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手機照相功能越來越厲害,有可能完全取代數碼單反機嗎?

憂鬱之後精神好多了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懂單反和手機相機無論怎麼發展兩者有什麼都不可能一樣。

最簡單的回答,就是兩者的感光元件的面積永遠都不可能一樣大小。因為手機的設計首先要考慮攜帶,為此手機不可能做的很厚,薄的相機感光器材的面積肯定會很小,這是光學原理。

如果感光元件的面積很小,而鏡片和焦平面距離又因為手機很薄而距離就很短,那麼,景深就會很大,不可能有淺景深,這樣就不能形成焦外模糊的效果。而正是這個效果是大多優秀攝影作品需要的。

從光學來看就是如此,至於說以後會不會出現一種軟件能實現景深的自由調整,這誰也不敢說。


西虢圖紀


手機功能再多和專業數碼單反相比,差距還是有的,這其中主要由以下幾點來決定的:

1,首先是CMOS,也就是感光元件,現在最大的手機原件是新出的小米10用的1/1.3英寸,基本上快接近索尼黑卡的一英寸了,但是和單反相比,尤其是和全幅單反比,面積上進相當於後者的10%左右,這就決定了它的感光能力要相差很多,尤其是在夜間拍攝和動態拍攝,需要提升高感度和提高快門速度的時候,手機所捕捉的信息還是太少,目前手機上呈現的夜景模式,都是通過算法達成的,並不是真實的記錄,但是不可否認僅從手機觀看,觀感甚至強於相機,但是放大之後就會發現,細節缺失,塗抹強烈,噪點偏多,這都是感光元件小造成的。這是先天的硬件問題,不是軟件算法可以完全彌補和解決的。

2,光圈,雖然手機動輒稱標配f1.8超大光圈,但是這個1.8的光圈和全幅比起來甚至連f4都沒有,所以手機拍攝達不到想要的淺景深效果,也就是背景虛化,雖然現在通過算到,通過增加景深鏡頭可以實現不錯的背景虛化效果,放大看,仍然可以看到主題邊緣的摳圖痕跡。同時手機鏡頭光圈固定,很多需要調整光圈大小拍攝的場景,手機就無法勝任了。

3,焦距,雖然現在大多數手機廠商都通過增加鏡頭數量來實現手機變焦的功能,有的甚至通過潛望式鏡頭實現的10倍以上的光學變焦和50倍的混合變焦。不可否認,在如此纖薄的手機上實現如此高倍的變焦,確實是一種突破,但是相機的變焦鏡頭是通過多組鏡片以及一系列精密零件組裝而成的,其精密程度不亞於一枚導彈,這也就是為什麼體育攝影記者的長槍短炮動輒幾萬,幾十萬的原因。其成像質量豈是簡單的50倍混合變焦所能比的?

4,操作手感。物理按鍵,各種波輪,鏡頭對焦環等相互配合,使光圈,快門,iso,測光,對焦,曝光補償等參數都準確,同時構圖嚴謹,焦距適中,虛實結合,主題突出,才能拍出一張完美照片。這是在屏幕上劃拉幾下,按幾下就能出來的嗎?攝影的樂趣也大多來源於此,正是這些參數的不同組合才能拍出不同風格,不同類型的攝影作品!

所以手機取代數碼單反相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僅僅是記錄下生活,隨便拍著玩玩,現在的手機確實夠用!我也不是器材黨,但是玩攝影,基礎理論知識,參數設置,不同器材相關功能還是要了解一下的。








白話攝影


個人覺得基本不可能,因為體積的限制。

單反中就分了幾個階梯,半畫幅,全畫幅,中畫幅,大畫幅,為什麼分?因為感光元件的大小,感光器件的面積越大,捕捉的光子越多,感光性能越好,越高,畫質越優秀。

為什麼受限制?

