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獨大之後,滴滴終於熬成了幾乎沒有人說好的平臺

從滴滴合併快的成為一家獨大的網約車獨角獸之後,它便掌握了市場話語權和定價權,不斷調高的抽成、大數據乘客殺熟、補貼停止、司乘安全等等,讓這個一家獨大的獨角獸,變成了腹背受敵的眾矢之的。

一家獨大之後,滴滴終於熬成了幾乎沒有人說好的平臺

多年來,滴滴承受著前所未有的輿論壓力,而同時期唯一能跟它稱得上難兄難弟的,就是另一個大名鼎鼎的美團點評。讓人不解的是,如果只是出租車司機因為被搶了生意罵滴滴也就罷了,誰知道無論是專職的雙證滴滴車主,還是偶爾拉一單的兼職滴滴車主,都異口同聲地選擇了在各種場合,不遺餘力地詆譭滴滴,哪怕他們剛剛靠滴滴收了一筆打車費。這些人就這樣,罵著、恨著、畫著圈圈地詛咒著滴滴的高管們,享受著滴滴帶來的服務與收入。

這一切,也許都源於原來補貼大戰帶來的超額驚喜,停止了補貼之後,抽成變得變本加厲,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之前你獲得的雙倍補貼,如今要靠雙倍的辛苦,才能還給滴滴。這可能是納過悶兒來的司機和車主們主要罵的理由。

一家獨大之後,滴滴終於熬成了幾乎沒有人說好的平臺

而乘客的罵,主要來源於大數據殺熟,經常打車的客戶價格更貴,同樣的路程偶爾打車的同事價格更便宜。在剛剛佔領市場時,滴滴給出的打車紅包,讓初次體驗的司乘雙方第一次有了驚喜的打車體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未如此地和諧過。那真是乘客打車不花錢,開車的司機多賺錢。沒有了補貼的乘客,真金白銀地往外掏自己的銀子,就會覺得特別心疼。特別是遠途一點,看著自己付了70多塊錢,而司機只收到50多塊錢,一單滴滴直接抽走了將近20塊錢就覺得滴滴賺錢太容易。想想每天全國滴滴至少有3000萬單成交,即便平均每單5元的抽成,就有1.5個億的收,月營業額就45億元,一年500多億,這還是最低的估值。想想這樣的收入,最後天天喊虧損,很多人氣就不打一處來。

一家獨大之後,滴滴終於熬成了幾乎沒有人說好的平臺

而更多的車主的恨,來源於滴滴為保持必要的運力,而鋌而走險的選擇給無證司機派單。按照最新的統計數據,全國擁有雙證的上崗網約車司機不足每天運營司機的20%,這個已經成為了公開的秘密。有人說給無證司機的派單,讓你有錢賺還恨什麼?主要恨的就是在遇到非法運營處罰時,滴滴是不負責任何補償的。扣車罰錢2萬元起,全額由車主埋單。滴滴只會表示,平臺鼓勵您考取雙證,不鼓勵您無證運營,我們只是個平臺,其他的事情我們無力處理。

話說回來,滴滴是在市場需求下產生的,大部分的司機和乘客還都是素質很高的,辛苦拉活兒賺錢養家的車主,辛苦加班996的寫字樓白領,彼此之間是相互尊重且相互理解的。生活在最底層的人惺惺相惜,卻被滴滴從中抽走了很高的費用。司機少賺錢,乘客多花錢,這就是雙重矛盾。

一家獨大之後,滴滴終於熬成了幾乎沒有人說好的平臺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滴滴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出行方式補充,也給很多人造成了困擾。一家獨大形成獨角獸壟斷之後,滴滴終於熬成了沒有人說好的公司,即便沒人說它好,但大部分人依然離不開它,依然幹著罵的,吐槽著接著拉活。

你覺得滴滴會倒閉麼?滴滴倒閉了會對我們的生活有怎樣的改變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