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技術:臨床母豬低溫的原因和解決方案,養豬人值的收藏保存

母豬低溫病是母豬常見病、多發病。多發於晚秋冬春寒冷季節。大部分的人都知道豬發熱的危害,但是低溫往往比發熱更可怕。如果治療不及時或者治療方法不當,往往會造成母子共同死亡,給豬場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

養豬技術:臨床母豬低溫的原因和解決方案,養豬人值的收藏保存

發病原因:

藥物過量添加,飼料發黴,缺乏運動,飲水不足,豬舍簡陋,保溫措施不到位。沒有按標準飼餵而導致的營養不良,體內產熱不足、散熱過多引起母豬體溫下降。母豬年老體弱,圈舍潮溼等因素都可以能引起母豬體溫低下。

臨床症狀:

耳朵發涼,鼻盤發涼。有的食慾正常。有的食慾減退,呼吸緩慢。前期精神尚可,中後期精神沉鬱,喜臥,不愛運動,尾巴下垂,食慾廢絕。特別嚴重的還會出現不能站立,肛門鬆弛等症狀。有的結膜蒼白。體溫在35度到38.4之間,大便乾燥,小便發黃。

一般來講,體溫在38.4度到37.5,可治;37.5度到36.5度,試治;36.5度以下,不可治。

如果在母豬產前20天量一下母豬的體溫你就可以發現這樣的規律。大致就可以預測到產房的小豬出生後幾天就會生病,這個規律就是:

產前20天母豬體溫在38.5度到39.2度之間仔豬健康好養,這個情況就說明母豬比較健康;

38.4度時,仔豬出生15天左右發病;

低於38.5度母豬就是亞健康狀態;

38.3度時仔豬出生七天左右發病;

38.2度時仔豬出生後三到五天發病;

38.1度或低於38度時仔豬出生1到3天發病甚至小豬胎死腹中。

養豬技術:臨床母豬低溫的原因和解決方案,養豬人值的收藏保存

01、對於大便秘結引起的體溫降低可先用肥皂水灌腸,肥皂的用量是每次100克。用刀把它劃成小塊,然後用開水燙一下。不能融化的部分用手搓,直至肥皂完全融化。用胃導管或者是輸精管灌腸。灌腸後隔四個小時以後用醋2兩深部灌腸,一日一次,嚴重可重複進行,直到大便、食慾恢復正常。

02、也可用人用的開塞露,按人用量的三倍直腸灌注。

03、對於因黴菌毒素引起的低溫,可更換優質無黴變的原料。並配合在飼料中加大脫黴劑的用量。有條件的可添加一些保肝的產品,因為再好的脫黴劑也不可能把飼料中的黴菌毒素全部清除。會有一部分經腸道吸收後進入血液,破壞肝臟等器官的正常功能,導致消化功能紊亂。所以這個時間要用一些保肝的產品。

04、靜脈輸糖水:

①10%的糖水一次500ml,每日一次,連用2到3次。如果沒有10%的葡萄糖,用生理鹽水500ml裡面加入50%的葡萄糖100ml。

②如果食慾減退應配合維生素c、肌肝、B6各10毫升,效果更好。

③紅糖水加水飲服或拌料,按每天0.5斤每頭的量飼餵沒有紅糖也可用白糖代替,對症治療可選用。

④鹽酸腎上腺素,樟腦磺酸鈉肌肉注射,鹽酸腎上腺素針每次1到2毫升即可,每天一到兩次。樟腦磺酸鈉針,母豬每次10到20ml。輕症一日一次,重症可每隔四個小時重複注射。

⑤黃芪多糖配合頭孢噻呋鈉混合注射,一天一次連用二到三天。以上方案大家可靈活選用。

養豬技術:臨床母豬低溫的原因和解決方案,養豬人值的收藏保存

預防措施:

加強飼養管理,飼料要營養全面。從原料上控好黴菌毒素,想方設法給豬提供充足的飲水,保持合理的豬群,多留二到七胎的母豬。七胎以上的母豬根據情況可淘汰處理。豬舍應保持清潔、衛生、乾燥、保溫通風。

寫這篇文章就是告訴大家在實際生產當中,如果母豬出現食慾減退或者不吃料,體溫在38.5以下時,不要認為不發熱就是正常,要及時的對症處理。第二,在實際生產當中對母豬要勤觀察,早發現問題早處理。母豬正常了,小豬才能更好養。才能真正實現多生少死長得快。

點擊下方“點我查看”,查看詳情↓↓↓

1.母豬保健好幫手!

2.母豬奶水質量不好,

3.純中藥,抗瘟驅邪,

4.肥豬催肥好幫手!

5.豬場穩定就選穩優優!

6.藍耳和母豬體內毒素淨化專家,解‪除免￲疫抑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