  1. 手機的體積:最小的單反的感光元件都是15. 6x23. 5mm,更不用說全畫幅和中畫幅了。法蘭距決定了手機將要最小的厚度或者說外露式鏡頭的長短,遠遠不是現在幾毫米厚的手機能裝下的,你願意背個大哥大在外面跑麼?
  2. 像素高不等於成像好:這是一個沒有深度瞭解過相機原理的朋友的誤區,想當然的覺得高像素就是高畫質。這裡可以說,現在的4000萬像素的手機的畫質完全比不上十多年前初代單反300萬像素的畫質和解像力,更何況還有優質的獨立鏡頭群。
  3. 光學原理和效果的區別:比如現在手機的大光圈,人像模式所形成的生硬焦外虛化,都是電子模擬方式,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和光學虛化的區別,差距有多大。

上圖華為Mate30Pro四千多萬像素

上圖十年前的尼康D80加24—85,一千萬像素。

細膩度區別很大。當然,手機基本能滿足普通用戶的需求,但想替代單反,基本不現實。

我是S,讓影像越來越簡單,歡迎關注我。


S的影像小院


你好我是宏宇,一個40歲的老帥哥,哈哈蟋蟀的蟀哦,下面回答你的問題

現在手機拍照功能確實越來越牛逼了,前幾年諾基亞就出了一款4000萬拍照手機,今年小米出了一億像素手機,科技在進步,時代在發展,我們在變老,手機因為攜帶方便,容易上手,還自帶美顏以及好多功能,已經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相機。

現在有一小部分人仍然使用相機,他們都是愛旅遊和攝影的專業驢友和鐵粉,

至於手機能不能完全取代相機,我認為是不可能的,只是比例會越來越小。

上面純屬個人見解,如有不足,敬請諒解謝謝我是宏宇


宏宇在長沙


看到你提出的關於數碼單反攝影功能能不能被手機照相功能取代的問題,我以我的現有電子電路技術知識回答,這是完全是有可能的,這點不必質疑,因為:

  1. 數碼單反機與手機的攝像基本原理是相同的,都是通過鏡頭光學器件把外界的光學圖像信號轉化為電子模擬信號再轉化為電子數字信號存儲在內存上的,而這些信息信號的相互轉換是通過機器裡的電子數模塊轉換器實現的,它是手機集成在主板上電子集成電路里眾多功能的一部分實用功能而已,只是由於現在技術的侷限性原因還沒有完全做到數碼單反的一些精密部件集成化和精密化的最佳化程度上而已。

  2. 隨著電子元件的大規模精密集成化的迅速發展以及納米級製造精密工藝的實現,能把更多的實現不同功能的多種電子電路元件集成在非常小的一塊薄薄的多層手機電路主板上,智能手機以前能把電視機、收音機、電腦等眾多功能集成在手機小小的空間裡,未來也會讓手機越來越多地納入更多的以前所沒有實現的眾多實用功能模塊。

  3. 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電子集成化、規模化得到空前的發展,投市的智能手機使用會更加便捷,各種功能也更加實用,把以手機能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的方便性和實用性是在我們預期之中的。

總之,智能手機實用化佔主流的今天,數碼單反機在未來完全有可能被智能手機日益完善的攝影功能取而代之的,只是時間的早晚問題而已。


山水情歌


3月26日晚,華為在巴黎發佈被稱為“史上最強拍照手機”的P30和P30pro系列手機。在發佈現場展示的拍攝銀河的照片更是體現了該手機的拍照功底。有分析認為,隨著智能手機性能的提升,是不是會在更多應用場景之下替代專業級別的單反相機呢?隨著感光設備與芯片等相關技術的不斷髮展,未來拍照能力更強大的智能手機是否具有全面替代專業相機的能力呢?

“重寫影像規則”,這是華為此前給P30系列發佈打出的口號。除了華為,其他手機廠商也在發力拍照技術。比如,OPPO在今年2月的全球通信展上展示了一款配備10倍長焦鏡頭的手機,而這種變焦功能以前僅在傳統相機上才有可能實現。

“現在很多手機拍照的表現已經相當於卡片機了。”中國通信網副主編蔣均牧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手機取代專業相機是個趨勢,這其中的原因包括專業相機不便於攜帶、操作複雜等,當手機的算法提升上去後,很多場景都可以替代了,“打個比方,如果想要拍出虛化效果,使用專業單反相機需要反覆練習。而智能手機只要一個AI算法,就可以做到天衣無縫,這就好像是射箭和開槍的區別,前者需要很長時間的技能積累,但後者可能很快就會掌握。”

蔣均牧認為,未來只有拍攝要求比較高的情況下才會使用專業相機,“當然,一些高附加值的品牌深入人心之後,依然難以被替代,比如徠卡相機。”

