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做人,高調行事

《道德經》:明白聖人的這種心態,便能達到順其自然的境界

《道德經》: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人生中,如果能真正把握尺寸,在做事的時候可以高調,做人反而以低調自居。這樣的人在人生中才能是一個最好的一個狀態,也是最高尚的一個境界。

在古人的眼中,就要求更多的人不要自以為是,不要以自我為中心,不要誇誇自談,不要總以為自己是最好的。用一種低姿態的境界去與人相處,反倒能達到一種曲則全的境界。

老子在《道德經》中的聖人抱一這一章中有這樣一句話: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聖人掌握萬事歸一的法則可以治理天下。不會單憑自己所見到的,反而能看得更清楚,不會自以為是,反而能受到尊敬,不自我誇耀,反而能見功勞,不自高自大反而能長久。

在生活中仔細觀察所有能受到人尊敬的,有很高成就的人,大多都有這樣一種胸懷。真正那些特別居功自傲的人,反倒是碌碌無為,哪怕他的能力很強,正是因為他這樣的一個性格,所以處處不能保全。

真正明智的人,他的眼睛裡面不是以自我為中心,自然也不會存在有別人或者別的東西。所以沒有任何的遮擋,看什麼東西都能清澈明亮,什麼都可以看見。

聖人沒有一個等級觀念,也就沒有善惡是非的一個標準,自己沒有對錯,有的時候也就無所謂善惡了。不誇獎自己也不會算計別人,也會得到別人的讚揚和擁護。對於自己的成績從不誇耀,心裡沒有功與過的概念,自然也就不會驕傲。

但是我們大多數人卻不相同,我們生活中大多數人,有一點功績,就沾沾自喜,到處炫耀。剛開始的時候別人看看也就無所謂了,如果說凡事都自我誇獎,以自我為中心。最後別人也就煩了,自然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和稱讚。

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都是這樣的人,凡事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有一點小的成就,居功自傲。有一點小的地位,就拿著雞毛當令箭,在這樣的一種狀態之下,也是不可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只有謙卑的人,才能在這個社會上如魚得水。

而聖人所提倡的一個點就是沒有分別之心,對所有的東西不會區分去對待。不存在名利,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用一種淡泊而寧靜的心態。

在他們的眼中,沒有比較,也沒有爭奪,一切都是順其自然,萬物皆源於道。和道同體的,就是擁有了宇宙萬物,很多人剛開始特別不屑於這種委曲求全的一種處世方略。

特別是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就喜歡說話的時候帶刺兒,就喜歡做事的時候太有稜角。殊不知圓潤一點,圓滑一點,才是真正的為人處世的道理。

很多人從剛開始方正到變得委曲求全的時候,都會這樣形容自己,覺得自己的稜角被磨平了。很多人甚至覺得這是一個悲哀的事情,其實這不是悲哀,這才是真正的成長,這就是真正的成熟。說明你懂得了順其自然的一個道理,那些太過於方正,不懂得圓通和順其自然的人,只能說還活在自我的世界裡面,沒有徹底的解脫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