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周报」短期波动将扩大 中期趋势在何方?

行情回顾

港股方面:上周恒指累计下跌1.82%,收于27308.81点,恒生综指累计下跌1.36%,收于3765.39;2月份恒指累计上涨3.70%,恒生综指累计上涨4.96%;年初至今恒指累计跌幅-3.13%,恒生综指跌幅-1.62%。上周南下资金累计净流入74.57亿元,上周港股通日均净流入金额为14.91亿元。恒生指数当前市盈率10.14倍,略低于10年的均值(10.75倍),高于偏离均值1个标准差的水平(8.67倍)。上周恒生指数市盈率(TTM)10年分位点从上周49.8%上升至52.0%。对比全球主要市场,恒生指数市盈率继续处于全球低位。

行业方面:分行业来看,上周行业涨跌不一。其中原材料业表现最佳,周累计涨幅为1.5%;其次是电讯业和必需性消费业,周涨幅分别为1.2%和0.5%。而地产建筑业表现最差,周累计跌幅为3.2%,其次为综合业和资讯科技业,涨幅分别为2.2%和2.1%。

个股方面:上周,恒指50只成分股中有9只录得正收益,41只录得负收益。其中表现最佳的个股是吉利汽车(+4.28%)、万洲国际(+3.77%)和中国移动(+1.54%);表现最差的个股是中国海外发展(-5.41%),其次为九龙仓置业(-5.19%)和汇丰控股(-5.03%)。

策略观点


后续港股仍将回归基本面主导的走势,在一二季度基本面情况尚未明朗之际,多空双方将继续博弈。年初的策略中,我们比较看好港股,原因是恒指估值较低,叠加中国经济进入库存周期被动补库存的验证阶段,有望在迎来短周期复苏。

目前看,港股仍然是全球估值洼地,相比自身的历史估值也处于40%-50%分位数。港股估值低,盈利较为稳定,长期性价比优势依然在。这也将让港股在不利因素消散时,露出价值洼地的一面,并吸引来自海内外资金的关注。(详细分析见文末)

风险提示


疫情随复工潮超预期扩散,政策力度不及预期


香港本土事件恶化、中美贸易关系反复




港股主要指数涨跌幅


「港股周报」短期波动将扩大 中期趋势在何方?


一、港股表现


1.1市场指数


上周恒指累积下跌1.82%,收于27308.81点,恒生综指累积下跌1.36%,收于3765.39;2月份恒指累积上涨3.70%,恒生综指累积上涨4.96%;年初至今恒指累积跌幅-3.13%,恒生综指跌幅-1.62%。


「港股周报」短期波动将扩大 中期趋势在何方?


恒生指数当前市盈率10.14倍,略低于10年的均值(10.75倍),高于偏离均值1个标准差的水平(8.67倍)。上周恒生指数市盈率(TTM)10年分位点从上周49.8%上升至52.0%。对比全球主要市场,恒生指数市盈率继续处于全球低位。


「港股周报」短期波动将扩大 中期趋势在何方?


上周恒生各大细分指数均收跌,其中恒生指数跌幅最大,累积跌幅为1.82%;恒生小型股表现最佳,累积涨幅为0.39%;恒生中型股和大型股跌幅分别为0.09%和1.68%。


「港股周报」短期波动将扩大 中期趋势在何方?


1.2行业指数


分行业来看,上周行业涨跌不一。其中原材料业表现最佳,周累积涨幅为1.5%;其次是电讯业和必需性消费业,周涨幅分别为1.2%和0.5%。而地产建筑业表现最差,周累积跌幅为3.2%,其次为综合业和资讯科技业,涨幅分别为2.2%和2.1%。


从各行业估值来看,不同行业间的估值差异仍然较大,估值水平最高的依旧为资讯科技业,市盈率为30.6倍,而估值水平最低的综合业,市盈率为4.9倍,大多数行业的估值水平低于25.0倍,仅资讯科技业、医疗保健业和必需性消费业市盈率超过25.0倍。


「港股周报」短期波动将扩大 中期趋势在何方?


1.3核心个股


上周,恒指50只成分股中有9只录得正收益,41只录得负收益。其中表现最佳的个股是吉利汽车(+4.28%)、万洲国际(+3.77%)和中国移动(+1.54%);表现最差的个股是中国海外发展(-5.41%),其次为九龙仓置业(-5.19%)和汇丰控股(-5.03%)。


「港股周报」短期波动将扩大 中期趋势在何方?


