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的"消费":晚清盐商为何从"认办"到"租办"

刻意的

笔者以清朝前期盐政与盐商为对象,以清朝前期盐政变迁与盐商特权地位的演变为角度,展开的清代盐商经济、社会活动对清代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进行剖析。

在对清朝前期盐政变迁进行梳理的同时,对清代盐商特权地位的形成、获取利润的方式及其对时人社会生活的影响也做了大量的资料阅读。

一.明清时期盐商发展的历史变革

笔者发现清代盐商特权地位的形成有养深刻的历史根源,与明清时期盐法变革有者深刻的关系。明清时期是中国帝制社会的转型期,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变革,深深的影响若人们的政治、经济生活。作为经济制度之一的盐法制度变革就属其一。

其实,明初九边的设置已经孕育着新经济变革的发生,可以说,明代九边防御体系的规模超过了以往各朝,九边所需军费,不仅仅是对明代财政力的一次挑战,而旦还是对中国帝制社会国家体系的挑战。事实表明,在当时刚刚建国的明王朝很难依靠政府的力量来完成九边军费问题。这就需要吸纳民间力来协助政府来解决这一问题,但

并非是所有民间力都能担当此任,而是那些财力大者。

于是,盐业商人便被选为政府依赖的对象。要想让商人主动、积极的承担任务,需要对与盐业商人相关的盐法制度进行变革,在诸多方案中,政府选择了能够让商人得到实惠,而且能够实心为政府办事的一种方法,即人们熟知的开中盐法。其实,开中盐法就是用盐的经营特权换取商人资金的一种方法。

刻意的

开中法的实施,既把盐业商人推向了台前,又使其与政治力相搅合在一起,成为政治力址的附庸。从以后的历史发展表明,盐商一直处于政府的掌控之中,且随着他们垄断特权的不断巩固,而不断的加强。以叶琪变法为代表的明中叶盐政变革, 开中纳银制的实施,进一步加强了盐商的垄断特权。

2. 晚清时期盐商为何从"认办"到"租办"——简述盐商与皇权的关系

何为就商,顾名思义就是指以盐作为经营对象的商人。何为皇权,是指君主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行为具有独断权,其他人无法干涉。在古代社会,商人是经济权的执行者,皇帝是专制皇权的代表和执行者。

彼此间的利益关系,使两股权利纠合在一起,形成了历史上经济权与政治权同流共生的现象,清代尤为突岀。盐商自形成起就是一个依附阶层,他对政治势力及国家政权的依赖决定了盐商阶层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这一特点,使其面对皇权势力时,只能选择臣服。下面,先来谈一谈清代盐商趋向皇权的原因。

同时,也导致了明中叶盐法的破坏,对盐商作为商业阶层的畸形发展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明万历时期的袁世振改革,在承认"囤户"握有盐引的同时,也确定了大盐商对盐的经营特权。清代在对明代盐法承袭的基础上,也通过制度层而巩固盐商的特权地位,同时,人为的把盐商分化,尤其,在盐商队伍中扶持了代理人总商。

3. 寻求政治庇护

晚清时期,政治动荡,国家财政短缺,这不得不使盐商的经营方式由"认办"到"租办"。盐商只有依附于朝廷,为朝廷的财政作出贡献,他们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否则没有朝廷的庇护,他们只能风雨飘零。为何盐商要拉近与皇权的关系,単纯从政治角度讲,就是要取得皇权的庇护,权力至高无上及独断性来压制影响其获利的其他政治因素。

刻意的

很显然,这些因素就包括盐政官员对盐商的额外盘剝。在官督商销的运营方式下,盐商的经济行为时刻都要受到盐政官员们的严密监视和管理,而在盐商与盐官的接触中,盐商的巨额利润收入必然对盐官是一种刺激,为朝廷财政收入增加是很重要的。

2. 盐商获得经济特权

在榷盐制度下,虽然盐商的垄断地位在制度上已有保证,并且,官督商销的模式也得到了帝制国家的认可。但是政府的盐课额及各项杂費的征收是不固定的,如上文所述清代各朝盐课额变化情况。盐课是帝制国家重要的财政来源之一,每年盐商在上百万引捻的运销中获利颇丰。

另外,纲总制度的产生是清代纲商引岸制发展的典型特征,旦纲总的选择也是不固定的,一般由帝制政府或皇帝指派, 替其行使派征、督课等权利,这些纲总们则可借机搜刮众散商而获利。因此,盐商们尤其是那些大盐商们懂得,要想获得暴利,以及使其总商位置能够长久,并握有盐业经营特权,一切都离不开皇权的维护和支持。

