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好多農民朋友都不怎麼種小麥和玉米了,都改種蘋果樹和花椒樹了,你怎麼看?

守護三農


個人覺得環境影響了現在很多農民,都開始調整好產業結構,增加自己收入入手。

個人覺得以下

第一:歷史原因

很多農戶手中有地是在1982年土地包產到戶,從而使農民分到為數不多的地,地分三六九等,好地壞地一起分。現在農戶手裡地也不是很多,地少人多。然後開展土地確權,將土地按政策分配讓農戶有30年承包地。不能隨意改變。

第二:小麥與玉米收入少,維持不了生計。

現在小麥與玉米價格不是很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收到效益可以說不能成正比。地少,致富太難。

第三:地方產業調整,促進農民增收。

現在很多鄉鎮,縣,通過一鄉一品,一縣一品方式,打造品牌農業,樹立知識品牌,增加農戶林果業收入。

第四:大力培育扶持龍頭企業。

引進林果業企業加工企業,形成了縣有龍頭、鄉有基地、村有合作社的產業規模保證物品有銷路。

以上觀點,請指教。


屍去的陪伴


在甘肅隴南市兩當縣,小時候家裡都是種小麥,玉米,黃豆,08年以後,家鄉就在沒農戶種了!!開始種蔬菜,山地栽了花椒樹,核桃樹。蔬菜基本都是架豆王,每戶均種植2畝,6月中旬到7月就開始大量出產,平均一斤1.3元,去年自己家裡種了一畝三分地,最後採摘完收貨7000多,比小麥玉米賺錢,還省事。最後還可以種秋豆,蘿蔔,白菜,花菜。要是種植小麥的話一畝能產多少,而且小麥一斤才一元



西北小楊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可能在眾多回答中都圍繞一箇中心點,那就是種糧食不掙錢,所以農民們都改種經濟效益高的果樹。


眾所周知目前一斤小麥、玉米高價時也就一塊多錢,而一斤蘋果和花椒的價格遠遠要高於小麥、玉米一陪以上,高品質的甚至會高出兩三倍,花椒更是高出了幾十倍,這就形成了一個鮮明對比,種一季莊稼下來的收入,還不如一畝地左右的蘋果和花椒值錢。那麼種糧面積減少也在情理之中。

說到這裡,可能大家會覺得我回答的太過於濃統,那麼就從自身種植經驗說起吧!十多年前,在我家鄉種植大田農作物的人還是很多的,人們都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家家戶戶都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一年下來也省不下多少錢。好多有想法的村民聽說臨近鄉鎮有不少人種蘋果掙了錢,就買了一些樹苗回來種植,這時有一些村民還嘲笑人家,“蘋果又不能當飯吃”,三五年後第一批種植蘋果的村民就嚐到了甜頭。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大面積種植蘋果樹,糧食種植的就逐年遞減,有些村民甚至成了蘋果種植專業戶。那時候開始人們就算了一筆賬,種一畝小麥、玉米一年下來最多也就毛收入千八百元,而一畝蘋果園,最少收入好幾千盛果期時過萬甚至兩三萬,雖然經濟果木種植後,三五年沒收入,甚至會往裡搭錢,但豐收一年就能頂大田農作物幾年的收入。不過果樹大多在山地種植,川壩地和水澆地種植的很少。



總結:多掙錢是所有人共同的追求,雖然種糧在減少,但基本上都是小農小戶,大面積種植糧食的主產區並未出現這種現象,所以在我看來,任何時候我們農民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可以適當減少分險和損失。

以上是鄉村隴原個人觀點、如有不妥,歡迎大家指正,點擊關注「鄉村隴原」,我們一起探討農業種植那些事。


鄉村隴原


我國很多農村地區產業調整的口號是: “要想富,少種糧食多種樹”。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在不適合種糧食或者糧食低產區,要積極引導農民調整產業結構,引導農民因地制宜發展經濟林木產業。

現在好多農民朋友都不怎麼種小麥和玉米了,都改種蘋果樹和花椒樹,你怎麼看?

農民不種小麥玉米改種蘋果花椒是響應中央文件精神。

我國水稻和小麥被中央一號文件列為必保主糧,必保耕地18億畝,保證大米和小麥糧食供給安全。穩定玉米總產量,主要在玉米主產區生產。在不適合種糧食的地區或者糧食低產區,要根據各地方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的引導農民發展經濟林木產業,優化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這是一號文件的政策要求,很多農民不種玉米小麥,改種蘋果花椒,是響應政策的號召,也是地方政府對中央政策的落實。



蘋果花椒的經濟價值比玉米小麥高。

根據很多專業種植戶提供的數據,蘋果畝產量平均達3500斤,按今年蘋果行情,畝產值上萬數,就按1元一斤的最低批發價,畝產值也有3500元。花椒的平均畝產量為300斤左右,按市場價40元一斤,畝產值能到12000元以上。玉米和小麥方平均畝產量都在800斤上下,按1塊2的市場價算,畝產值不足一千元。所以種植蘋果花椒的經濟價值遠比種小麥和玉米高。種果樹唯一缺點是前期沒有收入,但掛果後林地還可以發展林下養殖業,實現收益多元化,經濟效益最大化。