二、重大要闻


2.1宏观新闻


MSCI中国区研究主管魏震表示,疫情冲击下,A股此次并未出现如2015年大面积任意停牌的现象,这体现了市场的不断成熟;建议A股市场可以适当丰富风险对冲工具;MSCI中国A股指数期货具体推出时间仍然取决于中国监管层态度。


全国两会拟推迟!2月下旬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将审议关于推迟召开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决定草案,提请关于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草案的议案。全国政协主席会议亦研究推迟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有关事项。


中疾控报告称,新冠病毒比SARS更具传染性,截至2月11日,共有3019名医务人员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但截至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在任何一家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提供服务的医疗机构中发生了“超级传播者”事件。


财政部PPP中心:为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提高PPP项目监管、服务和信息披露能力,促进PPP高质量发展,经多方两年共同努力,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进行了全新升级换代改造,现公告新平台上线运行。


央行公告称,为对冲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月17日开展20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3.15%、2.40%。数据显示,上次中标利率分别为3.25%和2.40%。当日央行公开市场10000亿元逆回购到期,无MLF到期,净回笼7000亿元。资金面有所收敛,Shibor短端品种多数上行。


商务部:1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485家,实际使用外资87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基本延续去年以来平稳增长势头。


国资委:截至2月17日,中央企业累计捐款25.645亿元,国药集团、通用技术集团还分别设立10亿元专项基金,用于疫情防控。


国资委:国资委对于年初制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改革任务不会改变;初步统计,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所属的2万余户生产型企业开工率超过80%,石油石化、通讯、电网电力、交通运输等行业开工率超过50%,有的已达到100%;充分运用高新技术支援抗疫,中央企业充分发挥科技优势,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技术、云计算等技术服务,助力疫情防控。


全国旅客运输量继续保持下降态势。全国铁路预计,2月18日发送旅客90万人次,同比下降90.8%。受路面结冰影响,吉林境内部分道路封闭,恢复时间待定。随着各地陆续复工复产,全国运输能力将会逐步增长。


央行发布《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中国经济长期向好、高质量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变化。下一阶段要科学稳健把握逆周期调节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守正创新、勇于担当,妥善应对经济短期下行压力,同时坚决不搞“大水漫灌”,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发改委:将加快组织员工有序返岗,保障企业正常融资需求,优先畅通货物运输,做好要素保障;落实收费公路暂免通行费政策,阶段性减免社保费,实施企业缓缴住房公积金的政策,切实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促进复工复产;从区域来看,广东、江苏、上海等一些经济大省(市)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复工率超过50%。


人社部:中小微企业,凡是裁员率低于5.5%,30人以下企业裁员率不超过20%,都可以返还企业上年度所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


人社部:近期共帮助2600家企业解决缺工10.3万人;建立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促复工达产。


1月10日至2月18日,春运40天,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2.1亿人次,同比下降48.3%。节后春运25天(1月25日至2月18日),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4248万人次,同比下降83.9%。


自1月29日武汉市开展排水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消杀工作以来,截至2月18日,全市出动6520人次,累计投放消毒药剂1963.58吨。武汉市26座污水处理厂均采用次氯酸钠24小时连续滴加消毒。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第二批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一次排除清单,对第二批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一次排除其中部分商品,自2月28日起实施。下一步还将继续开展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工作,适时公布后续批次排除清单。


人社部、财政部、税务总局正式发布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通知称,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的企业,可申请缓缴社会保险费,缓缴期限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2月起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对职工医保单位缴费部分可实行减半征收,减征期限最长不超过5个月。


商务部预计,今年1-2月中国进出口增速将大幅回落;疫情对一季度外贸影响虽然不容低估,但仍处于可承受范围。疫情影响终归是阶段性的,我国吸收外资综合竞争优势没有改变。


中国1月金融数据全面超预期,社融、新增贷款规模均创新高。1月M2同比增长8.4%,预期8.6%,前值8.7%;M1增速为0,为该指标有统计以来首次。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07万亿元,预期42863亿元,前值21030亿元;新增贷款为33400亿元,预期28211.1亿元,前值11400亿元。


商务部:疫情对一季度消费影响最大,预计二季度消费市场仍将处于恢复期;疫情对消费短期影响较大,中期影响平缓,后期逐步恢复,疫情不会改变我国消费长期稳定和持续升级的发展趋势。


