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工具配合“對症下藥”應對疫情衝擊

CF40宏觀政策報告建議:

2月24日,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發佈2019年第四季度宏觀政策報告《對症下藥應對疫情衝擊下半場》(以下簡稱《報告》),並就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與保增長政策措施舉行線上發佈會。

《報告》稱,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對宏觀經濟短期造成影響,但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對宏觀經濟的負面影響會逐漸消退,不改變宏觀經濟運行的中長期軌跡;二是對經濟各個部門的影響有顯著差異。

《報告》認為,疫情給經濟運行帶來了一次性短期衝擊。政府已經採取了有針對性的措施加快企業復工,幫助最需要支持的小微企業和勞動密集型服務業。接下來仍需關注尚未充分暴露的損失和風險,包括短期的信貸塌方風險、地方政府收支缺口放大的次生傷害風險,以及疫情可能在國內長期持續、國外大面積傳播的風險。

《報告》還建議,要政策工具配合,“對症下藥”應對疫情衝擊。一是根據各地疫情和防控情況安排復工,儘快讓經濟恢復到正常軌道。二是合理補償在疫情衝擊中受損失的部門和群體,避免企業承受過度壓力,恢復全社會購買力。這些政策措施有助於同時恢復供給和需求,提高社會總產出。重點補償和幫助對象是小微企業、勞動密集型服務業和低收入勞動者。三是為尚未充分暴露但可能會發生的損失作好事前準備。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張斌在發佈會上表示,財政政策具有精準定向、暫時性、政策滯後時間短等特徵,應該發揮主導作用,需要儘快發行特別國債彌補政府收支缺口;貨幣政策中的總量政策工具不適合應對疫情衝擊,其主要任務是確保市場流動性充裕,建議與時俱進地調整房地產信貸相關政策。

“儘快發行特別國債彌補政府收支缺口,這是防止廣義信貸塌方和地方政府收支缺口次生傷害的關鍵舉措。發行特別國債可增加全社會的廣義信貸,彌補疫情時期的商業貸款下降,有助於保持廣義信貸增長的基本穩定。憑藉政府信用發行低成本、長週期的特別國債是為收支缺口融資的最佳方式。”張斌說,需要汲取過去經濟刺激方案的教訓,政府收支缺口不能讓地方政府從商業金融機構融資,這樣做其實是放棄了利用政府信用低成本融資的優勢,不僅融資成本更高,而且可能給金融機構留下大量不良資產,增加系統性金融風險。政府收支缺口不能讓企業買單,這樣做沒有達到幫助居民和企業部門渡過難關的政策目的。粗略估算,需要1萬—1.5萬億元特別國債規模,填補各項優惠政策和增加支出所需的資金缺口。

展望未來,CF40成員、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表示,疫情衝擊及復工推遲將使得一季度經濟明顯走弱。不過,在疫情拐點及返工潮出現後,二季度投資有望逐步回升,但消費、外貿的修復將有所滯後。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