農民思想逐步在轉變。

在我國糧食產量飽和的情況下,一些農民意識到,死種糧食是沒有出路的,思想先進的農民搶抓政策機遇,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率先改革發展經濟林木的那批農民已經開始賺錢了,讓部分農民確實償到了種水果的益處,所以現在很多農民思想才逐步轉變,樂意改革種水果及發展其他經濟林木產業。


總之,在種糧食不值錢的大背景下,部分農民,部分地區,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的思路是正確的,在我國糧食主產區,土地一定要以種糧食為主,這是確保糧食安全的底線。在糧食輔產區或者低產區,農民因地制宜的放棄種小麥和玉米,改革種蘋果和花椒是正確的。

點擊左上角紅色按鈕,關注農人阿洪,瞭解更多三農趣事。

阿洪168


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如果從農民的角度來說的話儘量不要盲目跟風,有的人聽別人說種蘋果掙了錢,馬上就去投資種蘋果。聽別人說種花椒掙錢馬上又去種花椒。雖然說種植小麥玉米的價格沒有蘋果花椒這些作物價格高,但是相比來說的話種蘋果花椒的技術難度要高很多。下面我就來跟大家講講小麥玉米跟蘋果花椒的不同之處和各自的優點。


在種植技術方面蘋果花椒的複雜性是比較高的。比如種苗、剪枝、施肥、農藥的噴灑等等,都是需要較高的技術要求的。如果把握不好都有可能帶來一定的影響的。但是相比小麥玉米,種植起來就相對比較簡單,程序也沒有那麼複雜。技術要求也沒有那麼高。而且長期種植小麥玉米經驗充足對各個環節瞭如指掌,種起來也是得心應手。

還有就是蘋果花椒這些樹類種植物投資週期比較長,不像小麥玉米那樣今年種下去今年就能看到收成。像蘋果花椒這種樹類作物,想要掛果起碼要等上三五年,從樹苗到掛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的。而且剛開始那兩年掛果量也不會太多,所以從果苗到真正的掛果量產最少要五年時間。而且這五年時間並不是把果樹種好就不管了,還要投入人力物力進行施肥、除草等等,一系列的事要做。那麼再算一下這五年時間玉米小麥可以收多少季呢,帶來多少效益呢?



所以我們就要把這些關於種植蘋果花椒的各種問題考慮到,再做決定。我說的這些問題並不是說叫農民朋友們不要種植蘋果花椒,而是根據自身的情況決定。能否只拿一部分土地來種植蘋果花椒,另一部分種植小麥玉米。能夠彌補蘋果花椒長苗沒有收入的空檔期。
這樣即種了蘋果花椒這種高經濟的作物,也不丟失小麥玉米為家裡帶來穩定收入,真正做到兩全其美!


愛奮鬥的大個子


這是一件大好事!

十年前我去成都途中吃過甘肅產蘋果,那還是老品種,但口感卻覺得勝過其它任何地方的蘋果,這說明甘肅部分地區氣溫,土質都適合蘋果生長,而且甘肅蘋果也遠銷到了東北。

農民特別貧困地區農民想在很少土地條件下,獲取較大效益只有高效農業這一條路可走。

傳統農業每年能給農民帶來多少收入?每家平均4口人,每人2畝地,計8畝地。種玉米豐年平均畝產1400斤計11000斤,按均價0.85元計算還不到一萬元錢,既使農民自身投工不計成本,種地成本每畝在350到4O0元之間,減去3000元成本,最多隻剩不到70O0元。這個收入要支付人情份子,醫療弗,要佔去一半之上。剩餘3OOO元這一年如何開支,生活水平之低可想而知!

耍改變命運,由窮變富靠什麼?靠農民自身奮鬥,靠轉變方向,同等地力,同等投入要獲取高出原收入幾倍幾十倍的收入,只有這樣農民能逐漸富欲起來。

但這個高效農業一定要因地制宜揚長避短,適合當地自然環境。

祝願甘肅地區農民認真學好栽植管理技術,選栽最優良品種,在最短時間內打出甘肅自已名優品牌,產品暢欲全國,村村變成小康村!


