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原著,把唱戏的各个官分给不同的人,如芳官给宝玉,藕官给黛玉有什么深意吗?

我就是竹韵


单从字面的意义上看,藕字,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作者让藕官分给黛玉,应该有深义的。


书中虽没有黛玉和十二个女孩子的交集,在她们平时的活动中,应该相互认识。物以类聚,气场相投,藕官应该是林黛玉比较喜欢的类型。

藕官在戏中,经常与扮旦角的菂官是夫妻,时间长了,两个人就假戏真做,真有了夫妻情分。菂官死后,她哭的死去活来,一到鬼节,她还冒着危险,偷偷给菂官烧纸纪念。一次在大观园又偷偷给菂官烧纸,让夏婆子抓个正着。是贾宝玉找借口救了她。

借芳官的口,贾宝玉知道了藕官和菂官的情谊以及朦胧的夫妻情分。藕官在菂官死后,与蕊官搭戏,后来又和蕊官好上了。

其中有段关于失去一方的情分的解释,很有哲理,影响了好多人。从侧面也解释了为什么林黛玉死后,贾宝玉和薛宝钗结婚,就是这个根由。

芳官在无人处时,告诉贾宝玉藕官烧纸祭的是菂官的原因。


芳官笑道,“那里是友谊,他竟是疯傻的念头说他自己是小生,菂官是小旦,常做夫妻。虽说是假的,每日那些曲文排场,皆是真正温存体贴之事。故此二人就疯了:虽不做戏,寻常饮食起坐,两个人竟是你恩我爱。菂官一死,他哭的死去活来,至今不忘,所以每节烧纸。后来补了蕊官,我们见她一般的温柔体贴,我也曾问过他得新弃旧,他说;这又有个大道理。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

到后来大观园遣散女孩子,藕官不甘心让干娘再度被卖,和蕊官跟着地藏庵的圆信一起出家了。

藕官的重情重义,符合林黛玉的性格脾气,所以说作者把藕官给林黛玉,是有深意的。

一串七珠读杂书


宝玉整日在胭脂丛里,满园春色,而且黛玉虽然在大观园,确实目下无尘,洁然不染,如莲藕一般,高洁傲世,可偏偏寄人篱下,生在污泥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