而專業攝影記者則給出完全相反的答案。一名接受《環球時報》採訪的攝影記者表示,從物理層面來說,光學的瓶頸是很難突破的。“攝影圈有一個俗語說‘底大一級壓死人’,這個‘底’指的就是感光面積,一臺相機的感光元件面積越大,畫質的變化就會成幾何級增長。然而由於手機的體積所限,其感光元件肯定與專業相機沒法比,優秀的算法可能會彌補一些差距,比如模擬虛化,但那畢竟是模擬的,從細節可以看出來。”

“另外,傳統相機還有很多強大的周邊附件相配套,比如各種接口、閃光燈等,這都是手機難以達到的。”該記者表示,很多非專業人士喜歡手機拍出來的照片光鮮亮麗,相比之下很多人會抱怨專業單反相機拍出來的照片“灰濛濛”的,不好看,但這正是由於單反相機的圖片處理算法很保守,這樣就給後期處理留出了很大餘地。“手機攝影越來越像玩具,而專業相機則更像一個生產工具。兩者誰也無法在對方的用戶群體裡替代誰。”





仗劍II


手機攝影攝像功能確實非常強大,尤其是5G網絡,短視頻普及,使用手機拍攝製作短視頻變得尋常。而今在網絡媒體尤其是新媒體中漸漸笨重的攝錄設備被智能手機所取代。

原因有二:第一,手機性能提升,即拍即傳即製作;第二,最主要的是受眾的閱讀習慣場發生轉移,絕大多數獲取信息來自手機移動端,因為手機的拍攝足以滿足手機屏幕。

拿微單和單反來說,一些特殊的技術拍攝需要依靠它們,但是隨著手機性能的提升,一般可以滿足。

請看下圖,一場信息快速發佈的角逐,都在使用手機,看不到長槍短炮。

因此相機和攝像機也需要性能尤其是傳輸性能的改進和提升,比如添加自動傳送數據裝置,不用連接手機,從設備上直接發出。



孫記聊個球


一臺手機走天下,拍風景、拍人像、拍美食(內付多圖手機攝影技巧教程)


攝影初學者在購買鏡頭的時候一定聽說過一句話:“一鏡走天下”,就是買一個大變焦鏡頭,兼顧畫質、便攜,廣角覆蓋到長焦一舉多得,比如24mm~105mm變焦鏡頭等。無論怎麼便攜都需要攜帶機身+鏡頭,甚至燈光輔助設備,而手機發展到現在三個攝像頭的手機已經非常普遍了,從超廣角~10幾倍光學變焦,已經超越了單反一鏡走天下的配置,而且手機非常便攜,夾持有強大的app拍照和後期軟件輔助,從民用級別對照片的要求來說,已經完全可以替代單反,成為日常&旅行很好的影像記錄工具。ps:旗艦手機發佈會上,不是都用手機拍的大片嗎。

上圖我的手機,一共有三個攝像頭:

1. 超廣角鏡頭:13mm等效焦距

2. 主廣角攝像頭:26mm等效焦距

3. 長焦攝像頭:52mm等效焦距(我最喜歡的焦段,用單反我經常用50mm f1.4拍片)


以下分享一下我用手機去廣州旅遊拍攝的人像、風景和美食~

重點:文章後半段還有同一場景,我手機和單反相機拍的對比圖,來說明一下區別。


到廣州我們先去了一個博物館,這裡是一個比較復古的建築,也是網紅拍照地,門口和室內都很適合拍照,憑身份證還可以進入博物館參觀。

1. 利用超廣角鏡頭拍攝大場景小人物的照片,突出場景宏大。超廣角鏡頭邊緣有變形拉扯的特點,利用好了可以拉長人物腿,讓身材比例更好看,同時突出場景宏大。

2. 利用顏色,拍攝色彩統一的旅遊照。博物館外牆配色跟人物服裝顏色相似,都是紅黑相間,攝影是減法的藝術,少既是多,色彩統一和諧照片也會顯得專業高級,這裡用的是手機主攝像頭。

3. 利用拍攝距離,拍出人物大,全局背景的照片。這種拍法就是讓模特離鏡頭近,讓背景遠離人物,現場人物和背景建築隔一條馬路,這樣的距離就可以實現人大全局背景的效果。還是主攝像頭拍攝。

4. 利用手機長焦鏡頭,從遠處拍攝博物館局部圖,讓整組照片不只人像,還有風景照,更豐富。


離博物館很近的地方是廣州很網紅的拍照地,叫做沙面,整個一條街都是很清新的建築,很適合拍照遊玩。

街口有一段火車車廂,很適合穿著紅色、黃色、白色或者黑色的衣服搭配拍照。這裡我全程使用手機的廣角主攝像頭拍的,等效焦距26mm,主要利用就是背景和人物服裝顏色和諧統一。