商务部表示,2019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规模稳步扩大,执行额首次突破万亿元。2019年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15699.1亿元人民币,执行额1069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6%和11.5%。


人社部称,阶段性减免三项社保费用预计总额在5000亿以上,可以保证各项社保支出按时支付。2020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基金中央调剂比例将提高到4%,进一步加大对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


2.2产业动态


工信部:目前救援物资企业产能恢复率达到60%左右;武汉物资主要缺口在医用防护服、医用N95口罩等医疗防护用品;我国全力推动重点企业复工复产,到2月1日医用防护服日产量已达2万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蒋健介绍,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的确诊病例共计60107例,占比85.20%。湖北以外地区,中医药参与救治病例治愈出院数和症状改善者占到了87%。


2019年全国累计共销售彩票4220.53亿元,同比减少894.18亿元,下降17.5%。


农业农村部:春节以来,猪肉批发均价小幅上涨后稳定在每公斤50元左右,2月17日,批发市场猪肉均价未每公斤50.8元,比春节前涨7.6%。


国家邮政局:全国邮政业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截至2月16日,主要企业人员复工比例达69.2%,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周全国迎来新一轮复工潮,来自支付宝的最新数据显示:本周营业小店环比增长25%,与老百姓生活关联度紧密的快销零售类小店,增幅达到35%。其中,深圳、长沙、广州的增幅最大,位列前三,许多城市正在进入有序复工阶段。


我国首颗通信能力达10Gbps的低轨宽带通信首发卫星,在轨30天后开展通信能力试验。银河航天2月19日披露,这颗5G卫星在国内第一次验证了低轨Q/V/Ka频段通信能力,并取得了通信试验的成功。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1月纳入统计的25家主机制造企业,共销售各类挖掘机械产品9942台,同比降15.4%。国内市场销量7758台,同比降23.5%%。出口销量2184台,同比涨35.3%。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月17日,56家示范物流园区中已有49家开工运营,占示范物流园区总数的87.5%。已复工的园区中,园区内进驻企业开工比例为40%左右,有14个物流园区达60%以上。


乘联会:2月上半月(2月1-16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内乘用车厂家零售销量同比大跌92%,跌幅创历史最高纪录。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截至2月20日16时,调研情况显示,各省区市73家汽车经销商集团涉及4S店共计4661家,综合复工效率12.67%。其中员工复工率29.2%、销售效率7.4%、售后效率9.7%。


工信部、国税总局发布《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十四批),涉及新能源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21款,比亚迪、长城汽车、吉利汽车等汽车厂商在列。


商务部:目前超市开业率持续保持高位,大型连锁超市开业率在95%以上;便利店截至2月20日平均开业率在80%左右;百货店、购物中心开业率相对较低,在50%左右,客流只相当于平时的10%-15%。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透露,这次新冠肺炎重大疫情对旅游经济影响,该院做了研究性质测算,预计2020年一季度及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分别负增长56%和15.5%,全年同比减少9.3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分别负增长69%和20.6%,全年减收1.18万亿元。


农业农村部:1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继续回升,生猪出栏增加,生猪生产稳步恢复。黑、吉、辽、蒙、陕、甘、宁等7个省份能繁母猪存栏已恢复甚至超过去年同期水平,环比增加1个省份。


交通运输部:截至2019年底,全国电子运单使用率达98%,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52%,循环中转袋使用率75%,设置符合标准的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的邮政快递网点达3万个。


1月中国移动游戏市场流水同比增长49.5%,环比增长37.5%。业内人士指出,休闲游戏借助新的触达方式,获取更多用户。这个细分赛道机会多,成长潜力大。


华为运营商BG Marketing与解决方案销售部总裁彭松发布5G最佳网络,助力运营商5G商业成功。本次华为发布的5G最佳网络包含极简的RAN,智能的IP网络,超宽的传输网络、绿色联接和AI使能的端到端5G服务等一系列产品解决方案。


2.3公司动态


长城汽车公布业绩快报,去年营业总收入按年跌2.8%至964.55亿元人民币,纯利跌13.73%至44.93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49221元。


金沙中国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业绩,营业额88.08亿美元,按年升1.7%。其中娱乐场淨收益为70.2亿美元,按年增加3%。经调整物业EBITDA增加3.7%至31.9亿美元。