海納百川21210


以前我們村裡人都種小麥和玉米,現在都不種了,不種肯定是有原因的。

種小麥玉米直接投入,種子、化肥、犁地、灌溉、打藥等,綜合一下金額一畝地在500左右,一畝地打糧食最多1000-1200斤,每斤玉米麥子均價1元,也就是說一畝地賺五六百塊錢,這還是按照收成比較好的情況計算。


簡單說農民在家裡種一年地不如在外打工一個月的工資多,以前沒有其他收入農民只能靠種地為生,至少種地可以在農村吃個飽飯,現在生活質量好了,各種商品都在漲價,種地也已經無法支撐日常開銷了。

現在農村外出務工人很多,基本都在城市打工,有些不願意出去得在家也是種植果樹花椒樹還有搞養殖業,這些在農村種植政府支持還有一定的經濟補貼,比起種麥子玉米相對收入高一些,即便現在有種玉米麥子的也是自己家吃。
不難看出選擇種植果樹類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為了能增加農民收入,以前不是有人說十斤玉米麥子都換不了一斤土豆,雖說說的有點誇張但是就是這麼個道理。農民要想致富轉變種地方式是必然的。


山裡人阿福


農民朋友都不怎麼種小麥和玉米了,這是有原因的,辛苦就不說了,主要還是不掙錢。種果樹這些省事,掙的錢還比種小麥玉米的多,而且現在人們生活條件好,水果已經成了必需品。網絡信息化、快遞物流交通方便,在銷路上也比以前好了,所以許多農民轉向發展水果種植。

小麥玉米種植利潤。

拿小麥來說,通常是一年種一季,一畝地667平米,一年的產量一般在800斤~1200斤,按市場價1元一斤來算,最多也就是1200元收入,加上種糧補貼150~300元,也只有1500元,肥料一畝地怎麼也要三四百元,農藥、種子費、人工、田租這些一去掉,根本就沒錢掙。之前有人算過一筆帳,算下來要虧幾十元。

拿玉米來說,一年也是種一茬,畝產量通常在1300斤~2000斤之間,按市場價1元一斤收,最多也就2000元,加上種糧補貼250元,也就是2250元,肥料一畝地需要用400元,機耕費、人工、田租這些扣除後最多就掙個500元左右,假如遇到行情不好,才幾毛一斤收購價,那更加沒錢掙了。



農民為什麼要轉種果樹。

樹挪死,人挪活,在種糧不掙錢的情況下,農民只能想辦法提升種植效益,在糧食、蔬菜、果樹、藥材這四大類種植項目上,普遍的農民會優先選擇果樹,種果樹省事,經濟效益也高,果樹一般是栽種在山坡地,這些地塊的田租也比較便宜。

果樹栽種下去,前幾年是沒產值,但聰明的農民會利用果園的空閒地發展立體種養殖來創收。如養雞鵝、閒地種蔬菜、菌菇這些都是可以幫助果園創收的。



在經濟效益上,蘋果掛果後,通常畝產量都可達到6000斤以上,管理得好可達到8000斤,在這就取平均數7000來算,通常蘋果每斤收購價都在5元以上一斤,一畝地有35000元收入,扣除人工、肥料、農藥,一年收入怎麼也能掙個8000元以上。


通過以上分析就能看出種果樹比種小麥玉米掙錢多,這也就是為什麼農民不種小麥玉米,而轉向種植果樹的原因了。

關於農民現在不願種糧而轉種果樹,你們又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大家踴躍留言交流。喜歡本內容的朋友請點贊關注下【南粵新農人】,謝謝大家。

南粵新農人


能想到改變傳統種植模式值得鼓勵,特別果木樹之類,屬於長久性經濟作物,種植戶應有長久性的打算。

種任何東西都不能保證年年有好的經濟收入,要有好壞都堅持的思想。我們這裡有過跟風情況,前幾年聽說種辣椒值錢,就一下種了二三畝,長得也確實不錯,誰知賣時傻了眼,這年市場大降價,根本沒人要。你說這東西怪辣的,自家吃能吃多少,放久了還招蟲,乾脆趁晚上都墊了溝。種大蒜也是這樣,七八塊錢一斤,到真種上賣不了啦,一捆捆扔到路邊都沒人拾。

說到種蘋果,今年是貴得嚇人,但這也說明蘋國是受到災害了,應該看到也有賣不了不值錢,甚至爛在果園的情況。所以,要種就堅持年年種,好也趕壞也趕,因為它不是小麥玉米說不種就可以不種了。

不管怎麼說還是應該得到鼓勵的,現在種小麥玉米的太多了,才造成糧食價格持續下跌和農民種地沒有收入。改變一下,帶動當地,讓人們都能走出種植的困區,這一點應該得到讚賞和肯定,還有一點挺關鍵,最好爭取得到當地有關部門的支持,掌握住信息,做好銷售宣傳。


漫步鄉村


我認為這是農民朋友為賺錢而產生的迫切性,種糧食不賺錢,轉栽果樹。栽果樹賺不到錢又種糧食,這就是折騰,窮折騰富折騰,活著常常自折騰。根據發展情況種單一品種,等待天時地利人和,種多品種在碰運氣,但由於地少,運氣再佳也解決不了問題。待政策統一規劃定單整體進行才是關鍵,雖然發展屬於硬道理,但計劃周密也在道理之內,好的方法,經驗,需要總結推廣利用,利國利民,造福與大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