世界三大珍餚”的食材,到了四川,就只配叫“豬拱菌”,接地氣到難以想象。


“你好,一份豬拱菌麵包,煎鵝肝,配起司的鯡魚卷,外加一杯加香檳。”

“白豬拱菌通常被稱作白色鑽石,具有最高的購買價值。”

“曼金馬普區的第一個黑豬拱菌花了大約五年時間才培育出來。”


水果屆文藝度扛把子選手“春見柑”,在四川一句“耙耙柑”直接被打回原形。


四川人,莫得感情的取名天才

太難了,沒有美感就算了,還總被當作粑粑|來源:微博


日本“不知火”柑,到了四川一句“醜柑”就完事兒,簡單粗暴,毫無轉圜餘地。審美沒了,氣勢也沒了。


Fine,什麼神秘感都沒了。


part.2

在四川,去菜市場需要一點靈性


四川的菜市場,是一個你需要解放天性才能讀懂的地方。一定要充分發揮你的聯覺能力,不管看到菜名的第一印象有多離譜和不可思議,但請一定要相信,那就是正確答案!


四川人,莫得感情的取名天才

“O省8角”。

“???什麼東西”。


“媽帶兒2塊5毛8”和“兒離開媽3塊5毛8”。

“???什麼玩意”


外省人:這真的是菜市場,而不是燈謎會之類的存在嗎?


只看菜牌你可能會懷疑人生,吐槽這是個什麼鬼東西,但一旦把菜和菜牌結合到一起看你會發現,四川人取名真的是好有道理,實至名歸。


“O省8角”其實是指“萵筍8毛”的意思,“媽帶兒”和“兒離開媽”都是“兒菜”,但是形態不同,一個是整的,一個是分散的而已。



四川人,莫得感情的取名天才


鑑於這種深厚獨到、無法被外人窺知的取名文化,四川人出省後,充滿了生活上的不適感,常常因為“唸錯”蔬菜/水果名字而感到和周遭世界格格不入。


去飯店吃飯,點一道“豬鼻拱燉肉”,被質疑是不是來砸場子的。


去滷味店買滷味,跟老闆說“給我來一點郡把子嘛”,結果被室友和老闆笑瘋。


去水果店買櫻桃,問服務員“一斤enter多錢”,被人用智障的眼光看了好久。


四川人,莫得感情的取名天才


但四川話取名也有一個好處,那些奇奇怪怪的菜名都自帶一層朦朧濾鏡。因為對不上號,所以才感覺格外可愛。


而且川式名字的有趣也和四川人有著分不開的關聯,畢竟他們是一群吵著吵著都能笑起來的人。因著獨特的韻律、抑揚頓挫的音調和特殊的語氣詞疊詞等,四川話常常充滿喜感;再加上四川人個個都是樂天派,骨子裡的樂觀和爽朗,也讓這裡更有煙火氣息。


四川人,莫得感情的取名天才

其實,對應不上普通話名字,也絲毫不影響食物的真香定律起作用。比如上流君到現在也不知道小郡肝是什麼東西。


但你試著想象一下,如果風靡全國的網紅店“成都小郡肝串串香”改成“成都雞胗/鴨胗串串香”,你還會為它爆肝排隊嗎?(可能也會,畢竟現在吃啥都香)


四川人,莫得感情的取名天才


四川人,莫得感情的取名天才


四川人,莫得感情的取名天才


四川人,莫得感情的取名天才

戳“閱讀原文”,閱讀其他城市知識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