1. 通過透視構圖法拍攝火車車廂的縱深感,人物安排在前端,突出主體。

2. 利用前景植物拍攝有層次的畫面。

3. 利用水平垂直對角線的線條構成拍攝照片。

玩累了,我們也找了地方坐下休息喝點水。在這裡也拍了一些照片,因為建築配色清新,很適合拍照。

這裡比較值得一提的是上面這張窗邊照,利用窗邊的玻璃隔著拍攝人像,玻璃可以反射對面街景的映像,玻璃上還貼了一些裝飾,這樣的感覺很像二次曝光的效果。


記得喝完了咖啡已經是下午三點了,就去了附近的一個人氣麵館吃飯,果然很好吃,性價比很高,動筷子之前用手機隨拍了幾張美食照片,使用的是手機的長焦攝像頭拍的,很多人都覺得面對一桌子眾多美食,覺得廣角主攝才合適拍美食,其實用長焦拍攝局部可以得到更好的構圖效果。

這次廣州之行我們還吃了很多小吃,實在太美味了,好吃的太多了,這些都是用手機長焦鏡頭拍攝的。

有一天晚上我們去了著名的廣州塔,從遠處拍了一張廣州塔和江面的風景照,走到廣州塔腳下,也拍攝了一張背影遊客照。

之所以拍背影是因為幾點原因:

1. 現場沒有補光燈,人物面部得不到很好的光照,所以只能選擇背影照。

2. 正好人物穿的衣服背面是一個反光材料的翅膀圖案,我用一臺手機的手電筒照亮反光材料的翅膀,用另外一臺手機拍照。

3. 攝影真是用光的藝術,遠處廣州塔的燈光有幾種變化,耐心等到彩虹色圖案出現時才按下快門。


之後的幾天我們還去了一些服裝市場購物,因為找洗手間,誤打誤撞的上了一個有天台的商場,也是因為洗手間就在天台上,沒想到這裡居然也可以利用來拍照。

1. 利用鐵皮護欄,拍攝撞色人像照片,畫面中藍色、黃色、粉色活潑跳躍。

2. 利用鐵網護欄,拍攝清新人像。

以上都是廣州之行手機拍攝的部分照片,在去廣州之前我糾結過是否帶我的單反,最後還是選擇了輕裝上陣的方案,只靠手機走天下。

重點: 同一場景手機 VS 單反相機

話說回來手機是否可以替代單反呢,以下是同一個場景我用手機拍攝的照片和單反拍攝的照片,請大家看看對比效果。

1. 在一個房子門口拍的照片。

2. 我家女兒過生日,我媳婦著急發,所以我先用手機拍,後來用相機拍。

其實不難看出在相同拍攝環境下其中的區別:

1. 畫質:

單反的畫質真是的非常紮實,用RAW格式拍攝原片,後期空間很大,而且可以讓我結合使用閃光燈拍攝,給人物很好的打光,而手機就算通過app軟件實現了增白美膚效果,但是照片細節有塗抹,經不起放大和後期打印。

2. 景深(大光圈虛化):

手機模擬的大光圈的效果有的時候不盡如人意,算法目前還沒法完全模擬物理光學上單反鏡頭製造的大光圈虛化效果,手機想要虛化背景使用人像模式也是有侷限性的,人物搭配背景是條件限制的,複雜背景的時候效果有時不盡如人意。


綜上所述:

1. 如果拍攝要求是日常記錄,或者只是為了方便快捷拍攝,後期處理,上傳社交網絡的話,各家旗艦手機的拍攝已經足夠用,沒必要使用單反相機。

2. 如果需要畫質和大尺寸輸出,搭配閃光燈拍攝,商業用途等,讓客戶顯得更有專業感,價值感,還是最好使用單反相機或者更好的中畫幅相機拍攝。

手機和單反(這裡也包括無反相機,中畫幅等專業相機)會在未來很長時間裡都是在不同用途中使用,不能互相替代的,還是看用戶本人對照片的效果結合自己的使用習慣來綜合考量。

最後一句:再好的旗艦手機,再高端的旗艦相機,都只是記錄的工具,攝影最重要的還是拍攝者本人,工具只是讓我們更方便的拍照而已。

感謝觀看


攝影師張狠駿


完全取代有點不切實際,畢竟畫質相差太大,不過現在手機拍照很方便,以下是本人手機拍攝的照片







C初心不變


有這麼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手機拍照能否有朝一日取代相機呢?手機上加入拍照功能已經十幾年了,拍照效果也是步步精進,手機攝像頭也從一個,兩個升級到現在有了三個攝像頭的配置。手機廠商也開始與專業相機開始比較,那麼手機拍照真的能取代相機嗎?