于是,他们便千方百计地讨好和笼络皇帝,通常以资助军需、河工、灾赈等名义,或毎逢皇帝巡幸及各种庆典时,捐纳大量银两的方式进行。可以说,这是盐商为获取更多经济利益的政治投入,他们深信拿出自己利益的一部分给皇帝,将来能够换取更多的利益。盐商们政治投入的积极性不减于他们的商业投入,在皇权面前,盐商们吝啬、唯利是图的本性变得是那么的软弱。

二.清朝晚期盐商为获取特权而向专制政权妥协及依附

专制政权的有意扶持,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商人的社会角色,由商业经营主体变为专制势力的附庸。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是经济,作为经济权力的代表,通过捐输、报效等方式主动投向皇权,巴结皇权,这表明,此时经济力量的软弱,希望能够找到保护的外衣,由此,盐商被赋予了 "皇商"的称号。

刻意的

另外,盐商还要与巡盐御史、转运使等盐官们主动拉关系。盐官俸禄低,盐商们就想方设法的给盐官们送"补贴", 办公费用不足,盐商则出面补足,甚至盐官家里的日常支出,盐商也主动的去承担。这样,盐商就以大量资金投入寻找到了各种政治靠山。

清代盐商尤其是大盐商与帝制政府间的微妙关系,是其他商人群体很难比拟的。而大盐商不惜重金与盐政官员拉关系,主要是为了经济利益,他们认为,在盐官身上所费银两,远运不如由于盐官保护所得利润,这种"消费"是值得的。

盐商贿赂盐官,除了直接提供生活必需资金外,还向盐官提供资金,让盐官参与盐业经营,与盐官结成经济共同体,这是盐商看来最好不过的事情。清代盐商常常以银两"寄顿"的方式,把大量资金提供给盐官,支持他们进行盐业生产。

盐商主动投向政治势力,成为专制皇权、官僚政体的维护力量,既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毒化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但是,也应看到,生活在封建帝制下的商人阶层,尤其特权商人,只有依附于政治势力才能生存,这是帝制时代下所有特权商人的典型特征。总之,清代盐商完全已经成为寄生者,成为依附阶层。

三、盐商从"认办"到"租办"后追求暴利及其影响

1.盐商的暴利追求

追求最大利润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典型特征,清代盐商对商业利润的追求是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此时,商业政策及限制虽然较之前儿代有所加强,但作为社会变革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社会经济较之前代有了长足发展,商品流通规模,市场发育程度,以及商人资本的实力,都较以往社会有了很大提高。"此带来的宜接影响是商业资本的活跃以及商人价值观念的变化。

刻意的

商人的根本价值追求是剩余价值,是超额的利润。作为山帝制政权扶植起来的盐商阶层,虽然其商业经营的受限因素很多,但是,为了利润,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打通限制,对皇权的捐输报效、认可盐务官员的浮费征收及压榨,种种忍耐和承受,只为了最终能够得到更多的利润。盐商在皇权及盐官的夹缝中得以生存,且在人们看来,处于此种境地卜的盐商们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利润,而且是暴利。

2.盐商的暴利追求冲破了他们的道徳底线

商业经营者的根本道徳底线是诚信经营,不可否认,作为清代最大的"皇商"队伍,盐商中不泛有诚信经营者,但大部分盐商,在其经营活动中,都加入了不诚信的因素。为了获得补偿,他们利用皇权的庇护,依靠盐政官员的纵容。在盐的产运销渠道,无时不在从事着正常商业经营外的非法活动。如不顾灶户煎盐的辛苦及生活的惨淡,收盐缺斤少两或压低盐价。

倘若灶户反抗,则拖延不收,使灶户蒙受损失。因为灶户所生产的盐是官盐,这些盐只能由盐商来征收,否则就会以贩卖私盐论处。不顾民户对食盐的需求和使用,收盐不仅不问盐色、盐质, 而且还往盐里掺杂泥沙或各种杂质,已增加盐斤,获得额外利润。作为民户只能 忍气吞声,购买这些质劣价昂的食盐,因为这是官盐。

以上是盐商欺下之举。另 外,盐商还以淹报奏销、请求加引、减免课额等方式,期满政府,已获得更多剩 余利润。盐商还充当金主,与漕军、漕帮联手,他们在背后出钱,雇人行私。如 漕船回空时,装大量私货,包括布、盐等。到了关隘、闸曰,因为是漕船,闸口兵丁多有不管。

这些商品出售后,充当金主的盐商则拿大份,其余分给水手、纲私们。所以,认为盐商所得利润是暴利,不仅仅因为他们的利润值,而且,还为他们取得利润的方式和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