高鑫零售公布2019年止年度业绩,收入953.57亿人民币,按年下降4%。录得纯利28.34亿元,增长14.4%,每股盈利30分。末期息15分,增派1分。


卜蜂国际公布2019年止年度业绩,收入69.61亿美元,按年增加3.7%。录得纯利3.46亿美元,增长22.8%,每股盈利1.365美仙。末期息2.4分,上年同期派2.6分。


中国平安公布2019年业绩,纯利按年增长39.1%至1,494.07亿元人民币,低于市场预期。每股营运收益7.48元。公司宣派末期股息每股1.3元。全年派息2.05元,按年增长19.2%。


联想集团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首三季业绩,营业额401.37亿美元,按年升2.1%。纯利6.23亿元,按年升30.3%;每股盈利5.22美仙。不派息。


汇控公布去年全年业绩,列账基准除税前利润133.47亿美元,远低于早前5间券商预期之187.39亿美元至210亿美元区间,按年跌32.9%。经调整除税前利润222.12亿美元,接近早前本网综合4间券商预测214.64亿美元至222.46亿美元之上限,按年增长4.9%。


恒生银行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业绩,纯利248.4亿元,按年升2.6%,低于预期。期内每股盈利12.77元。派第四次中期息每股4元,2019年每股派息合共为8.2元,2018年同期为每股7.5元。


三、市场情绪


3.1成交与沽空


上周港股日均成交额为967.3亿港元,高于去年以来的日均交易额896.54亿港元,周成交量为4953.20亿元。


上周金融、非日常生活消费品、日常消费品沽空比例居前,分别为22.5%、16.4%和14.6%,上周港股整体平均沽空水平(15.83%),较上周略有上升。上周沽空比率最低的是医疗保健、工业和原材料业,沽空比例分别为9.9%、10.3%和11.6%。


「港股周报」短期波动将扩大 中期趋势在何方?


3.2相关指数


上周恒指波幅指数(VHSI)收于18.23,环比上升4.8%,市场整体情绪趋稳,略低于全年平均水平17.46。


上周恒生AH股溢价率指数收于125.82,略低于全年平均水平126.37。年初至今,恒生AH股溢价率指数下降0.53%。


「港股周报」短期波动将扩大 中期趋势在何方?


3.3南向资金


港股通自开通以来,累计资金净流入高达10395.72亿人民币,年初至今,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港股695.74亿人民币。上周南下资金累积净流入74.57亿元,上周港股通日均净流入金额为14.91亿元。


「港股周报」短期波动将扩大 中期趋势在何方?


3.4港股通个股


港股通前十大成交个股上周表现、资金净流入情况如下:


「港股周报」短期波动将扩大 中期趋势在何方?


四、新股概览


4.1新股表现


上周上市新股富石金融,首日涨跌幅为-20%。


4.2新股申购


下周暂无新股上市。

五、策略观点


港股上周跌幅1.8%,情绪主导的市场在疫情第一波爆发后首次出现疲态。后续港股仍将回归基本面主导的走势,在一二季度基本面情况尚未明朗之际,多空双方将继续博弈。多方看好理由主要是港股估值低,后续基本面将在政策刺激下企稳复苏。空方看空理由主要是担心疫情二次爆发,以及当前中国经济内忧外患,基本面能否企稳仍不明确。多空形势不明下,短期港股波动幅度或将扩大。


中期来看,港股依然具备配置价值。在疫情爆发之前,港股每股盈利增速放缓,2019年中报每股盈利下降4%。但随着更多新经济公司在港上市,以及我国经济企稳,盈利亦有稳中回升态势。虽然盈利不如2003年强劲,但当前港股整体公司的流动比率较2003年高,企业对于短期流动性问题的抗性也较强。新冠病毒短期对于现金流的影响并不会让企业陷入系统性的债务风险。


年初的策略中,我们比较看好港股,原因是恒指估值较低,叠加中国经济进入库存周期被动补库存的验证阶段,有望在迎来短周期复苏。目前看,港股仍然是全球估值洼地,相比自身的历史估值也处于40%-50%分位数。


综上所述,港股估值低,盈利较为稳定,长期性价比优势依然在。这也将让港股在不利因素消散时,露出价值洼地的一面,并吸引来自海内外资金的关注。


「港股周报」短期波动将扩大 中期趋势在何方?

「港股周报」短期波动将扩大 中期趋势在何方?


风险提示


疫情随复工潮超预期扩散,政策力度不及预期


香港本土事件恶化、中美贸易关系反复


「港股周报」短期波动将扩大 中期趋势在何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