手機拍照發展的越來越好

應該承認,手機拍照水平越來越高,使用體驗也是越來越好。最早的時候,手機的拍照水平也就只能記錄一下隨時的時刻。而後來手機在拍照方面有著突飛猛進的進步,最早的諾基亞與蔡司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的拍照手機,當時來看已經非常不錯了,很多人出門已經不帶卡片相機了。

進入智能機時代,手機拍照的水平更是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基本上每一年的手機拍照都會更上一個臺階。同時手機的算法也是一直在進步,從之前只有數碼變焦,到現在無損變焦,而且在背景虛化,美顏算法等方面都有著不錯的進步,讓手機拍照越來越好。

今年的手機拍照更是令人震驚,華為推出的華為P20 Pro擁有後置三攝像頭,並且主攝像頭已經有了4000萬的超大像素,以及1/1.7英寸的超大傳感器尺寸,能夠支持最高ISO 102400的感光度(這已經可以媲美專業相機了),並且在夜景拍照方面幾乎是領先所有手機的存在,不誇張的說目前這應該是手機拍照的頂尖水平了。

手機拍照的優勢

手機拍照的最大優勢就是方便,而且拿起來就能拍。手機是我們每天都離不開的,相信大家出門什麼都可以不帶,手機是必須要帶的,那麼在隨時想拍照的時候,手機就是最方便的,這也是各家手機廠商樂此不疲的提升手機拍照水平的原因之一,拍照好的手機絕對更受用戶的歡迎。

拍照的用途也是手機拍照更有優勢的原因,除了專業的攝影師,我們拍照的最重要用途應該就是分享了,今天吃了個好吃的拍照分享一下,買了件漂亮衣服拍照分享一下。這個時候,手機又顯現了相比於專業相機的優勢,拍完就能直接分享了。這裡插一句,就是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的不是照片真的素質多麼好,而是要直接感覺上更漂亮的,即使你用單反拍的,通過社交軟件的壓縮也不能體現出原有的素質了。

還有呢,像單反這種相機,想拍出好照片,需要你對相機進行光圈,快門,曝光等等參數進行調節,而且還要多學多練才能夠拍出好看的照片。另外相機拍攝出來的照片,很多還需要攝影師進行加工在能展現更漂亮的一面。而手機不一樣,手機廠商追求讓用戶隨手一拍就是好照片,那麼在AI人工智能,智能的場景識別,參數調節等等讓用戶不需要知道怎麼調參數,怎麼修照片,你只需要拿起來拍就可以了,學習成本少得多。

那麼手機到底能不能取代相機呢?

先給出我的觀點,手機永遠不會取代專業相機,只是在一些場景替代了相機的功能。

手機的大小現在在全面屏的技術下,6英寸左右的全面屏幾乎已經是極限了,而厚度上也都在8mm上下,這樣的尺寸下就註定沒法加入尺寸過於大,更加精密的拍照元器件。同時,手機的拍照在進步,相機的水平也在進步,手機拍照的水平和素質永遠不會追的上相機。

但是手機可以成為一些場景下相機的優秀替代品,首先好相機價格不菲,沒有需求的用個旗艦的手機簡單拍拍照,就已經夠用了。然後就是前面提到的,我們絕大多數人拍照都是為了留念或者社交網站,那麼就並不需要多麼高超的技術,能拍的好看,分享自己的喜悅就ok了。那麼更需要的就是照片在直接的觀感上漂亮就行了,自拍美就行了。也正是抓準了用戶的這樣需要,手機上的HDR,像素合成等等技術的推出,加上AI的加入,讓拍照越來越簡單。

寫在最後

越來越出色的手機拍照水平,讓我們記錄身邊的精彩瞬間越來越方便,而且跟朋友分享也是越來越容易。但是專業相機在拍照的水平,照片的素質方面,是手機永遠也達不到的,追求更好的照片素質,更棒的拍照體驗,還是需要使用相機。雖然手機廠商已經開始與相機對比,不過想要超越單反相機,下輩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