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记载的一件事,朱元璋看后说不可能,后被郑和下西洋证实

《山海经》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

但是对于这部著作,古今的很多名人都有不同的认识,比如司马迁就曾评价山海经的内容是无稽之谈,鲁迅先生也认为山海经是方士之书。

袁珂先生曾在《山海经校注》中说:“吾国古籍,瑰伟瑰奇之最者,莫《山海经》若。《山海经》匪特使地之权舆,乃神话之渊府”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认知水平有了极大的发展,学者们越来越清楚的发现,山海经是一部有价值的地理著作,书中一些关于人文地理的描写,很多都已经得到了证实。

山海经中记载的一件事,朱元璋看后说不可能,后被郑和下西洋证实


其实对山海经存在偏见的名人,除了司马迁和鲁迅之外,还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皇帝。这位皇帝就是朱元璋。那么朱元璋,为何也会轻视山海经呢?

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明朝皇帝,起初对山海经中的奇闻异事,还是有着很深的好奇心的。但是随着朱元璋阅读时发现,山海经中记载了一件非常离奇的事情,就是在在天下的西南端,生活着一群奇怪的人,这些人全身黝黑,身材高大,和中土之人有着明显的区别。

山海经中记载的一件事,朱元璋看后说不可能,后被郑和下西洋证实


其实朱元璋从放牛娃到皇帝,中间也一直没有学习什么太多的知识,而且在当时那个时代,对于这种怪事不仅仅是感到不可思议这么简单。自然大大超出了他的认知极限,于是朱元璋连呼不可能,从此便把山海经扔到了一旁,再也不看了。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钦定了十五个不征之国,责令后世子孙永不征伐。这十五个国家都是明朝的周边小国。在朱元璋眼中,明朝外加这些朝贡国,就是天下,天下就这么大。这些朝贡国,每年都要到南京觐见朱元璋,朱元璋还从没见过一个全身发黑的人。

从此,朱元璋便看轻了山海经,断定书中的事都是无稽之谈。

那么书中记载的这个倒底是否是真的呢?如果是真的又是什么时候被证实的呢?


在明朝西南的非洲大陆,确实生活着很多黑人,只是当时科技并不发达,直到明成祖朱棣做皇帝后,派遣郑和七下西洋。

山海经中记载的一件事,朱元璋看后说不可能,后被郑和下西洋证实


郑和下西洋

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红海沿岸,宣扬了明朝的威德,拓展了明朝的朝贡体系。此后明朝的朝贡国,从十五个增加到了四十多个,非洲的黑人和一些非洲特有的动物,从此进入了明朝人的视线,在开拓人们眼界的同时,也证明了山海经的正确性。

山海经中记载的一件事,朱元璋看后说不可能,后被郑和下西洋证实


不可否认,《山海经》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天书。

它囊获文献、地理、神话、奇幻等的研究价值,是华夏文明第一宝典,拥有着破解上古文明历史的魔力,对我国乃至世界都有深远影响。

山海经中记载的一件事,朱元璋看后说不可能,后被郑和下西洋证实


虽然山海经中记载的真实性还需要深入研究,但是无法否认的是,我们的确需要思考山海经的真正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